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的9个声调分别怎么念?我怎么分不出其中一些的区别。

能不能用/ ∨ ― \ 之类的符号标记一下。

  【粤语的音节结构】

  粤语是汉语的其中一种方言。跟其他汉语方言相比,粤语有着极相似的音节结构。音节是是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的语言单位,是语音的自然单位。其中包含一个比较响亮的中心。由於汉字是单音节的,因此,在中文裏,每一个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所谓音节结构,就是指一个音节裏的组成结构。

  跟汉语其他方言一样,粤语的音节结构,可以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

  声调(必要部份)
  声母(非必要部份) 韵母(必要部份)
  韵复(必要部份) 韵尾(非必要部份)

  声母是在一个音节中,最先发出的辅音(又称子音)。辅音指的是人们藉着发音器官(包括牙、舌、龈、唇、腭等)阻碍流出来的气流时,气流克服这些阻碍流出,而产生出来的声音。例如英语「pair」的「p」或「kid」的「k」,就是辅音。所有粤语的声母都是辅音,但不代表粤语裏的所有辅音都是声母。

  像「披」pei 的「p」、「给」kap 的「k」等,都是粤语的声母。粤语共有19个声母。此外,还有一些字,如「欧」au 、「安」on 等,是没有声母的,它们被称为「零声母」的字。

  韵母是一个音节中,除去声母后,余下的发声部分。韵母必须包含有元音(又称母音)。元音是直接由声带振动,配合舌头的高低前后位置,及嘴唇的圆或不圆,所发出的声音。如英语「see」的「ee」、「charm」的「a」等,都是元音。

  最简单的韵母,就是只有一个元音的「单元音韵母」,如「沙」saa、「梳」so 、「思」si、「些」se 等字,去除声母 s,就只余下 aa、o 、 i 、 e 等元音,这些就是单元音韵母。在单元音韵母中,该元音就称为「韵腹」(韵母裏的主要元音),并没有「韵尾」(韵母裏,於主要元音的后面,出现的元音或辅音)。

  也有些韵母,由两个元音组成。例如「胎」toi 的韵母 oi ,就由 o 及 i 两个元音组成;「箫」siu 的韵母 iu ,就由 i 及 u 两个元音组成。这些韵母,被称为复元音韵母。发音时,我们先会发出作为韵腹的主要元音(如 toi 中的 o、siu 中的 i ),之后舌位滑到元音韵尾(如 toi 中的 i、siu 中的 u )的位置。

  请注意,在「语音导修室」网站(http://www.cbs.polyu.edu.hk/VTP/hkword/s/s1.htm) 中,复元音韵母裏的元音韵尾,被归类作韵复部分,这是错误的。

  还有一些韵母,是在主要元音之后,加上辅音来收音。例如「天」tin 的韵母 in,由元音 i 和辅音 n 组成;「汤」tong 的韵母 ong,由元音 o 和辅音 ng 组成。在这类韵母中,该元音就是韵腹,辅音就是韵尾。

  传统的粤语裏有53个韵母,若包括一些白读音和口头变读音,则会再多数个韵母。本教程除了包括传统的53个韵母,也包括一些有对应汉字的口头读音韵母,如「掉」的 eu、「夹」的 ep 等。但一些没有对应汉字,只来自拟外来语或拟声的特殊读音,则不包括在本教程中。

  粤语音节的构成部份,还包括声调。声调是指音节在发音过程中的高低抑扬性(音调)及顿挫性(韵尾或闭塞音)。音调方面,语言学家发现每个人都可以发出含有5个音调高低的音阶(如 do 至 so ),这些音阶的高低变化,是构成不同声调的最明显部份。此外,由於部份的韵尾(如塞音)会影响该音节读起上来的急迫或舒畅,亦即影响了其顿错,故此韵尾亦是区分不同声调的因素。

  粤语裏共有9个声调,一般以数字或升降符号作标示。详细的例子,可见以后的教程内容。

  我们已说过一个粤语音节所包含的各个部份了。现在,就以「星」sing1、「鸭」aap3、「罗」lo4、「陪」pui4三字为例,分析它们的音节结构吧:

  星 声调(1)
  声母 (s) 韵母 (ing)
  韵复(i) 韵尾(ng)

  鸭 声调(3)
  声母(零声母) 韵母(aap)
  韵复(aa) 韵尾(p)

  罗 声调(4)
  声母 (l) 韵母 (o)
  韵复(o) 韵尾(没有)

  陪 声调(4)
  声母 (p) 韵母 (ui)
  韵复(u) 韵尾(i)

  我们会先学习声调,掌握声调后,再学习声母和韵母。
  http://input.foruto.com/ccc/jyt/004.htm
  这里教得很详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8
六个声调加三个入声调,不是单独的九个声调。其实是五个声调,有两个声调很接近,可以不作区分。这五个声调有一个声调,即第5声在普通话没有,要单独掌握。入声在普通话中完全没有,要单独掌握。入声调标记三个声调,有两个太接近,可不作区分,其实就是分两声。
第2个回答  2006-02-01
喔~~你还是算了吧会听会说就行了~~``学不好的~`就好象广州人从小学开始学普通话也是没多少个能说得象北方人那样标准了

~~~~~~`
第3个回答  2020-03-13
传统的中国语言裏,有「四声」,即是四个声调:「平」、「上」、「去」、「入」。其中「上」、「去」、「入」三声,统称为「仄」声。这就是古人常说的「平仄」。
粤语仍存在『平、上、去、入』四声,并且细分为九声,分别为「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中入」和「阳入」。
粤语九声中,第一、四声(阴平、阳平声)是平声,其他的七声(上、去、入声)都属于仄声。
标注这九声,不是用/


\
之类的符号标记的,常用的方法有二:1、在字的拼音后,写上代表声调的数字记号。2、在拼音之前会加一个小符号以分辨其声调。下表列出这些符号:
si1
si2
si3
si4
si5
si6
si7
si8
si9









上面是si在粤语中的九声发音,在普通话中“试,市,事”是同音同声的,“食,时”也是同声的,“色,锡”要用到其它声母韵母e跟x。但在粤语九声中已经吧他们完全表达出来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