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做自己所著文章的阅读理解只能对一半,你觉得高中的阅读题是否存在“过度解读”?

如题所述

      感觉过度解读,绝对存在,为什么这么肯定这个问题,请听我仔细说来。
       作为一个语文总分一百五,能考一百四十五的语文学霸,我最头疼的就是阅读理解部分了,知道我那五分扣在那里吗?阅读理解一般有五到六个小题,我差不多每个小题都会扣掉一分。
       阅读理解,对我来说,会形成两个极端,而这种极端的来源,就是凭空臆想,因为我们首先就需要去考虑,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处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下,另外,作者为什么选择去写这篇文章,他的目的是什么,当时他在想什么?他在想什么,鬼知道他在想什么,作为一个读者,我只能根据 字里行间的意思,像一个fbi的专业特工一样,去分析作者心理,但是作者想的真有这么多么?我感觉未必,也就想题目所说的那样,阅读理解,就算作者也就只能作对一半,你感觉这种过度解读是否存在?
       另外,可能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出阅读理解的人是什么居心,因为你可能不知道,同一篇阅读理解,老师能给你出出来十几道,甚至二十几道题目,这些问题分别是从不同的位置给你挖坑,而你,甚至作者,都不清楚它这道题到底想要考些什么,因为太多太多的出题人,在出题目的时候,已经把整篇文章的意思给曲解了,一篇文章,也不是一篇纯粹的文章了,它就仿佛是一片危机四伏的沼泽地一样。
       我已经走过了高考,如今上了大学,作文一个语文学霸,我高考语文并没考好,甚至考的很差劲,但是,仔细想想,我们做的那些阅读理解真的有用么?实话说,还真的没什么作用,希望广大出题者能够放学生一马,不要再出一些生僻题目,也希望某些出题者,不要曲解作者文章,那也是对于文章原作者的不尊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21

  作者做自己所著文章的阅读理解只能对一半,作者:“哈?这是我写的文章?”
  好冷的笑话。
  我觉得高中的阅读题的确是存在着过度解读的状况。


  拿高一的一篇课文《荷塘月色》来讲,这是朱自清先生晚上睡不着,出来逛一逛,看到荷塘美景,心有所感,写的一篇文章,非常优美的散文,笔调文雅,读起来应当是一种享受。但是经过高中语文课堂的学习,想必你再也不会去真真正正的体会到这篇文章的美了。


  散文是一种浑然天成的美。是随性所致,有感而生发出来的,写文章时也并非是一字一字的去斟酌,作者写文章的时候肯定没有想到:在这个地方,“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我要用叠音字叠音词,为的是表达出音韵美,让读者读起来朗朗上口;我要从远及近来写,这是运用空间顺序,让读者读起来比较有层次感。


  作者完全不会想到这些东西好吗?如果想着这些东西,那就太有匠气了,心中塞着这些东西怎么能倾尽所有的心力去感受这种美,去把这种美表达出来呢?
  我觉得我们的语文课堂并不是在教孩子们如何去欣赏美。而是把一篇优美的作品一字一字的拆解开来,抽筋拔骨的去寻找那些所谓的“技巧”,“形式”。
  对于语文天生有热诚的人经过这轮荼毒或许还能保持着对语文的热爱,但是如果是不喜欢的人,经过荼毒之后肯定是不愿意再看到类似的作品了,这反倒是起到了一个反的作用。
  国之大计,教育为本。但是这种教育方式显然并不一定能够取到很好的效果,还是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创新,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一种恰当的方法。

第2个回答  2017-05-22

我觉得阅读题的确存在“过度解读”,为什么呢?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什么大家对一篇文章的理解就一定要一致呢?

从小到大做阅读题,我都不敢去写我真实的认识,因为我知道,答案不是这样的,想要得分,就必须按照出题人的角度来思考,他觉得这是什么意思,我就得写什么意思。所以从这点来说,阅读理解有时候并不是真的去理解,而是去用技巧把这道题写的看起来很有内涵。

说到连作者做自己所著文章的阅读理解都只能对一半,说明了什么?说明作者写文章的时候根本就没想这么多。

写作本来就是一种随心随性而为的,看到触动自己的东西,突然有了灵感,就可以用独特的笔法和优美的词句把它表达出来,很随意啊,有感觉就写,想到什么就写,哪有那么多的心理活动,哪有那么多的伏笔,哪有那么多的前后照应?

但是我们所做的阅读理解,就非要让我们去找连作者自己都不知道的心理活动和中心思想,去寻找他用了什么技巧,什么手法。比如对于一个故事中人物的剖析,每个人的认知都是不一样的,看电视的时候每个人喜欢的也不都是主角啊,就连那些反面分子都是有观众去喜欢的。但是在阅读理解中,我们就必须喜欢好人,厌恶坏人,好搞笑啊。

而且,阅读理解得分不高不代表这个人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差。为什么非要让我们按着出题人的思路去想呢?

我觉得这不是深度阅读,而是一种思维禁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5-21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网上的一个段子。
“某高中有一位同学特别喜欢写一些文章,而且还写的不错,在报纸和杂志上都发表过。某一回月考之前老师决定用这位同学的文章作为阅读理解的题目。考试的时候试卷一发下来,这位同学心想一次阅读理解不是满分也差不多了。可是试卷批改发下来他傻眼了,他只得了三分。”
那么读了这个段子可能你会觉得是段子,那么接下来说个实际的例子。
成都某中学的老师当着一个作品的作者给同学们上公开课,老师解读作品是燃烧理想,而作者自己却说不过是一个熟人的约稿而已。
“鲁迅:晚安”,这个段子大家应该不陌生吧,这里我就不过多阐述了。

作为一个曾经的高中生,现在的大学生,我来试图分析一下出现这种“过度解读”的原因(就本文针对语文而言)
其一,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老师是给同学们传授知识的,有必要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给学生,社会上不是很多暗示啊,揣测人心啊,话中有话啊。这些。如果不过分解读,那么怎么让学生以后去面对社会,怎么去解读人心。毕竟多一分考虑多一分保险。
其二,书本知识是固定的,语文知识是在平时的生活中积累的。但是中国的现实是这样的,读书的周期太长了。以至于老师可能本来1年就可以交完知识,却偏偏要拖两年,两年过后还要复习一年。问题是,多出来的一年用什么去教呢?没办法,假如不过分解读,怎么难倒学生,让学生去思考可以花去多一半的时间。
其三,老师对自己形象的看重。我们料想,假设老师给我们上课,只是简单的解读的话我们会不会觉得这个老师没有水平?学生会怎样看?当然假如从小学就开始让学生自己去发挥想象的话,也不会出现这种状况。
其四,弘扬正能量。不可否认,现在的语文课文中对文章的过分解读大多数是传递一些理想啊。信念啊,精神啊之类的正能量。而且是让学生们通过对文章的了解对这个社会有更加深入的体会,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学会这一点。当然,弘扬主旋律是必不可少的。
以上就是我的答案了。可能有不妥之处。还请见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