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注释不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1

1. 古文中“所以”有哪些不同的意思

1.原因,情由。

《文子·自然》:“天下有始主莫知其理,唯圣人能知所以。”《史记·太史公自序》:“《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唐 韩愈 《李花》诗之一:“问之不肯道所以,独绕百帀至日斜。”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红娘 曰:‘非先生所知也。’生曰:‘愿闻所以。

’《儒林外史》第一回:“问其所以,都是 黄河 沿上的州县,被河水决了,田庐房舍,尽行漂没。” 2.可与形容词或动词组成名词性词组,仍表示原因、情由。

《庄子·天运》:“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史记·卫康叔世家》:“必求 殷 之贤人君子长者,问其所以兴,所以亡,而务爱民。”

3.用以,用来。《庄子·天地》:“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

《史记·孟尝君列传》:“若急,终无以偿,上则为君好利不爱士民,下则有离上抵负之名,非所以厉士民彰君声也。” 宋 苏洵 《几策·审势》:“故威与惠者,所以裁节天下强弱之势也。”

4.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用在下半句,由因及果。《荀子·哀公》:“君不此问,而问 舜 冠,所以不对。”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所以 鲁 人谓 孔子 为‘东家 丘 ’。” 唐 李白 《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於君侯。”

《红楼梦》第六二回:“他和 林妹妹 是一日,他所以记得。” 赵树理 《三里湾·放假》:“可是她每天都是第一个先到的,所以对这房子里边的情况很熟悉。”

5.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用在上半句,由果探因。《史记·魏公子列传》:“ 胜 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异日, 种 谏曰:‘臣所以在(早)朝而晏罢若身疾作者,但为 吴 耳!’”《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所以相邀相公远来者,正要相公游此间耳。”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 李自成 之所以敢于向东奔窜,是因为他联络 罗汝才 到 潼关 接应。”

6.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上半句用“因”或“缘”,下半句用“所以”。后来发展为“因为……所以……”的句式。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谐谑》:“只因心溷溷,所以面团团。” 前蜀 贯休 《蜀王入大慈寺听讲》诗:“祇缘 支遁 谈经妙,所以 许询 都讲来。”

《老残游记》第一回:“因八股文章做得不通,所以学也未曾进得一个。” 老舍 《黑白李》:“ 黑李 是我的好友,因为常到他家去,所以对 白李 的事儿也略知一二。”

7.可以。《易·乾》:“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庄子·知北游》:“人伦虽难,所以相齿。”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九:“言可以相齿也。”

《文子·上仁》:“贵以身治天下,可以寄天下;爱以身治天下,所以托天下。” 8.所作,所为。

《论语·为政》:“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康有为 注:“以,为也。”

2. 古文翻译不同怎么办

这是一个头疼的问题,不知道LZ是初高中生还是大学生?我是学中文出身的,在大学里,老师是鼓励自己的理解为上,当然那是在一定理论和只是基础之上。要是初高中生,你明白的,这种答案是印在纸上的,错一个字都不能得分的,所以还是得按照书上来,或者请老师帮忙呀,以他们多年的“标准”答案一定会得分的。

其实,我倒认为,我们现代人未必知道古代人真实的想法,无论是课本上的“标准”翻译,还是自己的理解也许都不是“真正”的理解,只是每个人依照自己的经历和对世事理解加以“翻译”的。可是考试就是考试,一个字就是一分就是命的转变呀·····(此处可有不同)

3. 文言注释中“通”和“同”的区别是什么

文言文注释中的【通】与【同】

在阅读文言文时,对古诗文词的注释中,常有或“*同*”的训释句式,这里的训诂术语“通”与“同”是不是一回事呢?

有的人望文生义,误认为“通”、“同”没有区别,因为“通”、“同”后面的字都是对前面字的解释,前面字是后面的通假字,后面的字是本字。其实, “通”、“同”表示的意思是不相同的。

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先了解一下古文学中的有关文字通假、古今字和异体字方面的一些常识。

文字通假是指音同或音近(古音)而意义不同的字的假借与通用。(有人把它分为假借字与通假字,裘锡圭认为区分它毫无意义,我们暂且不使用假借字这个术语。)先秦两汉古文中,通假字的例子很多。

那么,我们如何来判定通假字呢?首先,古人在使用通假字的字,是用“通”前面的字来代替后面的字,是假借的字的意义。“通”前后两字(词)读音相同或相近(古音)。它并不是没有这个字,它的特点是“本有其字”是人们突破自行的约束,把表意的汉字当作标点符号来使用的结果。与所谓写错别字的情况是不同的。“其始书之也,仓卒无其字,或比方假借为之,趣于近之而已。”(《经典释文.叙录》)。因此,我们遇到这类字的时候,要摆脱字型的束缚,已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依据古音)。由于通假字的使用有一定的习惯和范围,有一定的语言环境,判定的时候,还要考虑其它的因素,有旁证资料。另外,我们要留意古书今注中,凡有“*通*”,旧注中“*读为(曰)*”,“古声**同”,“古字**同”,一般用来注明通假字的。

在分析通假字的时候,要注意它同古今字的区别:古今字是汉字在孳乳分化过程中形成的,主要是字形方面的问题:通假字是汉字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是语音方面的问题。这两者本来是不同的,但人们往往不加区别,把古今字也视为通假字,所谓古今字,是指先后产生的,有区别意义作用的,形体不同的字,即古今区别字。产生前的称为古字,产生后的称为今字。

可见今字是在古字的基础上分化出来的,分化出来的字大都是以形声方法构成,形音义的关系非常密切。从字形方面看,今字大都是在古字的基础上加注意符或更换意符而构成的。按道理,今字产生后就不再用古字,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分化过程中,古字今字通行不悖。今字产生后,人们在写作时,还常常使用古字,除了有意仿古外,恐怕也是相沿成习吧。

异体字是指音、义完全相同而只是形体不同的字,也就是一个字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字,也就是一个字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写法。异体字是等同关系,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相互代替。

综上所述,纵观文言文注释,“通”与“同”真相已大白:“通”是表示通假,前后两字词义毫无联系;“同”是表示某字与另一个字意义相同,“同”前后的字一般是古今字或异体字。因此,在阅读文言注释时须切实注意,对一些古诗文作注时“通”和“同”混用现象,应加以纠正。

4. 古文中异同是什么意思

1.不同和相同之处。

《汉书·朱云传》:“自 宣帝 时善 梁丘氏 说, 元帝 好之,欲考其异同,令 充宗 与诸《易》家论。” 南朝 梁江淹 《知己赋》:“论十代兮兴毁,访五都兮异同。” 唐司马贞 《序》:“逮至 晋 末,有中散大夫 东莞 徐广 始考异同,作《音义》十三卷。”

2. 不同;不一致。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古之经书,皆有别本,其用字多异同。” 清 黄宗羲 《序》:“余选 明 文近千家,其间多与实录异同,盖实录有所隐避,有所偏党,文集无是也。”

3. 引申为反对。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公直》:“ 刘仁轨 为左仆射,暮年颇以言词取悦诉者,户部员外 魏克己 断案,多为 仁轨 所异同。”《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佑八年》:“先帝在位久,德泽在人,故一日晏驾,天下奉戴嗣君,无一人敢异同者。”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 秋谷 不满 渔洋 ,故与异同。”

4. 反对意见;异议。

《宋书·谢灵运传》:“ 灵运 构扇异同,非毁执政。”《北史·尉迟迥传》:“乃与羣公会议,诸将多有异同。” 林长民 《参议院一年史·沿革》:“ 袁世凯 於阁议中颇主张速与 俄 人交涉,独 许世英 、刘揆一 及 如浩 持异同。”

5. 古文中“所以”有哪些不同的意思

1.原因,情由。《文子·自然》:“天下有始主莫知其理,唯圣人能知所以。”

《史记·太史公自序》:“《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唐 韩愈 《李花》诗之一:“问之不肯道所以,独绕百帀至日斜。”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红娘 曰:‘非先生所知也。’生曰:‘愿闻所以。’《儒林外史》第一回:“问其所以,都是 黄河 沿上的州县,被河水决了,田庐房舍,尽行漂没。”

2.可与形容词或动词组成名词性词组,仍表示原因、情由。

《庄子·天运》:“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

《史记·卫康叔世家》:“必求 殷 之贤人君子长者,问其所以兴,所以亡,而务爱民。”

3.用以,用来。

《庄子·天地》:“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

《史记·孟尝君列传》:“若急,终无以偿,上则为君好利不爱士民,下则有离上抵负之名,非所以厉士民彰君声也。”

宋 苏洵 《几策·审势》:“故威与惠者,所以裁节天下强弱之势也。”

4.连词。表示因果关系。用在下半句,由因及果。

《荀子·哀公》:“君不此问,而问 舜 冠,所以不对。”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所以 鲁 人谓 孔子 为‘东家 丘 ’。”

唐 李白 《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於君侯。”

《红楼梦》第六二回:“他和 林妹妹 是一日,他所以记得。”

赵树理 《三里湾·放假》:“可是她每天都是第一个先到的,所以对这房子里边的情况很熟悉。”

5.连词。表示因果关系。用在上半句,由果探因。

《史记·魏公子列传》:“ 胜 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异日, 种 谏曰:‘臣所以在(早)朝而晏罢若身疾作者,但为 吴 耳!’”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所以相邀相公远来者,正要相公游此间耳。”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 李自成 之所以敢于向东奔窜,是因为他联络 罗汝才 到 潼关 接应。”

6.连词。表示因果关系。上半句用“因”或“缘”,下半句用“所以”。后来发展为“因为……所以……”的句式。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谐谑》:“只因心溷溷,所以面团团。”

前蜀 贯休 《蜀王入大慈寺听讲》诗:“祇缘 支遁 谈经妙,所以 许询 都讲来。”

《老残游记》第一回:“因八股文章做得不通,所以学也未曾进得一个。”

老舍 《黑白李》:“ 黑李 是我的好友,因为常到他家去,所以对 白李 的事儿也略知一二。”

7.可以。

《易·乾》:“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庄子·知北游》:“人伦虽难,所以相齿。”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九:“言可以相齿也。”

《文子·上仁》:“贵以身治天下,可以寄天下;爱以身治天下,所以托天下。”

8.所作,所为。

《论语·为政》:“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康有为 注:“以,为也。”

6. 求人教初中语文文言文注释一定要和书上一样实在不一样的话也不能相

中考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一)七年级上册1、郑人买履一、原 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其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二、实词列举:1、自度其足:量长短。

2、置之其坐:放置。同“座”,座位。

3、操:拿,携带。4、吾忘持度:量好的尺码。

5、及反:到,等到。 同“返”,返回。

6、遂:终于。 7、宁:宁可。

8、无自信:不。三、虚词列举:1、之 ①置之其坐:代词,量好的尺码。

②至之市:到……去。③试之以足:代词,鞋子。

以:用。2、其 ①自度其足:自己。

②置之其坐:自己。 3、而 ①而置之其坐:表承接。

②而忘操之:表转折,却。四、文章翻译:郑国有个人将要买鞋子,先自己量好了脚的尺码,把它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到了集市上,却忘记了携带尺码。鞋子已经拿到手了,就说:“我忘带尺码了。

”就返回家取尺码。等到返回,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说:“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呢?”(那人)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2、刻舟求剑一、原 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二、实词列举:①遽契其舟:立即,匆忙。

雕刻。②是吾剑:指示代词,这儿。

③不亦惑乎: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三、虚词列举:1、之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结构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入水求之:剑。

2、其 ①其剑:他的,指楚人的。②遽契其舟:那。

③从其所契者:他,指楚人。3、而 ①而剑不行:表转折,但是,却。

4、于 ①自舟中坠于水:到。自:从。

四、文章翻译: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他立即在船帮上刻下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3。 幼时记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我回忆幼小的时候,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眼力足以看得清极细小的东西。余:代词,我。

张,张开,这里是张得很大的意思。 明察秋毫:这是个成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明,眼力。察,看清。

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极细小的东西。开头这一句形容目光敏锐,既不怕强烈阳光的 *** ,又能观察入微,连极细小的东西也能看得清楚。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看到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花纹。

[故时有物外之趣。] 所以我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夏天蚊群的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

拟:比。 舞空:即舞于空,介词“于”省略。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心中想像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的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之:助词,没有实在意义。 所向:名词性短语,指想像的景象。

则:连词,那么。 或:连词,或者。

果然:副词,真的,果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 仰起头来观赏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了。 第一个“之”代“群鹤舞空”的景象;第二个“之”代“昂首观之”的动作。

为 (wèi):介词,表原因,可作“因为”讲。[又留蚊子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有时)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帐里,用烟慢慢地喷它,使它冲着烟雾飞叫, (把这种情景)当做青云白鹤图来看,果真就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令人高兴得连声叫好。 素:本是白色的生绢,引申指白色的。

徐喷以烟:即以烟徐喷之。宾语“之”省略,介宾短语“以烟”置于“喷”后。

作……观:即“当……看”。 怡然:喜悦的样子。

称快:喊痛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 我常在坑洼不平的土墙边,杂草丛生的花台旁,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子与花台一样高,定晴细看。 于:在。

丛杂:多而杂乱。 其:代词,相当于“自己的”。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 把繁茂的杂草看作树林,把昆虫蚂蚁看成野兽,把泥土瓦砾突起的地方看作山丘,低洼的地方看成沟谷,想像在里面游历的情景,真感到,心情舒畅,自得其乐。

“以。

为。

”是固定结构。

“以”是介词,组成介宾短语,作动词“为”的状语,相当于“把……当做……”。 神游:这里指在想像中游历。

自得:自己感到得意或安闲舒适。[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一天,看见两只虫子在草丛间相斗,观看这一情景兴趣正浓厚的时候,忽然有一个很大的东西,搬开土山撞倒大树着闯进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 斗草间:即斗于草间,介词“于”省略。

之,指“二虫斗”。 庞然大物:很大的东西。

拔:移,搬开。而: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