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58年仗的清朝将军,身上为啥没有伤口?

如题所述

《木兰辞》中曾有言云:“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在古代的历史里,战争带来的残酷是根本无法想象的。由于冷兵器的主流,每一次短兵相接都会带来满身的创伤,可以说受伤已经是古军人的常态,根本不像现代凭借科技武器无伤杀敌那般轻松。

再加上无论是哪一个朝代,战火永远都不会缺少,这种局势直接决定了每一位战士都不可能毫发无伤。可在清朝的历史上,偏偏就有一位名将打破了这个常规。他一生作战勇猛身先士卒,驰骋沙场58年,可浑身上下没有一处伤口。而这背后的原因究其根本,全部在这八个字之中。

1760年,在四川崇州的一户望族里,杨遇春降生了。他的父辈为他带来了一个极其出色的成长环境,提供了极好的教育。这也让他小小年纪就涉猎颇多,很有才华。然而就在1777年的时候,一场变故给了这个家庭巨大的打击,家道中落逼迫他不得不开始学习武艺,希望能找一个新出路。

值得庆幸的是,杨遇春是一位在武学上极具天赋的人,没用多久他就得到了师父的认可,并前往京城参加武举。1779年,19岁的他在考场上大显身手,一举夺得武状元,拉开了仕途的帷幕。而这时他昔日积累的才华也得到了用场,凭借过人的武艺和见解,他在福康安手下屡立战功,直接成为了军队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1791年,杨遇春跟随福康安参加了对廓尔喀侵略的反击,并在1795年镇压了古州起义。这些功绩让乾隆帝也认识到了他的出色,给予了丰厚的赏赐。而在1797年白莲教之乱里,他更是身先士卒强势出击,令嘉庆帝都为之惊叹。


在1825年的时候,官任陕甘总督的杨遇春又一次率军进行了对张格尔叛乱的镇压。尽管面临了英国人的插手,这位猛将丝毫不惧,率领部下长距直入横扫敌营。最终在1828年叛乱者伏诛,猖狂的英国殖民者也被这位将军的威势所震慑。

自此之后,杨遇春已经成为了清朝中流砥柱的将领。他在沙场上坚守了58年,直到1837年才因病离世,享年78岁。然而他的传奇可不仅于此,对于一名常年率先冲锋的将领而言,在《清史稿》中居然记载道他一生“未尝受毫发之伤”!冷兵器时代短兵相接不受伤,这简直可以被称为战场里的神迹了。

而为什么杨遇春会有如此神奇的经历呢?其实这并非神迹,归根结底的原因都只有8个字。据《杨胡子歌》描述,他是一位极度爱惜手下每一位战士的将领。1813年天理教起义中,他的部下在冲杀中阵亡了2人。为此他丝毫不顾自己的生死,强行冲入敌阵把弟兄们的尸首夺了回来,并再次突围而走。

光凭这一点就足以说明,杨遇春是一位把部下当成亲人的将军。这样的部队不仅团结凝聚拥有极强战斗力,更是每一位成员都愿意为了自己的将领付出一切,哪怕生命。所以其实在他的一生里并没有什么神明眷顾,有的只是他的部下拼死保护其周全让他不受伤罢了。军队之间最重要的就是战友之情,而他的故事也告诉了我们八个字:驭下有恩,得其死力。这也是他58年征战里毫发无伤的原因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1
有肉盾,清军与明朝打仗时,几乎都是汉人与明朝战斗,等战争要结束时,清军在上战场。
第2个回答  2021-01-10
因为清朝将军并不像电视剧中那样冲锋在前面的。将军都是在军营中负责指挥的。将军就属于一个指挥官,很少和敌人发生正面冲突,所以身上没有伤也不足为奇了。
第3个回答  2021-01-10
因为在当时打仗的过程当中,身上穿了很多的防护设施,所以才没有伤口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