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人隐姓埋名57年,为什么家中藏有一份70年前的破纸?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01-07

古诗中提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人过上了归隐山林的隐士生活,其实对于隐士,人们一直有一个误解。那就是大家觉得一定要回归田园才能称之为隐士,其实不是,有很多人选择隐姓埋名,低调处事,这也是一种隐士。

1925年张贵斌出生于中国辽宁,当时的社会十分动荡,张贵斌能够在当时保存性命,其实已经很难了。当时张贵斌并不甘愿只是做一个被将士们保护的普通百姓。1948年抗战结束之后,鞍山又实现了解放。张贵斌决定加入军队做那个保护他人的人。但是要知道1948年时,张贵斌也才仅仅只有23岁的年纪,在家人的安排下,张贵斌当时也迎娶了一位妻子,而且妻子已经有了腹中宝宝。原本以为新社会的到来可以让张贵斌稳定且幸福的过一世,但是他还是选择加入军营去做那个回馈社会的人。




1948年10月10日,当时参军才没有几个月的张贵斌就被安排随着大部队前往前线参加塔山狙击战,这场战役对于中国的解放战争而言,影响了整个辽沈战役的优势性。但是能够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人也无法忘却塔山狙击战中每一位守在前线不愿撤退的将士们,虽然这场战役也仅仅只是维持了几天的时间,但是冲在一线的将士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守护了和平,创造了辽沈战役的优势前提。



1948年12月,塔山狙击战已经结束,当时也仅仅只是个新兵的张贵斌因为在前线表现的十分英勇,所以也被上级组织颁发了人民功臣的称号。而这一美誉对于刚刚进入部队的张贵斌而言是一种莫大的鼓励,这化成了一种动力,推着张贵斌向前更进一步走。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人民在开国大典上检阅了当时的国家武器,同时也接见了很多对于祖国有功的荣誉人士,这其中就有张贵斌。

然而在1954年时,张贵斌因为跟随大部队前往战争一线,这次在战争中受了创伤,然而由于身体原因张贵斌不得不退下一线,不久之后张贵斌也只能从队伍中退役。回到社会之后的张贵斌选择将重新建设家乡。然而在张贵斌又绝口不提自己的军人往事,反而是将那一份份荣誉奖章放在了箱子的最底下。



1926年,张贵斌获得了在供电局上班的机会,张贵斌辛劳付出,兢兢业业的精神,也感染了身边的很多人。当时国家百废待兴正处于建设状态中,张贵斌的个人精神其实是难能可贵的,这就像是一把火焰的力量,可以照亮身边正处于黑暗的人们。



2019年,距离张贵斌加入供电公司的时间已经过去了57年。由于当时的人们需要调查个人信息,所以也慢慢发现张贵斌是老兵的身份,然而在当地政府的一再邀请之下,张贵斌这才不得不将压在箱底多年的那一张张发黄的纸张摆在了大家眼前。



而在70多张类似于破纸的纸张上面,却是每一场战役中的胜利喜报。老人将自己所获得的一些荣誉和个人肯定的证书放在旁边,反而着重介绍起了那些破纸上的喜报,告诉身边的调查人员们:对于每一场战斗,每一个士兵来讲,没有什么是比胜利喜报更重要、更珍贵的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