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培养孩子做家务劳动的意识

如题所述

一、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兴趣
孩子年龄小,经验少,对许多道理不能完全理解。加上现在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全部的爱,精心为他们安排好安乐窝,使其逐渐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他们经常说:妈妈给我妈的爸爸给我穿的奶奶给我洗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基本的自我服务技能,不再依赖老师和父母,什么事情都乐意自己做,我自己来也成为了他们的口头禅。当成功地做完一件事情后,你会看他们脸上洋溢着满足而幸福的表情。
二、培养孩子劳动的意识
现在家庭中,孩子的地位可想而知,他们几乎不懂得什么是劳动,只知道别人为我。想改变这种状态,就需要家长和教师起个良好的带头作用。家有老人的,父母要主动服侍老人起居饮食,老人的衣服父母主动拿来洗,对孩子就要注意适度,不能一切包办代替,这样不利于培养孩子劳动意识,同时会使孩子滋生依赖心理,缺少劳动的思想。比如早晨起来,家长都在繁忙之中准备吃早饭上班,这时就要引导孩子自己穿衣、收拾床铺、自己洗漱,自己吃饭和家人一起忙碌,决不能一切都等着父母替她做。晚上回到家,家长要和孩子聊天,告诉他们父母在工作岗位上忙了一天,回到家很疲劳,要体谅并分担父母的家务劳动,孩子能做什么就让他们去做;父母有病,要引导孩子替病人倒水、取药、盖被子等。在家中需要孩子做的事毕竟很少,但要养成孩子劳动的意识是必要的。
对孩子建立最初的劳动观念,要从他们从事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开始,从他们自己日常生活中天天都要碰到的事开始,家长对此一般不要包办代替,只要孩子肯干,都不难做到,逐步提高他们主动的自我服务性劳动能力。
三、劳动要经常化、制度化
培养孩子爱劳动,主要是要求孩子对日常的劳动能够天天坚持做到,即应该做的事情每天多要能够认真地去完成,这时长期的、耐心的、细致的工作,靠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以及需要必要的制度起保证作用。
同时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大人要及时肯定孩子劳动的热情,并做出恰当的评价和鼓励,可增强孩子爱劳动的愿望,所以,当幼孩子劳动时或劳动后,我们要给誉满意微笑、恳切的语言表扬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看到劳动成果,体验到劳动的快乐。
四、尊重别人和自己的劳动成果
在培养孩子劳动的同时,也要养成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平日里存在一些浪费的现象。如不自持的饭菜就倒掉,不爱玩的玩具就扔掉,无端的损坏图书等,应当告诉孩子饭菜、图书、玩具都是工人、农民用汗水创造出来的,他们是很辛苦的。利用参观形式让孩子观察成人劳动的过程,亲眼看到、亲身体会到一顿美味饭菜,、一本图书、一件衣服、一把椅子、一座大楼都是劳动的成果,从而使孩子懂得只有劳动才能使我们生活丰富多彩,同时也更加热爱和尊敬那些为我们辛勤的工作的叔叔、阿姨们。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04
教师如何培养孩子做家务劳动的意识?可以利用班会或者是队会的形式,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并且让学生把自己做家务时的照片在班会上进行展示,这样就能够培养孩子做家务的意识。
第2个回答  2021-05-04
想要培养孩子做。家庭劳动最好的方法就是与以身作则。自己经常在家打扫卫生这样会把他的积极性带动起来并且影响他对周围环境的一些观点让他觉得环境很重要并且很乐于去收拾。
第3个回答  2021-05-05
1.引导,让孩子明白做家务的重要性
2.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品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