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隐姓埋名57年当电工,家中藏70年破纸被发现,身份不简单,什么纸?

如题所述

在曾经的战乱年月里,涌现出了这样一些人士,他们并不是威震四方的大将军,只是普通的小兵,但是就在他们为国征战的过程中,同样奉献了很多,也做出了很多的功绩,在外面看来,他们的功绩同样值得表彰,而且他们应该要得到很多的奖金,得以妥善安置后半生岁月。但是在这样的一群人中,有这样一个老人,他似乎没有什么感天动地的事迹,但是却有着一腔热血为国的心肠,他拒绝了奖金,隐瞒了奖章,平凡的度过五十年岁月,也未曾有过一丝动摇。

加入解放军,开始戎马生涯

1925年,张贵斌出生于辽宁鞍山。长大后,他便响应号召加入了解放军,23岁的他随着嘹亮的征战号角声,走入了战场,开始了自己戎马生涯,而当时家中妻子正身怀六甲,他还是为了民族大义、英勇情怀,选择牺牲了自己小家庭的幸福,为了大的国家,舍弃小家,可见他为了报效祖国,真的是牺牲了很多,值得大家钦佩。这样的情怀,这样的革命乐观精神,在当年困顿的战争岁月里,是非常常见的。

此后他来到战场上,跟随着自己的部队,在参谋长的指挥之下,打了一场塔山阻击战。这一场战役是非常悲壮的,结局是好的,但过程是非常恐怖的,这是一场如同蜀道难一般的战役,都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这战役之难,主要是难在敌我力量悬殊这一方面,这场战争中,敌方力量几乎是我们的三倍,因此,我军每一个军人都拼了命似的不停的去与敌人相斗争,为了能够打败敌人,他们不畏牺牲,宁愿用生命去抵抗住敌人的炮口,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迎战着炮火,这场战役一共7天6夜,最后塔山的确是成功守住了,敌人也确实被阻隔住了,但问题是,士兵们的流血牺牲实在是太多了,幸存者只剩下3个人,张贵斌就是其中一员,他非常侥幸的活下来了,但他整个人,也因为自己战友们的纷纷离去,而意志消沉了好一段时间,后来他终于从这种迷茫中恢复过来,也再次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这场战役中的关键力量,张贵斌也得到了应有的荣誉,部队对他予以了表彰,他加入了我党。他的战斗生涯从解放战争时期一直打到新中国成立后,虽然他没有立下太多战功,所以没能够升迁到战斗司令的位置,也没有得到军衔的表彰,但是当时他作为一名老红军,对我军是怀揣着极其崇高的信念和热爱的,因为热爱所以坚定,因为努力,所以有所成就,在战斗过程中,他积累了先进的战斗经验,并且也在战斗中得到了一些成绩,为我军做出了很多重大贡献,直到后来抗美援朝,他被敌人弹片击中,伤病让他无法再当兵,他这才遗憾退役,憾然告别自己热爱的事业,退居后方。

回到农村家乡,隐姓埋名安家立业

离开军队以后,张贵斌心里就有了一个大问题,他想知道,他应该何去何从?现在的他本身已经有了城市居民的身份,可以在城市过上优渥的生活,但是在他心里有一个声音一直在呼唤着他,呼唤他回到他热爱的地方,呼唤他回到他一直非常眷恋的家园,于是后来他就回到了农村家乡,想在那里安家立业,生根发芽,他喜欢这样平静的生活,旧日的波澜不再荡漾之后,辉煌就成了过去的痕迹,他不会把过去的痕迹拿来永久夸耀,他只专注于现在,只希望活在当下,享受安宁平静的生活。此后回到老家之后,他便将自己收到的奖章全部收在了柜子里,连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居然是一名参加过很多战争的老红军,他把他自己的辉煌,都当成了过去。

后在农村生活的张贵斌,也对这个村子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天生就是一个乐于奉献、乐于助人的人,这种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培养下,就显得更加茁壮,更加蔚然成风,当时的他,眼看着村里生产工具不足,便主动掏出自己的积蓄,去帮助其他村民购置新的生产工具,用合理有效的资源配置,完成了自己对村子里的人无私的帮扶,而除了这件事情之外,张贵斌还专门花了好长一段时间,研究各种农具,希望能够提高农村生产的生活效率,此后就到了他的新工作——供电局员工这个岗位上,到这个岗位上的张贵斌,也不顾自己身上有伤,也不顾自己曾经退伍前的光辉经历,反而勤勤恳恳,矜矜业业,比那些普通员工还要勤劳朴实很多倍,每天都起早贪黑的休整电网,让整个村子里的供电设施能够持续得更好,让大家都能够用上电,让百姓生活更幸福。

可以说,张贵斌的存在就宛如冬日里的一抹暖阳,他怀揣着一股热血,走过了多年的孤途,怀揣着一腔情怀,尽心尽力为民造福,哪怕身在最基层的岗位,也挡不住他那颗身先士卒、敢作敢当的心,因为他的不懈努力,持续奋斗,为村民解决了大大小小的难题。

不过张贵斌最终还是没能在这个岗位上奋斗一生,不是他自己想退休,而是因为他的身体已经超负荷了,没办法正常负担工作了,这项工作对体力要求极大,而此时的他年纪渐渐大起来,再加上曾经在战场上受过枪伤,所以他就只能遗憾退休,离开自己工作了好几十年的他,再也无法去触摸那些他所熟悉的电网,张贵斌突然有了这么一种感觉:人生变得空虚起来了,看来,为了人生变得更好,他还是需要找一份工作,用工作带给自己成就,填补自己内心世界的迷茫,恰好后来张贵斌遇到了一个机会,得到了一个管理物资的工作,收入并不高。

但是张贵斌照样勤勤恳恳,甘之若饴,这就是他的天性,他天性就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不懈努力的热情和决心,在掌管物资之后,他从来没有偷偷从物资中捞取任何的油水,从来没有想过用职位给自己或家人谋便利,在他看来,他如果这样做,岂不是就完全违背了我党的积极性、纯洁性吗?此后,他将所有大大小小物品的流动都记在了账本上,每一笔账都记得非常明细。

看到张贵斌对工作那么上心,大家可能会想,他是没有任何补贴吗?不然为什么还要辛勤工作?其实这个说法就大错特错了,其实张贵斌之前多年时间里,是可以得到国家补偿、补贴的,但是他因为不愿意给政府添麻烦,所以压根就没有想过去申请任何补助,他从来就不愿意以曾经自己的身份,为自己谋取一丝一毫的利益,他的心灵纯洁而高尚,一如红军长征时,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号召,曾经那些质朴而又纯净的想法,永远都铭记在他的心里。他也坚决不接受政府的一分补贴,哪怕他住了几十年的房子只有31平方米大小,家具摆设多年没有更换,看着这么简陋、这么质朴的家,很多人都为之动容,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有人是如此心有大爱,淡泊自身,哪怕他们身居陋室,依然是声裂金石,宛如豪杰英雄!

核实老兵信息,证明英雄身份

此后,直到当地机构核实抗战老兵信息的时候,他家人才知道张贵斌居然是曾经百战的英雄,当时家人们都感到很惊讶,但这种惊讶的同时,却还是有些释然,张贵斌就是一个很质朴善良、心怀大义的人,而这种情怀,在这么多年的人生路上他都已经诠释并较好地表达出来了,所以虽然他向自己的家人们隐瞒了身份,家人照样能够非常坦然的理解他。

在这一次抗战老兵登记中,张贵斌被迫拿出了自己的军功证明,其实他本来不是很想宣扬过去的经历,甚至打算让这箱子跟自己一起尘封、沉眠,谁曾想这一次当地机构坚决请求他,希望他能够证明身份,不要拒绝了他们的一番好意,张贵斌颤颤巍巍地从箱子里翻出几张变色的证明之后,证明上写着他立大功四次,小功四次,此外还有一张保存七十年的喜报,看到这里,众人热泪盈眶,他们纷纷表示,真的没有想过,张贵斌会是这样一个人,他把自己的一生活成了大写的人……

好在,命运哪怕不会给人直接的奖赏,却还是会在无形中给予人厚待和报答,如今的张贵斌九十三岁了,他虽然籍籍无名,隐姓埋名,但是身体还没有遭受过什么大的疾病,气色很好,身体安康,英雄身份、世间名利,对于他来说,本就只是平平淡淡的一张纸,唯有本真的生活才是最大的幸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4
在工作人员走访之时,张贵斌本不想拿出自己的军功证明,但对方却软磨硬泡,一定让老人将自己的故事说清楚。
无奈之下,张贵斌只能打开了那个陈旧的箱子。

等到老人从箱子里翻出那几张变色的证明之后,大家都惊呆了。
箱子里锁着的证明足足有一摞,其中写着老人曾经立过大功四次,小功四次。
还有一张保存七十年的喜报,正是那年塔山狙击战留下来的。
当地居民都不知道这个和蔼可亲的老头,居然有着这么一段辉煌的过去。
如果不是走访人员的坚持,他可能一辈子都不会从箱子里拿出那些东西,隐姓埋名的过一段低调人生。
第2个回答  2021-03-24
这一次抗战老兵登记中,张贵斌被迫拿出了自己的军功证明,其实他本来不是很想宣扬过去的经历,甚至打算让这箱子跟自己一起尘封、沉眠,谁曾想这一次当地机构坚决请求他,希望他能够证明身份,不要拒绝了他们的一番好意,张贵斌颤颤巍巍地从箱子里翻出几张变色的证明之后,证明上写着他立大功四次,小功四次,此外还有一张保存七十年的喜报,看到这里,众人热泪盈眶,他们纷纷表示,真的没有想过,张贵斌会是这样一个人,他把自己的一生活成了大写的人
第3个回答  2021-03-23
这是一张奖状。证实了他曾经是身经百战的英雄。是一个非常质朴善良。心怀大义的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