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和秦观是师徒吗 行香子秦观有何意义

如题所述

苏轼(1037~1101)嘉佑二年(1057)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佑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佑八年(1093)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号邗沟居士和淮海居士,学者称淮海先生。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文学家。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曾任太学博士(即国立大学的教官)、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政治上倾向旧党,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徏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
从历史年龄来看,两人相差一轮(12岁),属相相同,怪不得这么投机呢,呵呵。

史实中的关系
1、师徒关系:
秦观久仰苏轼的大名,于是以学生的名义拜在苏轼的门下,成为苏门四学士。其实秦观是半路入门,苏轼那时已经朝中居官,名满天下。这个师徒关系只是为秦观通畅仕途而做的门面活。从后来两人的书信来看,与其说是师徒,不如说是挚友。

2、同党关系:
同为苏门,在朝廷两人同一立场,当然也同样被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党所排挤、打压。

民间传说中的关系:
传说秦观是苏轼妹妹苏小妹的老公。

宋神宗是1067年登位的,神宗元年历史上是没有的,如果以登位的年代算,神宗元年苏轼31岁,秦观19岁(虚岁)。

希望是你想要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