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星的魁星遗迹

如题所述

目前,现存的崇奉魁星的遗迹还比较多,各地魁星楼的香火依然十分旺盛,因为现代社会竞争更加激烈,家长个个望子成龙,学子无不企盼金榜题名,于是都来拜魁星,每个魁星楼都有当地历年高考文、理状元榜。
福建魁星山
在福建省象永春县石鼓镇就有座奎峰山。南宋时,乡人颜应时、陈朴二人曾在此共守寒窗,后来共登仕途。乡里人连馥奎峰山为“魁星山”,将山下的詹岩馥为“奎星岩”。在岩石上建筑了“奎星庙”,庙中所塑的魁星像堪称“雕形奇古,世间罕匹”。
云南石雕魁星
云南昆明西山龙门的石雕魁星也很出名。
踏入凌空而立的“龙门”石坊,便到了石阁石殿。殿中就供奉着一尊高三尺有余,手执点斗朱笔,独占鳌头的魁星神像。两侧是文目和关圣二帝君。这三尊神像连同像后的海水、波涛、腾龙、礁石以及像前的香案、香炉,完全是自洞内的崖石雕砌而成,巧夺天工,令人拍手叫绝。此外,龙门南侧土红色峭壁有如金榜高悬,名曰“挂榜山”。挂榜山中“魁星点斗”、“一登龙门,身价百倍”的美妙传说,使得全山充满神秘色彩。可以想象,曾有多少文人志士登临此处,神思遐想,踌躇满志。
四川梓潼魁星楼
在四川梓潼县七曲山大庙中,有一座魁星楼,高百尺,又名百尺楼,巍峨壮观,这座楼上供奉的魁星是“文昌第一化身”,在儒士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魁星楼上的魁星,蓝面赤发,右手高举朱笔,左手执“富贵花”,右脚直立鳌头,左腿朝后翘起,赤发怒目,青面獠牙,肌筋暴胀,右膝盖上为方孔金钱。
据说,魁星是奎星的误传,奎星是西方白虎第一宿,有16颗星。文昌星的崇拜远远早于奎星,七曲山文昌帝君已执掌人间禄籍,作为“文昌第一化身”的魁星,就只能秉照文昌帝君的旨意,给高中魁首的士子赐予富贵花了。这就是魁星左手执“富贵花”的缘由。也正是这个原因,古今莘莘学子都怀着敬畏之心,来瞻仰文昌祖庭的魁星。
传说魁星右手那支笔是专门用来录取科举士子的,一旦点中就会文运、官运一起来。所以在科举时代,读书人就把魁星奉若神明,所谓“自古文章无凭据,但愿魁星一点斗。”
魁星为什么站在鳌头上?过去考中了状元,就要进入皇宫,站在大鳌的头上,接过皇帝的金榜,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了。
在魁星楼的廊道上,挂满了锦旗,这些锦旗,据说全是来这里祭拜魁星之后或金榜题名或时来运转的香客们敬献的。楼上塑有一座明清时的魁星神像,形象十分生动。望着这位过去掌读书人命运神的得意形象,似乎可以想象到封建文人学士们在其脚下俯首低眉,诚惶诚恐的模样。
湖南衡山魁星阁
在湖南衡山南岳大庙内,有一个魁星阁,里面供奉着一位赤发蓝面、怒目獠牙的神。这位神立于鳌头之上,一只手捧斗,另一只手执笔,一只脚向后翘起如大弯钩,他就是闻名天下的魁星神。
魁星,又称奎星。宄其源,与古代奎宿崇拜有密切的关系。奎宿为星官的名称,又叫“天豕”、“封豕”。为二十八宿之一,是西方白虎七宿中的第一宿。奎星共有十六颗,包括星女座九颗星和双鱼座七颗星,古人认为他是主管文运的神,遂对其加以崇拜。清代学者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二说:“今人所奉魁星,不知始自何年,以奎为文之府,故立庙祀之。乃不能像奎,而改奎为魁。又不能像魁,而取之字形,为鬼举足而起其斗。”略见自奎而魁的缘由。《玉函山房辑佚书》所辑《考经授神契》云:“奎主文章。”指的也是这位星神。东汉宋均对此注曰:“奎星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可见,在东汉时,已有“奎主文章”的信仰,并常以“奎”称文章、文运,如称秘书监为“奎府”,称皇帝写的字为“奎书”、“奎章”。
江西三清山魁星殿
坐落于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清山三清宫牌坊前台阶下甬道西侧,与灵官殿正对面。面宽1.28米,进深0.78米,脊高2.08米,仿木斗拱结构微形构建。殿额上刻“魁星殿”三字,殿顶正脊两端鱼龙吻,中置葫芦,古朴粗犷。魁星本为奎星,奎星为魁星,据道教典籍是“世俗奉奎星,误奎作魁!”于是就以“魁”字取象,塑造鬼举足踢斗的形状,名为“魁星踢斗”,为文运之兆。“凡奉文昌帝君者,必兼祀魁星也。”道教仙境三清山在三清宫前设有魁星殿,其形制与他处迥异,殿内魁星塑像并非是鬼形的神像,而是威武的人形神像,不但不是反手持笔踢斗,而是左手垂于腰侧,虎口朝前横执一束书简,象征“文”,尤为特别的是右手屈于胸前,虎口向上手握一大块圆头玉圭,象征大圭。大圭者,“奎”也,即隐以魁星殿为奎星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