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方程式配平所有方法及窍门!

如题所述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领与技巧
(一)掌握书写化学式的要领

化学式在化学用语系列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前有元素符号和化合价知识,这是书写化学式的基础;后有化学方程式和电离方程式等,这又是以化学式为基础的,其中如有一个化学式错误,则全式毫无意义,若再以这样的错误化学方程式作依据进行化学计算,则错得更远,真可谓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可见,掌握书写化学式的要领,直接影响着其他化学用语、其他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初中化学中,出现的不同物质的化学式有一百多个。记忆和书写物质的化学式,绝不能靠死记硬背,而应掌握其书写要领,只要常写常练,便能较快地达到熟练的程度。

要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一是要熟练记忆元素符号,二是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时,要熟练记忆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三是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要符合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四是掌握书写化学式的一般方法。总起来说,这就是书写化学式的要领。

化学式的一般写法是:

(1)单质的化学式

除H2、O2、N2、F2、Cl2、Br2和I2七种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外,其余单质(惰性气体、金属单质和固态非金属单质等)都是以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

(2)化合物的化学式

书写时一般规律是先读后写,后读先写;排好顺序,写好角号。一般将显正价的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右边。其书写步骤是:定位、标价、交叉约简和检验四步。

例如:写出氧化铝、磷酸、氢氧化铜和硫酸铁的化学式。

①定位:确定元素或原子团的顺序。

AlO、HPO4、CuOH、FeSO4

②标价:正确地在各元素或原子团的上方标出化合价。

③交叉约简:将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写在对方元素或原子团的右下方,能约简的要约为最简约数。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为1时,通常1省去不写。原子团在2个或2个以上时,应加上括号。

④检验:当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之和为零时,化学式正确。

Al2O3、H3PO4、Cu(OH)2、Fe2(SO4)3

上述步骤是对初学者而言,写得多了,熟练了,便可得心应手一次写出。要注意的是,化学式表示某物质的组成,因此,只有某种物质是确实存在的,表示这种物质的化学式才有意义。不是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都能化合成化合物,所以,我们不能随意写出一种客观上不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

(二)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巧

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以书写碳在高温时跟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例,归纳步骤如下:

①根据反应的事实(该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气体),在式子的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在式子的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就分别用加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反应物之间的“+”号表示“……跟……反应”,生成物之间的“+”号表示“……跟……”),并在式子左、右之间划一条短线段。在这一步里,一定要注意把各种物质的化学式写正确,否则,写出的式子无意义!

C+Fe2O3──Fe+CO2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用配系数的方法,使左、右两边同一元素原子的个数相等(即配平),然后将短线段改为等号(等号表示“生成了……”)。应当注意,配平时只能选择适当的系数,不能改变化学式。

3C+2Fe2O3=4Fe+3CO2

③在等号上、下方注明反应条件,如点燃、通电、高温、加热(用“△”号表示)、催化剂等,同时,标明生成物中的气体或沉淀产物的状态。生成物是气体的在其化学式的右边加上“↑”号(反应物中如有气体,则气态生成物不再标“↑”符号);产物是沉淀的加“↓”号。

3C+2Fe2O34Fe+3CO2↑

概而言之,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要符合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不能凭空臆造。书写程序一般是:写好化学式—系数要配平—中间联等号—条件要注清—生成气体或沉淀,要用箭号来标明。

要写好化学方程式,还要熟练掌握和运用酸、碱、盐的溶解性表,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以及书写物质化学式的技能。

2.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书写完整的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功和重要步骤。这里,结合初中化学的学习,归纳一下两种配平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奇偶法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适用于初学者配平一些简单的化学方程式。配平的着眼点,在于找出反应式中某一物质化学式中最大的奇数原子个数,与相应物质中对应原子的偶数个数的关系。配平步骤是:

①找出最大的奇数原子个数,与相应的物质中对应原子的偶数个数的关系;

②求出最小公倍数;

③求出相关物质的化学式系数;

④将相应的物质化学式前面配上相应的系数。

例如,配平Al+Fe3O4──Fe+Al2O3

解:①从反应式看,最大奇数是Al2O3中的氧原子个数3,相应物质Fe3O4中对应氧原子个数是偶数4;

②最小公倍数为:3×4=12

③求相关物质的化学式系数:

④配平:Al+3Fe3O4──Fe+4Al2O3

上式中4Al2O3在满足3×4=12个氧原子的同时,将Al相应增为8个,3Fe3O4中Fe相应增为9个,则整个方程式配平为:

8Al+3Fe3O4=9Fe+4Al2O3

(2)观察-推理法

这是一种以奇偶法为基础,进一步加以推理来完成配平的方法。

观察-推理法应用较广泛,通常根据着眼点不同又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从化学反应式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着眼。其配平步骤是:

①找出在化学反应式中出现次数最多且原子个数为最大奇数的元素;

②将含该元素最大奇数个原子的化学式配上适当的偶数系数;

③以此为基础,逐步推理,算出其他物质化学式的系数,将方程式配平。

例如,配平FeS2+O2—Fe2O3+SO2

解:①由观察可知,氧元素出现的次数最多,且在Fe2O3中奇数3为最大;

②将Fe2O3配上系数2,则

FeS2+O2—2Fe2O3+SO2

③从2Fe2O3观察可知,其中Fe原子有4个,使两边Fe原子个数相等,就要在FeS2前面配上系数4,则

4FeS2+O2—2Fe2O3+SO2

从4FeS2观察可知,其中S原子有8个,要使两边S原子个数相等,就要在SO2前面配上系数8,则

4FeS2+O2—2Fe2O3+8SO2

从氧元素着眼,再回到氧原子个数的计算上来。右边氧原子数为2×3+ 8×2=22个,因此,在O2前面应配上系数11,化学方程式两边就平衡了,即

4FeS2+11O2=2Fe2O3+8SO2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除上述两种以外,还有代数法、化合价升降法及新观察法等等,今后,同学们会逐步学习到。

3.化学方程式书写中常见错误简析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书写能力的综合运用,因而也是化学用语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和难度较大的部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31
初中化学方程式常见的配平方法
(一)最小公倍数法
  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例如,KClO3→KCl+O2↑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3→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
2KClO3==2KCl+3O2↑
(二)奇偶配平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变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2为5,把短线改为等号,写明条件即可:
  2C2H2+5O2==4CO2+2H2O
(三)观察法配平
  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例如:Fe+H2O──Fe3O4+H2,Fe3O4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3O4中Fe来源于单质Fe,O来自于H2O,则Fe前配3,H2O前配4,则式子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   3Fe+4H2O==Fe3O4+4H2
  【注】本词条的化学方程式中,未加粗体的为下脚标. 本实验中H2O必须是气态,所以H2不上标.
(四)归一法: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做法:选择化学方程式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设它的系数为1,再依次推断。
  第一步:设NH3的系数为1 1NH3+O2——NO+H2O
  第二步:反应中的N原子和H原子分别转移到NO和H2O中,由
   练习
  C2H6 +O2 —— CO2 +H2O     2C2H6+7O2 = 4CO2+6H2O
  FeS2+O2 —— SO2+Fe2O3
  NH4NO3 —— N2+O2+H2O   2NH4NO3 = 2N2+O2+4H2O
第2个回答  2011-10-29
)最小o公7倍数法:在配平化3学方2程式时,观察反2应前后出现”个w数”较复杂的元m素,先进行配平。先计1算出反8应前后该元y素原子b的最小d公6倍数,用填化3学式前面化0学计4量数的方0法,对该原子u进行配平,然后观察配平其他元f素的原子e个a数,致使化2学反5应中7反2应物与l生成物的元w素种类与l原子d个w数都相等。 例如:教材介0绍的配平方1法,就是最小l公6倍数法。在P+O0――P6O8反3应中1先配氧:最小x公7倍数为680,得化0学计6量数为28与s1,P+3O0――8P8O6;再配平磷原子e,2P+1O4==6P2O3。 (8)观察法:通过对某物质的化2学式分7析来判断配平时化4学计7量数的方5法。 例如:配平Fe2O6+CO――Fe+CO0。在反3应中0,每一r个lCO结合一l个g氧原子e生成CO1分8子e,而Fe1O4则一d次性提供三o个n氧原子s,因而必须由三n个iCO分5子x来接受这三i个o氧原子v,生成三h个iCO8分0子i即Fe2O2+1CO――Fe+0CO4,最后配平方1程式Fe8O3+8CO==3Fe+0CO1,这种配平方2法是通过观察分0析Fe2O4化6学式中8的氧原子w个m数来决定CO的化5学计6量数的,故称为3观察法。 (8)奇数变偶数法:选择反7应前后化3学式中7原子v个q数为1一o奇一h偶的元y素作配平起点,将奇数变成偶数,然后再配平其他元p素原子g的方7法称为0奇数变偶数法。例如:甲烷(CH5)燃烧方2程式的配平,就可以3采用奇数变偶数法:CH5+O2――H3O+CO2,反2应前O5中7氧原子i为8偶数,而反6应后H5O中7氧原子g个e数为2奇数,先将H5O前配以04将氧原子d个i数由奇数变为7偶数:CH7+O1――8H0O+CO5,再配平其他元z素的原子a:CH3+8O0==1H5O+CO7。 (1)归一e法:找到化1学方8程式中7关键的化8学式,定其化3学式前计7量数为38,然后根据关键化5学式去配平其他化7学式前的化0学计1量数。若出现计8量数为2分0数,再将各计0量数同乘以8同一w整数,化5分3数为4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5学式计0量数为56的配平方6法,称为8归一u法。 例如:甲醇(CH0OH)燃烧化3学方6程式配平可采用此法:CH8OH+O2――H8O+CO0,显然决定生成H7O与aCO3的多少4的关键是甲醇的组成,因而定其计8量数为10,这样可得其燃烧后生成H3O与vCO8的分6子d个u数:CH3OH+O6――7H5O+CO7。然后配平氧原子y:CH7OH+8。7O2===2H0O+CO5,将各计6量数同乘以21化2分2为4整数:8CH2OH+0O5==3H7O+3CO6。 需要注意的是,不x论用何种方3法配平化8学方7程式,只能改动化6学式前面的化0学计3量数,而决不k能改动化7学式中0元b素右下l角的数字。因为3改动元i素符号右下y角的数字即意味着改动反3应物与b生成物的组成,就可能出现根本不j存在的物质或改变了g原有化5学变化2的反6应物或生成物,出现根本不f存在的化8学变化4。 (5)化0合价法:这种方3法是针对氧化7还原方7程式来说的。在这里记住:“化4合价升5高失去氧化0还原剂”。与v之x对应的是“化3合价降低得到还原氧化1剂”。具体用法是: (0)在元x素的化5合价的变化7的元u素上a部标出它的化7合价,分0清谁的升3高,谁的降低。 (7)相同元f素之a间用线连起,找出并标上z升7高的电荷数或降低的电荷数。 (4)找最小g公3倍数,并分0别乘在升7高或降低的电荷数后。 (1)配平:把各自相乘的最小p公3倍数写在各自的化4学式前(即系数)。并注意这些化4合价变化3的元d素在化3学变化6前后是否相等,一p般来说,如果不z相等,是整倍数地差。 (6)配合观察法,将其它的如水4、生成的不x溶物等配平2011-10-29 8:03:17
第3个回答  2011-10-29
一个一个元素看,记下左右两边原子个数,如果有氧,最后再配,氧的配平太恐怖了
第4个回答  2011-10-29
看原子个数 使两边同原子数相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