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秉鉴(伍秉鉴后人现状)人物简介

如题所述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伍秉鉴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伍秉鉴后人现状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晚清富商伍秉鉴当时人称“首富”,为何他的结局非常惨?
到了乾隆时期,朝廷开放广州作为通商口岸,同意我国商户同列强进行买卖。伍秉鉴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世界首富,他拥有的资产高达几千万银元。他抓住机会,把自家的茶叶、丝绸还有瓷器等同洋人交换,又积累了一笔可观的财富。到鸦片战争前夕,伍秉鉴的财富达到2600万银元,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首富。但世事难料,由于鸦片战争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使得政府加紧对他资产的征收,使得伍秉鉴的资产越来越少,最终一场大火,把伍秉鉴的一切都烧为灰烬。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世界首富就这样消失了。
因为伍秉鉴诚实守信,洋人更喜欢同他做交易。伍秉鉴在不断的交易过程中,不断的为洋人做担保,导致后来列强偷运鸦片进广州被发现时,伍秉鉴就成了大家眼中的“汉奸”。伍秉鉴深知自己既不能得罪朝廷,又不能失去洋人这一大交易伙伴,所以伍秉鉴很是为难。
鸦片战争后,清朝落败,签订《南京条约》。条约中需要清政府支付赔款,但此时的清政府已经被鸦片弄得民不聊生,国库空虚,所以清政府只能向伍秉鉴借钱。虽说伍秉鉴给了清政府一大笔钱,但当时都世人都觉得要不是伍秉鉴帮助洋人运鸦片,就不会爆发鸦片战争。伍秉鉴在世人的辱骂和清政府的压迫下,不堪重负,于鸦片战争后第二年去世。
伍秉鉴死后,他所在的商行开始没落,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将存在100多年的商馆化为灰烬。仔细想想,是因为伍秉鉴的原因才使鸦片战争爆发吗?答案很显然不是。之所以鸦片战争爆发,是因为清政府的懦弱,闭关锁国的政策以及小农经济的缺陷。
清朝商人伍秉鉴究竟是谁
伍秉鉴(1769—1843年),又名伍敦元,祖籍福建,生于广州。清代广州十三行商人,广州的世界首富。2001年,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了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有6名中国人入选,伍秉鉴就是其中之一。道光十四年(1834年),伍秉鉴的私人资产已达2600万银元。
伍秉鉴财产的形式很多,不光是银子,还有自己的企业,这个企业叫“怡和行”,做中西贸易,主要经营丝织品、茶叶和瓷器。他立足广州,主要是跟英国人做贸易,同时又把产业放大到国外,甚至债务也放到国外,是英国东印度公司最大的债权人。他也像中国普通的地主一样,在国内买了大量的田产、宅院、茶园、店铺,甚至让银子变成资本,到美国投资铁路、证券和保险业务。伍秉鉴的怡和行一度成为世界级的跨国财团。
晚清富商伍秉鉴的下场如何?
按照当时的物价水平,伍秉鉴可以算作世界首富了,但是他最后的结局却很凄惨。
伍秉鉴能起家主要是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点,是时代背景造就了伍秉鉴。清朝下令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仅保留广州一地作为对外通商港口。当时设立“广州十三行”用以对外通商,也就是说,作为当时中国唯一合法的外贸特区,行商们享有垄断海上对外贸易的特权,而伍秉鉴正是抓住了这巨大的商机。
第二点,是家庭产业的基础的成就。伍秉鉴并非白手起家。事实上,他的父亲伍国莹,曾在广州首富潘启家中做过账房(即会计),与东印度公司多有来往,积累了经商的人脉和第一桶金。伍家能够成立商行,开始参与对外贸易,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扶植有着较大的关系。等到伍秉鉴三十二岁接管产业后,伍家的企业开始迅速的发展。
第三点,伍秉鉴拥有着非凡的经商天赋:1.非常爱惜声誉,广交善缘,2.重视品牌建设,严格控制货品质量,3.极强资本运营能力
最后结局:作为封建王朝末期的富商,落寞的王朝怎肯轻易放弃这只肥羊。不但在资助战争的情况下,还被勒令向英国赔偿近200两赔款银元,而且在此之后,更是被清政府多次以通敌之类的借口压榨,生活都不得安宁。也就在《南京条约》签订的隔年,忧愁和疾病彻底击垮了伍秉鉴,75岁的世界首富在广州撒手人寰。
在民国以前的商人不管是小商小贩还是红顶巨商,政治地位都不高,即使身家万亿,在官府面前也还是唯唯诺诺,只有依附于官场高层才能自保,弄不好就家财散尽,竹篮打水一场空,伍秉鉴、胡雪岩就是这样。
清朝首富伍秉鉴为救广州城而散尽家财,为什么最后落得身死?
2001年,去世一百多年的伍秉鉴,跻身于世界富豪榜前50名,这个榜单是美国《华尔街日报》经过认真统计,才颁布出来的,在这些人中,中国人占了6个,但只有伍秉鉴纯粹是商人身份。也就是说他的钱都是经商所得,因此他比另外几人更受人关注。说起中国富可敌国之人,人们一定会想到和_、胡雪岩等人。
伍秉鉴作为商人,其拥有的财富,绝不少于这些人。那么,伍秉鉴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呢?伍秉鉴生于乾隆三十四年,家中几代都以经营茶叶生意为生。其实,伍秉鉴的祖上是福建人,最早以种茶为生,到康熙年间迁至广州,开始经营茶叶生意,到伍秉鉴父亲伍国莹时,他先在广州首富家中做账房,后来积累了一定资金和经验后参与经营元顺商行。乾隆五十七年,伍国莹由于精力不济,将商行交给长子伍秉钧打理。
经过伍秉钧的努力,最终创办了独立的商行——怡和商行。1801年,35岁的伍秉钧重病而逝,身为弟弟的伍秉鉴接手了怡和商行。早在康熙在位的时候,列强为了贸易,便一直想要打开中国的经商口岸。但清政府自视是上邦大国,不屑于与外邦往来。再加上他们认为对列强打开国门,会损害他们的统治权,因此到乾隆在位开始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经过列强数度沟通,乾隆才松口,同意开放广州通商口岸。当然,面对源源不断来华贸易的列强,清政府也做了一些措施,比如招募有实力有口碑的行商,与洋人进行贸易,并替政府征缴关税等。由于伍秉鉴经商守诚信,且经营业务繁多,他不仅积累了不少资本,还是地方商会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所以他不仅成为政府招募的13家商行之一,还在大家的推举下,成为行商之首。
这就意味着,这些商行享有和洋人贸易的合法权,并且无疑给他们创造了极大的商机。茶叶、丝绸、瓷器等,凡是列强热衷的,无不得从他们手中购买,当然外商运过来的物品也由他们消化掉。这样一来,他们倒手之间,利润都极为可观。因此在极短的时间内,这些行商中就涌现出了不少商贾巨富。
善于经营和开拓的伍秉鉴,正是利用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攫取了可观的资金。有一次,一个叫阿斯特的美国人听说伍秉鉴为人豪爽,于是向他表明,自己资金不足,希望能向他赊购7万多元的茶叶、丝绸等。并写下借据,约定下次来中国时偿清债务。伍秉鉴一向和西洋商人有经济往来,因此知道阿斯特是个不太走运的商人。不过出于怜悯之心,他答应了阿斯特的请求。
结果,阿斯特载满货物的商船在返回美国的时候,遭遇了大风浪,船与货物都沉到了海底。阿斯特侥幸捡回一条命,他没有逃回美国,而是又回到了广州,将实情告诉伍秉鉴。并表示他没有还清钱之前,绝不离开广州。伍秉鉴拿出7万多的借据,对阿斯特说,你不过是时运不济罢了。说完,伍秉鉴就将借据撕掉,又赠给阿斯特一笔路费,表示他愿意回美国,并不是不能。
阿斯特感激万分,后来几经拼搏最终在商业上获得了成功。他为了感谢伍秉鉴的慷慨,特意用伍秉鉴的名字作为商船的名字。同时他还将伍秉鉴的画像挂在家中,时常对朋友说起伍秉鉴的事迹。其实,这样的故事很多。所以伍秉鉴在洋人中名声很大,声誉也很好。
由于洋人多喜欢和伍秉鉴贸易往来,伍秉鉴的业务逐渐从国内扩大到国外。在茶叶、丝绸等实体经济的基础上,他还投资地产、店铺及国外的铁路及证券和保险等投资性业务。到鸦片战争前夕,据不完全统计,伍秉鉴的财富已经达到2600万银元,因此伍秉鉴被洋人认定是“世界第一首富”。
当时,洋人想到中国来进行贸易,必须找一位保人。伍秉鉴出于生意需要,为不少洋人做过担保。可是,洋人贪婪无比,为了攫取更高的利润,不断在货物中夹带鸦片。久而久之,鸦片让国人深受其害。一些有识之人为此极为愤怒,而伍秉鉴就成了大家眼中的“汉奸”角色,这自然让他在国人中的名声不好。清政府也感觉到鸦片之害,在林则徐等人的强烈主张下,一场禁烟运动随之展开。
另一方面,洋人又不愿意停止向清朝输送鸦片。伍秉鉴夹在中间,他既不敢得罪官员,又不愿意失去多年的经济伙伴。因此,他只能努力平衡两边的关系,希望不要爆发战争。林则徐作为清政府派到广州的钦差大臣,他先明察暗访,得知伍秉鉴与列强往来最密。而伍秉鉴由于劝说洋人无效,只得出资从洋人手中购得1037箱鸦片上交给林则徐,希望能平息此事。
然而林则徐却认定伍秉鉴与洋商串通一气,故意拿这点鸦片欺瞒官府。一气之下,将伍秉鉴捆绑审讯,之后又将他锁住到洋人处,声称洋人若不交出鸦片,必以伍秉鉴是问。结果,洋人并不在意伍秉鉴的生死。几天后,并没有什么洋人交出鸦片。林则徐也明白,在洋人眼里,伍秉鉴不过是他们可以利用的棋子,所以就释放了伍秉鉴。但这毕竟让伍秉鉴丢尽了颜面,使他在商行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鸦片战争爆发后,伍秉鉴见和平解决鸦片问题彻底无望,于是拿出巨资帮助修建城墙,购买战船等。但是清军胆怯,根本不敢和洋人作战,最终以赔款600万的代价结束了这场战争。由于清政府早已千疮百孔,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来,于是摊派到各商行的头上,光是伍秉鉴就应承了100多万。然而,出了钱的伍秉鉴,依然得不到清政府和百姓的欢喜。大家认定他是鸦片战争的“罪魁祸首”,对他诟病不断。
尽管伍秉鉴后来又数次向清政府捐出巨资,然而依然没有缓解大家对他的仇恨。最后,74岁的伍秉鉴在万念俱灰中溘然长逝,结束了他传奇却又卑微的一生。伍秉鉴去世不久,清政府在列强的逼迫下,开放了厦门、福州、宁波等地的经商口岸。再加上清政府不断的压榨,最终辉煌一时的广州商行逐渐没落,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参考史料:《晚清首富伍秉鉴》)
清末时期,坐拥50亿资产的伍秉鉴,为何晚年捐献资产被拒?
众所周知,清朝延续了276年的历史,在清末时期,出了一位世界级首富——伍秉鉴。这可不是空口无凭,是美国《华尔街日报》经过严谨的统计得出的结果,它是根据一千年至今全世界最富有的人评选出来的。富豪榜单共产出50人,伍秉鉴位于清末时期富豪榜首位。值得一提的是,和_也在富豪榜单之中。作为清末时期的世界首富,伍秉鉴到底坐拥多少财富呢?
据悉,当年在广州经商的一位美国人亨特,自己写了一本《广州番鬼录》的自传,其中是这么描述:“1834年,伍秉鉴对他名下所有的资产进行评估,共约为2600万两,相当于50亿元人民币的资产。”而在同一时期,美国最富有之人,资产也只不过700万两。这么看来,就是放到现在,也是富豪级别的人物。
01
怡和商行的银两
伍秉鉴,1769年生于福建一富裕家庭,家境颇为不俗,先辈世代经商。其先祖最早在江西省武夷山种植茶叶发家,于康熙初年才举家搬迁至广东定居经商。公元1684年,康熙帝放宽了海禁政策,来华做生意的外国商人日益增多,清政府便组织一些资产雄厚的民间商行,成立了广州“十三行”,其主要目的是与外商做生意时,代收关税的业务往来。
外商想购买茶叶以及丝绸业等国货,都需经过“十三行”的允许。伍秉鉴家的怡和商行最为著名,是由父亲伍国莹一手创建,并改商名为“浩官”,该商名后辈一直沿用着。1789年,三十而立的伍秉鉴子承父业,开始接手了怡和商行所有的业务。有了清政府的扶持,广州十三行富起了一部分人,外商描述中国商人是18世纪最为富有的商人。都有多富有呢?据记载,在1822年十三行遭遇了一场火灾,银子被火融化流入水沟,长至二里,其中4000万两财物也被大火化为灰烬。
02
伍秉鉴画像
伍秉鉴智慧超前,可以说是一个难得的商业奇才,自从接手怡和行之后,经过自己一番打拼与经营,怡和行的名气和伍秉鉴一起名扬天下。伍秉鉴喜欢和外商打交道,无论大小生意,他都一视同仁,由于守信,外商也很喜欢与他做生意,这也让他赚得盆满钵满。伍秉鉴不仅在国内涉及多个领域,在海外投资的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对于商行之间的资金周转,只要向他开口从不吝啬,因此,伍秉鉴在当时西方商界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伍秉鉴是一个非常精明之人,他在英商行存钱,他计算出的利息与商行兑付分毫不差,外商把他这种精细当作对事严谨可靠。由于先辈是靠茶叶白手起家,伍秉鉴在茶叶外贸上也是精益求精,所供应的茶叶也是上乘,外商评价非常高,称其为最好的茶叶,凡是印有伍家字样的茶叶,无论国内外市场均能卖出高价。由此,怡和商行享誉国内外,这和伍秉鉴独到的经营理念分不开。
03
在利益面前,很多人一般经不起诱惑,一些外商为了从中牟取利润,在其货物中往往夹杂违禁品。由怡和商行担保的外国商船因私运违禁品被查获,怡和商行被罚款16万两白银,其它的商行均有不同程度的罚款。事后,大家对此事唯恐避之不及。伍秉鉴也多次向外商警告,但也无济于事,还是会有外商心存侥幸私运违禁品。
1840年6月,战争打响,十三行纷纷出资捐款捐物,但常年和外商做生意多年,又有些外商私自在货物中夹带违禁品,百姓们早就对十三行印象不好。无论捐献多少银两,也抹不去在百姓心中的烙印。战后,清政府需赔偿600万银两,其中有三分之一,是十三行出资。这次赔款,伍家商行被罚100万两,其它商行共计134万两,十三行也渐渐垮了。历经这次变故,伍秉鉴也想过些安稳日子,安享晚年,甚至提出将一大部分财产捐献,遭到官府的拒绝。
结语
1843年9月,1843年9月,风烛残年的一代世界首富伍秉鉴,于广州宏伟的伍氏豪宅中,终年74岁。伍秉鉴向清政府捐献的巨款,还获得了三品顶戴,但这顶红顶子只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一个象征,在官场中根本算不得什么,有名无实,一代首富就此落幕。
清朝时期的伍秉鉴是个怎样的人?
伍秉鉴当时可谓公认的“世界首富”,但他的下场是极其悲催的,说到底就是因为两个字“鸦片”,鸦片战争前伍秉鉴的生意遍布全世界,很多外国人想要到中国做生意都会找他作为担保,这本事双赢的好事。但洋人为了利益,而不断在货物中夹带鸦片送到中国,久而久之,很多国人都深陷鸦片之中,很多人都深受其害,以致很多人认为是伍秉鉴联合洋人拿鸦片来毒害国人的。
到后来连清政府也感觉到鸦片的危害极大,然后在林则徐等人的主导下,展开了禁烟运动,开始禁止鸦片的横行!但鸦片的利润巨大,致使洋人不愿放弃而继续向国内输送。这样夹在中间的伍秉鉴就非常难受,一方面他不敢得罪政府,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失去多年的合作伙伴。
无计可施的伍秉鉴只能自己出钱把洋人手中的鸦片买过了交给政府,希望能平息此事,但林则徐却认定伍秉鉴与洋商串通一气,这样做是为了隐瞒政府,一气之下把伍秉鉴绑到洋人住处,声称洋人若不交出鸦片,必以伍秉鉴是问。但洋人根本不在意伍秉鉴的生死,完全不理会林则徐。
鸦片战争爆发之后,虽然伍秉鉴出钱出力,奈何所有人都认定他是是鸦片战争的“罪魁祸首”,认为他是“汉奸”,后来家道中落,到死都翻身无望。所以说不管哪个年代,碰到“毒品”的都是没有好下场的,哪怕你是世界首富也一样!
伍秉鉴死后,曾经富甲天下的广东十三行逐渐没落。许多行商经不住清政府无穷无尽的榨取,导致破产。更要命的是,随着五口通商海岸的开通,广东丧失了在外贸方面的优势,广东十三行所享有的特权也随之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降临到十三行街,这些具有百年历史的商馆彻底化为灰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