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物流前景

对于中国有些物流设施还建设不到位,例如高速公路那些,而且乱收费现象又严重,而且最近还听说对大排量的汽车增收税率,降低小排量的税率,这不是鼓励人们多买车吗,导致塞车吗,道路本来就不多又窄,还有些路况都不好,而且车一多对环境的污染也还不是一样,究竟政府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大家各抒己见,小弟在此谢过!最客观的为最佳答案(最好附上参考资料的网站,让小的学习)

载运货物的汽车,俗称卡车。它装载货物的货厢通常与驾驶室安装在一个车架上,并根据运输的要求制成各种形式。

载货汽车分为轻型、中型、重型三种。各国分级方法和标准不尽相同。中国是按汽车载重量分级的,载重量3.5吨以下的为轻型载货汽车,4~8吨的为中型载货汽车,8吨以上的为重型载货汽车。载重量1吨以下的轻型载货汽车多用轿车底盘改制而成,主要用于城市运送食品、日用工业品等小批量货物;有的制成客货两用车。

货厢 分通用和专用两种。通用货厢有多种形式。运送大件箱装货物可用平板或低栏板货厢,运送轻浮货物则用高栏板或长货厢,运送牲畜家禽等宜用高栏板、双层或多层货厢。敞开式货厢的栏板可以一面或三面开放,以便于货物装卸。长货厢的栏板多隔为两段或三段,可分别开启,以防止其侧胀。封闭式货厢可减少货损货差,一般用薄钢型材或铝合金型材和铝板制造。有些载货汽车装有随车装卸设备。专用货厢的形式更为繁多。装有专用货厢的汽车称为专用运输汽车,如冷藏汽车、液罐汽车、自卸汽车、散装水泥汽车等。

驾驶室 多为金属结构。传统的长头式载货汽车是驾驶室位于发动机后面,货厢的面积较小,驾驶员视野较窄,但便于发动机维修。短头式载货汽车的驾驶室有部分在发动机上面。平头式载货汽车的驾驶室全部位于发动机上面,可增加货厢面积,扩大驾驶员视野,为便于发动机维修,有些采用翻转式的驾驶室。一些特大载重量的载货汽车和矿用自卸汽车,驾驶室偏置于发动机的一侧。现代载货汽车驾驶室内一般都有通风、取暖装置。

发展趋向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对运输需求的增加和公路承载能力的提高,各国都在放宽对轴重和车辆总重的限制,因而大吨位载货汽车不断增加。同时,城市中为便于集散货物和零星货物运输,小吨位载货汽车也在发展。为适应各种货物的运输要求,载货汽车有向专用化发展的趋势,专用运输车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

柴油机热效率高,燃料经济性好,除重型载货汽车原已采用外,中、轻型载货汽车也越来越多采用柴油机。

为了提高行驶安全性,载货汽车底盘部分的结构在不断改进。盘式制动器、防车轮抱死装置和双管路制动系统都被广泛采用。为使驾驶操作轻便,中型以上载货汽车趋向采用液压助力转向装置和自动液力变扭器。
载货车发展趋势
1.大吨位。大吨位重型车运输与中型车相比,具有运输成本底、高速、安全的优势。据测算,装载质量16t以上货车要比装载质量4~5t货车的运输效率高3~4倍,不仅燃油消耗仅为1∶7(油耗降低25%左右);运输成本降低80%以上,而且节约人力、物力。近年来,我国生产的专用车中,轻、中、重型车的比例约为3:6:1,重型专用车的比例明显偏低,目前国内各种大型、大吨位的专用车已成为需求的热点。
2.集装箱化。拖挂运输(集装箱运输)可以简化装卸作业、实现装卸机械化,加快货物周转期。其关键是要设立汽车集装箱运输中转站,必须要从集装箱运输的各环节进行布局和配套。拖挂车采用甩挂运输,从而大大减少装卸等待时间,提高运输效率。近年来,我国集装箱运输以年平均10%以上的速度递增,这为大型和大吨位集装箱运输车提供了用武之地。
3.柴油化。柴油机不论在经济性能、环保性能上都具有广阔的前景,国外重型运输车已全部采用柴油机,我国重型运输车的柴油化进程今后必将进一步加快。
4.装卸省力化。推广装卸作业机械化提高汽车货运装卸作业机械化水平,是汽车物流运输系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发展集装箱装卸机械;发展成组运输装卸机械化托盘和叉车;采用与装载机配套作业的自卸车、随车起重设备、可升降装卸平台、可翻转与可升降式的栏板以及可传送液状或粒状的气压或液压装置等。
~~~~~~~~~~~~~~~~~~~~~~~~~~~~~~~~~~~
现代物流不仅单纯的考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问题,而且还考虑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生产者本身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综合性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的问题。
我国物流业近几年得到很好的发展。
200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38.4万亿元,同比增长29.9%(按现价计算),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2004年GDP总量与物流总额相比的物流需求系数为2.8。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为32.5万亿元,同比增长30.2%。物流总值高速增长,表明经济增长对物流需求越来越大,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2005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约为48万亿元,同比增长25.4%,增幅虽比上年有所回落,但仍处于快速增长区间。2005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为1.2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增幅高于上年。2005年,我国物流费用占GDP的比率为18.5%。我国现代物流整体规模扩大,发展速度加快,运行效率提高,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2005年,物流企业在竞争中重组整合,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三足鼎立”的态势越发明显。各地加大了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物流技术装备水平得到提高,物流能力明显增强,物流管理和技术创新出现新局面,物流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进展。泛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以及东北地区加强联合与协调、统筹规划,合力营造区域物流发展的“大环境”。连锁零售、汽车、钢铁、医药、粮食等专业物流迅速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2006至2010年,中国南方国际现代物流中心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功能将形成;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再下降3%;第三方物流占物流市场的比重达到23%。到2010年,全球80%的海运出口市场,都将集中在大陆。
物流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整合交通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而成一体,实现企业与社会成本最低、效益最大的物流业与互联网经济一起被人们当成"新经济"的重要内容,被广泛地称作第三利润源泉。现代经济领域中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流通效率的竞争。特别是从制造业的再生产过程来看,产品处在制造环节的时间越来越短,而绝大多数时间处在流通环节,大约占85%-90%左右。因此,流通速度和效率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国家经济效率和速度的高低。同时,流通还具有降低全社会的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 中国流通产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日益提高。例如,近十年来流通业在全国GDP中的平均比重为8.5%,流通业为国家创造的财政收入逐年增加,在吸纳城乡居民就业和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方面的贡献更为突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流通业现代化程度和组织化程度大大提高,连锁经营方式方兴未艾,大型超市、购物中心、便利店、专卖店等先进的流通业态和经营方式得到快速发展,进而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但是,总体来看,中国的流通规模还比较小,效率比较低,现代化水平不高。2003年中国企业500强中的商业企业流动资金平均年周转速度仅为2.4次,而发达国家的周转速度最快的每年达到20多次。目前,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大约为20%左右,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只有10%左右。中国流通现代化的投入不足,对流通信息化建设的投资较少。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流通业在资金规模、营销技术、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竞争能力还不强。
我国物流业发展仍相对落后

过去20年中,服务业在我国发展很快。我国物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迅猛增长,交通设施及工具、仓储设施、商业网点、配送体系和信息技术、配套服务设施等方面均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东部地区及东南沿海的物流"硬件"在许多方面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我国物流业发展仍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

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来看,对物流业的投入仍属不足。今后首先要解决的是投资效益的准确计算、东西部协调发展和现有设备的充分利用问题。

物流一体化程度不够,行政分割、行业垄断严重。物流交易系统分内贸外贸,运输行业分属数个部、委、局机关,流通受地方保护主义限制,各行业、各地区用尽一切办法进行物流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重复布点、重复投资带来严重浪费,而市场垄断又导致物流服务低质量和低效益。

外贸、民航、铁路、包装、通信等部门高度国有化,使得这些部门政企不分,官商作风严重。我国出现的经济犯罪也大多在物流领域发生,更使物流消费者失去对服务供应者的信任。

物流观念淡薄,许多决策人士不懂现代物流。目前,现代物流的观念只在学术界讨论,"第三方物流"仅靠少数企业推动,供应链管理几乎寸步难行。许多决策人士对物流的重视只是停留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上。结果,重复投资给物流发展带来了更多的麻烦。

与物流相关的服务体系落后。金融、结算、保险、通信、信息技术等行业同样处于高度垄断、低质低效的发展阶段,因而在物流领域推广电子商务是很困难的。物流服务水平的落后给我国生产行业增大了成本,而与物流服务相关的服务体系落后,又给物流业企业本身加大了成本。另外,我国物流业企业内部自办各类专业服务,其专业化程度又不高,致使物流服务整体效益低下。
总体来看,中国的流通规模还比较小,效率比较低,现代化水平不高。2003年中国企业500强中的商业企业流动资金平均年周转速度仅为2.4次,而发达国家的周转速度最快的每年达到20多次。目前,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大约为20%左右,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只有10%左右。中国流通现代化的投入不足,对流通信息化建设的投资较少。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流通业在资金规模、营销技术、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竞争能力还不强。
随着中国入世过渡期的基本结束,中国分销业的市场会进一步对外开放,外商投资商业流通领域在股权比例、地域和数量上的限制都将取消,国外大型商业资本会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这必将进一步改变国内流通领域的竞争格局,引发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流通企业将面临新的挑战。
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的工作思路
一是加强连锁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和管理。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考虑市场需要和生产流通的发展趋势,合理确定配送中心的建设规模和水平,加强对物流配送中心的管理,逐步实现仓库立体化、装卸搬运机械化、拆零商品配货电子化、物流功能条码化、配送过程无纸化,并建立自动补货系统,为连锁企业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率的配送体系。
二是整合物流资源,建设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企业。通过资产联合重组和专业化改造,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物流资源,特别是与批发企业和储运企业改组、改造相结合,打破行业界限和地区封锁,有计划、有步骤地完善和发展社会化的物流企业,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为他们提供高效快捷的配送服务,同时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支持。
三是积极组织生产资料分销企业完善服务功能。要为生产企业提供原辅材料及零部件的配送业务,逐步建立钢材剪切加工、混凝土、玻璃加工、日用化工产品、食品等专业化加工配送中心,不断扩大配送品种范围,力争建成提供大规模、多品种、高效率服务的物流配送体系。
四是鼓励有条件的大型制造企业投资发展专业物流公司,或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资发展物流业务。有条件的大型制造企业可在为其产品营销提供物流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功能和拓展业务,发展专业化物流,并在达到规模效益后向社会化物流发展。大型制造企业也可利用现有储运企业的资源,以合资合作或兼并等方式发展专业物流公司。
五是推进我国与国外物流领域的广泛合作及中外物流企业间的合资合作,吸引外资投资我国物流产业,参与我国传统物流企业的重组和改造,提高我国物流现代化水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3-04
前瞻网摘要:2013年3月5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首个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表明,从2011年以来,物流业景气指数均保持在50%以上,平均值为54.4%。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认为由于我国物流行业各细分市场发展前景良好,促进我国物流业快速稳步发展。
  2013年3月5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首个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表明,从2011年以来,物流业景气指数均保持在50%以上,平均值为54.4%;受网购等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推动,以快递为主的邮政物流业增长势头尤为突出,其指数平均值为63.9%,明显高于其他物流行业,并且稳定性较好。数据显示,2013年前2个月,物流业景气指数(LPI)分别为51.3%和50.4%,增长势头进一步趋稳。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58.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3%。2012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83.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10%。报告分析认为由于我国物流行业各细分市场发展前景良好,促进我国物流业快速稳步发展。现选取其中五个细分市场进行详细说明。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预计,到2015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分别将达到30万亿元、76万亿元,这将导致商贸物流需求的大幅攀升。届时,中国商贸流通领域的物流系统化运作效率将会显著提高,物流成本也会有大幅度地减少,这无疑对加快促进中国商贸物流业的升级发展,加快经济方式转型发挥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
  二、钢铁物流发展前景预测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预计,“十二五”期间,中国钢铁物流量仍将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未来几年,中国的人口结构以及城镇化进程将成为钢铁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预计未来10年钢铁中国钢铁需求的复合增长率在3%左右,2015年有望达到高峰,粗钢产量达到7.44亿吨。因此可以测算,到2015年,中国将产生接近40亿吨的钢铁物流,如果以钢材物流、仓储的费用在150-200元/吨估算,钢材物流产业规模将高达1300亿元左右,这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
三、汽车物流发展前景预测
“十二五”期间,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产销规模会进一步扩大,汽车物流领域内几家大企业集团将进一步发展壮大,运营模式调整也会进一步加快,国外汽车物流企业在中国将会有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中国汽车物流行业整体运营将更加成熟,市场更加规范,更具有专业化水平。
汽车物流业的发展依附于汽车工业的发展,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预计,未来5-10年,汽车消费需求仍将保持5%-10%平稳较快发展势头,汽车价格在需求的有力支撑下也将保持稳中有降的基本走势。2013年和2014年增长幅度将继续保持平稳,2015年会保持惯性增长。汽车物流的需求量将进一步扩大。
四、粮食物流发展前景预测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认为,发展现代物流,对进一步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加速粮食核心区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2007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了《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明确了未来10年中国粮食现代物流的发展目标和规划项目,预计到2015年,中国跨省粮食“四散化”运输体系和应急调控体系建设完成。全国原粮流通量中散粮流通份额达到55%,其中国内跨省流通量中散粮流通份额达到80%,主要跨省散粮物流通道基本实现散粮运输。
第2个回答  2008-08-31
你好:
未来的中国物流市场还是大有作为的,关键问题是抓住服务品质 创造物流的品牌建设.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其发展的主要特点:一是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己初露端倪,这说明我国物流活动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加强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二是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走出以企业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发展第三方物流,己是中国物流业发展当务之急.
载货车发展趋势
1.大吨位。大吨位重型车运输与中型车相比,具有运输成本底、高速、安全的优势。据测算,装载质量16t以上货车要比装载质量4~5t货车的运输效率高3~4倍,不仅燃油消耗仅为1∶7(油耗降低25%左右);运输成本降低80%以上,而且节约人力、物力。近年来,我国生产的专用车中,轻、中、重型车的比例约为3:6:1,重型专用车的比例明显偏低,目前国内各种大型、大吨位的专用车已成为需求的热点。
2.集装箱化。拖挂运输(集装箱运输)可以简化装卸作业、实现装卸机械化,加快货物周转期。其关键是要设立汽车集装箱运输中转站,必须要从集装箱运输的各环节进行布局和配套。拖挂车采用甩挂运输,从而大大减少装卸等待时间,提高运输效率。近年来,我国集装箱运输以年平均10%以上的速度递增,这为大型和大吨位集装箱运输车提供了用武之地。
3.柴油化。柴油机不论在经济性能、环保性能上都具有广阔的前景,国外重型运输车已全部采用柴油机,我国重型运输车的柴油化进程今后必将进一步加快。
4.装卸省力化。推广装卸作业机械化提高汽车货运装卸作业机械化水平,是汽车物流运输系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发展集装箱装卸机械;发展成组运输装卸机械化托盘和叉车;采用与装载机配套作业的自卸车、随车起重设备、可升降装卸平台、可翻转与可升降式的栏板以及可传送液状或粒状的气压或液压装置等。
~~~~~~~~~~~~~~~~~~~~~~~~~~~~~~~~~~~
现代物流不仅单纯的考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问题,而且还考虑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生产者本身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综合性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的问题。
我国物流业近几年得到很好的发展。
200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38.4万亿元,同比增长29.9%(按现价计算),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2004年GDP总量与物流总额相比的物流需求系数为2.8。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为32.5万亿元,同比增长30.2%。物流总值高速增长,表明经济增长对物流需求越来越大,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2005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约为48万亿元,同比增长25.4%,增幅虽比上年有所回落,但仍处于快速增长区间。2005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为1.2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增幅高于上年。2005年,我国物流费用占GDP的比率为18.5%。我国现代物流整体规模扩大,发展速度加快,运行效率提高,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2005年,物流企业在竞争中重组整合,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三足鼎立”的态势越发明显。各地加大了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物流技术装备水平得到提高,物流能力明显增强,物流管理和技术创新出现新局面,物流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进展。泛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以及东北地区加强联合与协调、统筹规划,合力营造区域物流发展的“大环境”。连锁零售、汽车、钢铁、医药、粮食等专业物流迅速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2006至2010年,中国南方国际现代物流中心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功能将形成;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再下降3%;第三方物流占物流市场的比重达到23%。到2010年,全球80%的海运出口市场,都将集中在大陆。
物流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整合交通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而成一体,实现企业与社会成本最低、效益最大的物流业与互联网经济一起被人们当成"新经济"的重要内容,被广泛地称作第三利润源泉。现代经济领域中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流通效率的竞争。特别是从制造业的再生产过程来看,产品处在制造环节的时间越来越短,而绝大多数时间处在流通环节,大约占85%-90%左右。因此,流通速度和效率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国家经济效率和速度的高低。同时,流通还具有降低全社会的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 中国流通产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日益提高。例如,近十年来流通业在全国GDP中的平均比重为8.5%,流通业为国家创造的财政收入逐年增加,在吸纳城乡居民就业和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方面的贡献更为突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流通业现代化程度和组织化程度大大提高,连锁经营方式方兴未艾,大型超市、购物中心、便利店、专卖店等先进的流通业态和经营方式得到快速发展,进而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但是,总体来看,中国的流通规模还比较小,效率比较低,现代化水平不高。2003年中国企业500强中的商业企业流动资金平均年周转速度仅为2.4次,而发达国家的周转速度最快的每年达到20多次。目前,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大约为20%左右,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只有10%左右。中国流通现代化的投入不足,对流通信息化建设的投资较少。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流通业在资金规模、营销技术、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竞争能力还不强。
我国物流业发展仍相对落后

过去20年中,服务业在我国发展很快。我国物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迅猛增长,交通设施及工具、仓储设施、商业网点、配送体系和信息技术、配套服务设施等方面均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东部地区及东南沿海的物流"硬件"在许多方面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我国物流业发展仍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

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来看,对物流业的投入仍属不足。今后首先要解决的是投资效益的准确计算、东西部协调发展和现有设备的充分利用问题。

物流一体化程度不够,行政分割、行业垄断严重。物流交易系统分内贸外贸,运输行业分属数个部、委、局机关,流通受地方保护主义限制,各行业、各地区用尽一切办法进行物流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重复布点、重复投资带来严重浪费,而市场垄断又导致物流服务低质量和低效益。

外贸、民航、铁路、包装、通信等部门高度国有化,使得这些部门政企不分,官商作风严重。我国出现的经济犯罪也大多在物流领域发生,更使物流消费者失去对服务供应者的信任。

物流观念淡薄,许多决策人士不懂现代物流。目前,现代物流的观念只在学术界讨论,"第三方物流"仅靠少数企业推动,供应链管理几乎寸步难行。许多决策人士对物流的重视只是停留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上。结果,重复投资给物流发展带来了更多的麻烦。

与物流相关的服务体系落后。金融、结算、保险、通信、信息技术等行业同样处于高度垄断、低质低效的发展阶段,因而在物流领域推广电子商务是很困难的。物流服务水平的落后给我国生产行业增大了成本,而与物流服务相关的服务体系落后,又给物流业企业本身加大了成本。另外,我国物流业企业内部自办各类专业服务,其专业化程度又不高,致使物流服务整体效益低下。
总体来看,中国的流通规模还比较小,效率比较低,现代化水平不高。2003年中国企业500强中的商业企业流动资金平均年周转速度仅为2.4次,而发达国家的周转速度最快的每年达到20多次。目前,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大约为20%左右,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只有10%左右。中国流通现代化的投入不足,对流通信息化建设的投资较少。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流通业在资金规模、营销技术、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竞争能力还不强。
随着中国入世过渡期的基本结束,中国分销业的市场会进一步对外开放,外商投资商业流通领域在股权比例、地域和数量上的限制都将取消,国外大型商业资本会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这必将进一步改变国内流通领域的竞争格局,引发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流通企业将面临新的挑战。
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的工作思路
一是加强连锁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和管理。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考虑市场需要和生产流通的发展趋势,合理确定配送中心的建设规模和水平,加强对物流配送中心的管理,逐步实现仓库立体化、装卸搬运机械化、拆零商品配货电子化、物流功能条码化、配送过程无纸化,并建立自动补货系统,为连锁企业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率的配送体系。
二是整合物流资源,建设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企业。通过资产联合重组和专业化改造,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物流资源,特别是与批发企业和储运企业改组、改造相结合,打破行业界限和地区封锁,有计划、有步骤地完善和发展社会化的物流企业,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为他们提供高效快捷的配送服务,同时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支持。
三是积极组织生产资料分销企业完善服务功能。要为生产企业提供原辅材料及零部件的配送业务,逐步建立钢材剪切加工、混凝土、玻璃加工、日用化工产品、食品等专业化加工配送中心,不断扩大配送品种范围,力争建成提供大规模、多品种、高效率服务的物流配送体系。
四是鼓励有条件的大型制造企业投资发展专业物流公司,或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资发展物流业务。有条件的大型制造企业可在为其产品营销提供物流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功能和拓展业务,发展专业化物流,并在达到规模效益后向社会化物流发展。大型制造企业也可利用现有储运企业的资源,以合资合作或兼并等方式发展专业物流公司。
五是推进我国与国外物流领域的广泛合作及中外物流企业间的合资合作,吸引外资投资我国物流产业,参与我国传统物流企业的重组和改造,提高我国物流现代化水平。
第3个回答  2014-02-24
 前瞻网摘要:2013年3月5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首个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表明,从2011年以来,物流业景气指数均保持在50%以上,平均值为54.4%。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认为由于我国物流行业各细分市场发展前景良好,促进我国物流业快速稳步发展。
  2013年3月5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首个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表明,从2011年以来,物流业景气指数均保持在50%以上,平均值为54.4%;受网购等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推动,以快递为主的邮政物流业增长势头尤为突出,其指数平均值为63.9%,明显高于其他物流行业,并且稳定性较好。数据显示,2013年前2个月,物流业景气指数(LPI)分别为51.3%和50.4%,增长势头进一步趋稳。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58.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3%。2012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83.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10%。报告分析认为由于我国物流行业各细分市场发展前景良好,促进我国物流业快速稳步发展。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预计,到2015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分别将达到30万亿元、76万亿元,这将导致商贸物流需求的大幅攀升。届时,中国商贸流通领域的物流系统化运作效率将会显著提高,物流成本也会有大幅度地减少,这无疑对加快促进中国商贸物流业的升级发展,加快经济方式转型发挥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
第4个回答  2008-08-31
节能减排,是为了保护环境,降低资源消耗。与物流业的发展相比,哪个更重要,或者说在什么样的前提下发展,是一个科学发展观的问题。

没听说降低小排量车的税率。
第5个回答  2008-08-31
21世纪随着我国加入WTO,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涉足物流可谓趋之若鹜,怎样正视其良莠不齐的层次性,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世界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界,整个物流配送体系则是维系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和动力,权衡利弊基于当代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流,包括和谐中国在内所有想成为地球村的合格居民,就必须行动起来,投身于数字化世界,以适应地球村的生存环境。诚然,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之一,我国政府机构对物流产业在中国的健康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本文就我国物流配送的现状及发展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