第三阶段勘查钻探工作概况

如题所述

5.1.1 勘查工作背景、任务和目的

马坑铁矿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勘查实践,虽确定为大型的铁矿床,但除了中矿段已进行勘探外,东西矿段只做过少量普查控制,均未做详细工作。为了查明马坑铁矿的总体规模,为钢铁工业提供急需的钢铁原料和矿山开采总体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根据国家计划工作安排,马坑铁矿被列为“五五”期间全国十五个重点勘探的铁矿之一,并经福建省计划委员会以闽革计字〔75〕678号文同意由福建省地质局组织马坑铁矿会战。1976年5月11日,福建省计委在闽计〔1976〕175号文《关于马坑矿区地质勘探分工决定的通知》中明确规定:马坑矿区勘探工作由地质八队按国家下达任务及计划执行,冶金三队参加。

根据设计部门提出的马坑铁矿初步开拓设想——“主提升井拟布于矿区南东侧(即F1断层下盘),主洞口建于西矿段南西边界合溪附近,中西矿段统一开采掘进”,福建省地质局分别以闽地〔75〕字259号文(1975年12月15日)和闽地〔78〕11号文(1978年1月10日)下达了马坑铁矿西矿段详查和勘探设计任务书。

勘查设计钻孔类型及钻孔结构要素:钻孔顶角0°,终孔口径 Ф91mm,平均孔深800~900m。

5.1.2 勘查钻探工作过程

1975年10月,根据福建省委指示精神,福建省地质局党组决定组织对马坑铁矿矿区西矿段、中矿段勘探会战,从地质二队、三队调入四个分队组建省地质八队,负责马坑铁矿西矿段51~68线进行详查、勘探工作。地质八队参加会战的钻机12~16台,1976年6月13日开动第一台钻机,1982年2月28日野外施工结束。

冶金地质三队负责施工69~70线,参加施工钻机有3~4台,1975年1月1日开动第一台钻机,1982年4月完成ZK113孔后,结束野外施工。

该阶段勘探任务钻探工作量大、任务重、时间紧,全矿区投入1500 多人的大会战。西矿段勘探会战共施工钻孔163个,完成钻探工作量101337.43m:地质八队施工的钻孔134个,钻探工作量82830.40m(地质孔118个,工作量76760.57m;水文孔9个,工作量4268.15m);冶金三队施工地质孔29个,钻探工作量18507.03m;省地质局水文队施工中矿段水文孔7个,钻探工作量1801.68m。为了验证封孔质量,还进行了8个钻孔透孔质量检查,钻探工作量2033.39m。

5.1.3 第三阶段主要勘探成果

(1)探明铁矿工业储量A+B+C级44673.17万t和钼矿金属量74761.73t

本次勘探工作共获得铁矿工业储量A+B+C级储量44673.17万t,其中A级储量5906.96万t、B级储量26138.18万t、C级储量12628.03万t;钼矿金属量74761.73t,其中铁矿中伴生钼矿为52292.51t,单钼矿为22469.72t。

(2)提供了开展地质找矿科学研究的平台

马坑铁矿是当时国家富矿会战重点矿区之一。会战勘探期间(1976年~1981年8月),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所的矿床所、物探所和化探所,南京地质研究所,南京大学,长春地质学院,南京地质学校及省地质局地质研究所、区测队、物探队、八队等有关单位曾到马坑矿区进行了大量的地质调查和室内测试研究工作,分别对马坑铁矿和马坑式铁矿的形成地质条件、地球物理和化学特征、成矿的古地理和古构造特征、控矿层位、沉积环境、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今后找矿方向等进行大量的研究,提交了大量的研究报告和专著。这些科研成果及专著对马坑铁矿和马坑式铁矿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成因和找矿方向等提供了丰富的实际资料及论据,并进行了新的找矿理论的探讨等,对马坑铁矿的勘探工作和进一步研究马坑式铁矿具有指导和参考意义。

(3)初步确定了矿区构造对钻探的影响

矿区位于龙岩凹陷盆地南东缘、马坑断陷盆地内,主要构造为背斜。矿床处于马坑背斜的北西翼,总体形态为单斜构造,单斜之上发育紧密相伴、幅度不一的背向斜皱褶构造:皱褶轴向北东25°~35°,轴面倾向北西,沿着波状起伏,主要发育在57~78线。区内发育F1~F14及溪马河断层,对钻探施工影响较大的为F1、F2、F14断层,几乎贯穿矿区南北。其主要表现为:

1)皱褶两翼易孔斜,轴心部分岩心较为破碎,取心困难。

2)断层破碎严重,取心困难,在挤压剪力严重的矿段,岩性呈泥状,怕冲洗液冲刷,孔壁极为不稳定,断层产状陡时孔内情况更为严重。部分钻孔因断层造成孔内严重漏失,经常采取顶漏钻进,造成护孔困难、埋钻式卡钻事故。另,钻孔遇到此类地层往往因孔斜偏大等原因,进行纠斜或重打,重复工作量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