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蒜是怎样种出来的?

如题所述

1.选地整地:

独蒜栽培中应选择砂土或砂壤土,前作收获后应及早清洁田园,深翻炕晒、熟化土壤。

2.品种及种瓣的选择:

云南早熟大蒜主栽品种为成都“红七星”、“二水早”,经多年的栽培和试验表明,用当年从成都调运过来的红七星、二水早品种,在特定的栽培措施下,极易产生独蒜。

3.种瓣的低温处理:

将选好的种瓣置于2℃~5℃的低温冷库中处理50~60天,栽培后独蒜的比例可达50%。

低温处理过的蒜种,已解除休眠并萌动,生命活动逐步加强。

4.独蒜栽培的播种期:

经过低温处理的蒜种,早播亦有相当的独蒜率,但由于播后气温高,幼苗极易早衰而提前倒苗,所形成的独蒜个头较小,蒜形差(农民称之为“草果蒜”)。

5.播前处理:

播种前把经过低温处理的蒜种先进行分瓣、摘底盖(老茎盘)等处理,然后按大、中、小分级待用。

播前用清凉水浸泡6~12小时,沥干水汽,用50%多菌灵粉剂拌种处理,可杀灭种子表面可能携带的病菌。

6.播种密度及播种:

点播法按4×5厘米的株行距,在畦面上用木桩点孔,放入一瓣大蒜,根部向下。

点完后畦面上盖1厘米厚的细土,约栽8~9万苗/亩。

铲播条播法用板锄铲出深4~6厘米、宽15厘米的播种沟。

然后按4×7厘米株行距排播种子于沟内,注意蒜瓣不能倒置。

再铲下一播种沟的土盖在前一沟蒜种上,这样第二播种沟同时开好,又可摆放种子,如此不断进行,直至播完整畦。

7.播种深度:

独蒜栽培中,播种深度应掌握在4~6厘米为宜。一方面幼苗出土消耗一定能量,有利于减弱植株长势,提高独蒜率。

8.实行套种:

大蒜播种后,在其间套种生长期较短的小型叶菜,如菠菜、芫荽、樱桃萝卜等,在大蒜生长中期及时采收套种菜。

9.肥水管理:

独蒜在不同生育时期,需要不同种类的肥源,总体来说,生长前期侧重于氮肥,后期则倾向于磷、钾肥。


扩展资料:

食疗价值:

大蒜是餐桌菜肴中一种最常见的食物,即可以生吃,也可以调味。

大蒜的特殊功效之多使它成为《时代周刊》十大最佳营养食品之一。

1.调节胰岛素:由于人们的膳食结构不够合理,人体中硒的摄入减少,使得胰岛素合成下降;而大蒜中含硒较多,对人体中胰岛素合成下降有调节作用,所以糖尿病患者多食大蒜有助减轻病情

2.抗癌防癌:大蒜能保护肝脏,诱导肝细胞脱毒酶的活性,可以阻断亚硝胺致癌物质的合成,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

3.降低血脂、防止血栓:大蒜有效成分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及预防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的作用,并可防止血栓的形成。

4.延缓衰老、预防铅中毒:常食大蒜能延缓衰老;它的抗氧化性优于人参;经常接触铅或有铅中毒倾向的人食用大蒜,能有效地预防铅中毒。

5.预防关节炎:大蒜能“除风湿,破冷风”,对风寒湿类关节炎有抑制作用。

6.抗炎灭菌:紫皮大蒜挥发油中所含的大蒜辣素等具有明显的抗炎灭菌作用,尤其对上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霉菌性角膜炎、隐孢子菌感染有显著的功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独蒜

参考资料来源:黔农网-独蒜是怎么形成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1

1、选地整地

选择砂土或砂壤土种植,避免连作,播种前深翻晒田,熟化土壤。做畦前,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2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10公斤。精细整地,按宽1.2-1.4m、高5cm做平畦。

2、选种

种瓣必须是小蒜瓣,采用重0.5-1g的蒜瓣作种瓣时,独头率可达76%-92%;单瓣质量为1-2g的较小种瓣,独头率可达40%左右。当然不同品种的小蒜瓣,独头率和单头质量是有区别,建议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独头率较高、单头重较大的蒜种做栽培用种,如红七星、二水早品种。

3、播种期的确定

独头蒜的播期确定很重要。播早了,蒜苗的营养生长期长,积累的养分较多,易产生2-3个蒜瓣的小蒜头;播晚了,独蒜的比例较高,但产量极低,小独蒜质量仅3-5g,达不到质量要求。秋播地区一般较蒜头栽培推迟50天左右播种。

4、播种前蒜种处理

将种瓣置于2-5℃的低温冷库中处理50-60天,栽培后独蒜率提高。播前用凉水浸泡6-12小时,用50%多菌灵拌种,杀灭蒜种表面病菌。

5、肥水管理

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尤其是生长后期注意控制氮肥施用量,多施磷钾肥。幼苗4-5片叶时,每亩应随水追施尿素5-10公斤,避免出现因肥力不足导致短期的“黄尖”或“干尖”现象。在蒜头膨大肥(7-9叶),每亩可追施硫酸钾12-20 公斤,并加大浇水量,使蒜头迅速膨大。

结合植株长势,在鳞茎膨大期用磷酸二氢钾、大蒜专用多元微肥等叶面喷施,用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扩展资料

独蒜的形成原因

大蒜一般都在秋天种下去到冬天已长成小蒜苗了。春暖之后蒜苗长势很快,当日照逐渐加长时,围绕着蒜苔产生了好几个幼芽。蒜苗抽苔时,各个幼芽迅速膨大并生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一个的蒜瓣。

1、播种过迟是产生独头蒜的主要原因,如果在春季比较暖和的时候栽种,则蒜苗刚长出来不久就遇到高温和长日照。这种条件就不利于蒜瓣幼芽的发育,许多幼芽就会退化,而只剩下一个单独的蒜瓣,这样就形成了独瓣蒜。

2、大蒜长出并不开花的花序而却产生许多气生鳞茎(就是蒜薹顶端的花长大形成的),用这种气生鳞茎种在地里,这样结出的大蒜往往也是独瓣蒜。

3、此外,早熟品种、蒜瓣较小、土壤贫瘠、基肥不足、干旱缺水、草荒严重、密度过大、叶数太少、鳞芽分化所需温度及光照条件得不到满足等均会导致产生独头蒜。

4、由于种性退化,植株长势较弱,叶面积小,同化营养物质积累少,植株不足以分化花芽所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独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0-22

独头蒜并不是一个大蒜品种,它是怎么种出来的?今天教你怎么种出独头蒜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30
  1.种蒜选用
  选用蒜头小、蒜瓣瘦的种蒜,播种后幼苗生长弱,吸肥能力差,严重影响鳞盘分体,易形成独头蒜。据1999年调查,春播小瓣蒜种的独头率为50%~60%,而大瓣蒜种独头率仅为5%~8%。
  2.土壤
  土壤瘠薄或连茬种过大蒜的地,受土质和肥料不足的影响,致使幼苗弱、鳞盘发育差不能分瓣而成独头蒜。据调查,春蒜667m2施底肥鸡粪1000kg,返青抽薹后施尿素10kg,独头率仅为5%~10%,不施肥的独头率达50%~60%。
  3.播期
  蒜瓣是由鳞盘上叶腋的侧芽发育形成,同时受温度、光照、养分多方面的影响,因此播期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蒜的生长发育。如春天栽种以不出九前为好,过晚就会造成独头蒜率高。实践表明,春蒜在春分节前5~7天种植独头率为10%~15%,而春分节后5~7天种植,独头率达20%~30%。
  4.密度
  密植,密度大破坏了个体应占的面积,出现了单位面积上蒜株争夺养分的现象,造成肥料不足和空间的限制而形成独头蒜。667m2种3.5~4万株,独头率为30%~40%,而种植2.5~3万株,独头率仅为8%~10%。
  5.管理
  大蒜适应性较强,但在生长过程中对环境条件、养分、水分,都十分敏感,管理过程中常因肥水、病虫、草害造成个体生长不良出现鳞盘不易分芽或个体不能通过膨大形成独头。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11-07
独蒜
大蒜是百合科葱属蒜类植物的统称,呈扁球形或短圆锥形,外面有灰白色或淡棕色膜质鳞皮,剥去鳞叶内有6~10个蒜瓣,轮生于花茎的周围,可是有时剥开后里却只有一个蒜瓣,这种就叫独瓣蒜或独头蒜,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独蒜是怎么形成的吧!
独蒜
原因一:大蒜播种过迟是产生独头蒜的主要原因,如在春季比较暖和的时候栽种,则蒜苗刚长出来不久就遇到高温和长日照,在这种条件许多幼芽就会退化而只剩下一个单独的蒜瓣。
独蒜
原因二:大蒜长出并不开花的花序而却产生许多气生鳞茎(就是蒜薹顶端的花长大形成的),用这种气生鳞茎种在地里,这样结出的大蒜往往也是独瓣蒜。
独蒜
原因三:早熟品种、蒜瓣较小、土壤贫瘠、基肥不足、干旱缺水、草荒严重、密度过大、叶数太少、鳞芽分化所需温度及光照条件得不到满足等均会导致产生独头蒜。
独蒜
原因四:大蒜由于种性退化,植株长势较弱,叶面积小,同化营养物质积累少,植株不足以分化花芽等情况也会产生独瓣蒜。
独蒜
独蒜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独蒜栽培应选砂土或砂壤土,前作收获后及早清洁田园、深翻炕晒、熟化土壤,每亩施腐熟优质有机肥2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硫酸钾10千克,然后以1~1.2米开墒。
2、种瓣处理:将选好的种瓣置于2~5℃的低温冷库中处理50~60天,栽培后独蒜的比例可达50%。低温处理过的蒜种,已解除休眠并萌动,生命活动逐步加强,应抓紧时间分级播种。
3、播种时间:经过低温处理的蒜种应选择在秋分至寒露之间播种,其独蒜率在40~50%,独蒜个大质优,综合产值较高,故独蒜栽培最佳播种期应掌握在此期进行。
4、播前处理:播种前把经过低温处理的蒜种先进行分瓣、摘底盖等处理,然后按大、中、小分级待用。播前用清凉水浸泡6~12小时,沥干水汽,用50%多菌灵粉剂拌种处理,然后即可播种。
5、播种方法
①点播:按4×5厘米的株行距,在畦面上用木桩点孔,放入一瓣大蒜,根部向下。点完后畦面上盖1厘米厚的细土,约栽8~9万苗/亩。
②条播:用板锄铲出深4~6厘米、宽15厘米的播种沟,然后按4×7厘米株行距排播种子于沟内,注意蒜瓣不能倒置,约栽6~7万苗/亩。
6、播种深度:独蒜的播种深度应掌握在4~6厘米为宜。一方面幼苗出土消耗一定能量,有利于减弱植株长势,提高独蒜率。另一方面形成的独蒜果形园正,外观商品质量好。
7、实行套种:独蒜播种后在其间套种生长期较短的小型叶菜,如菠菜、芫荽、樱桃萝卜等,可以起到适当遮光、争夺空间、争夺养分的目的来抑制幼苗的生长,达到提高独蒜率的目的。
8、肥水管理:独蒜在不同生育时期,需要不同种类的肥源,总体来说生长前期侧重于氮肥,后期则倾向于磷、钾肥,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还要进行适期追肥。
①提苗肥:独蒜长出4~5片叶时,种瓣中的养分消耗殆尽,植株转向于从土壤中摄取养分,应及时以1500千克/亩人粪尿稀释泼洒,也可按5~10千克/亩的尿素进行追肥并随同浇水灌水。
②膨大肥:独蒜长出7~9片叶时,不分化花芽的独头蒜开始膨大,能抽苔的瓣蒜完成花芽分化并伸长生长,可按12~20千克/亩硫酸钾追施,并加大灌水量以促使蒜头迅速膨大。
③叶面肥:独蒜种植应结合植株长势以适当浓度的磷酸二氢钾、大蒜专用多元微肥、大蒜膨大素等进行叶面喷施,这些措施都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