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瓦岗山好汉,为何说不是秦琼和罗成等人?

如题所述

民间有一句话:“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 当初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平黄巾起义开始到反董卓到反曹操 ,最后虽然失败但是也建立了三分天下,对他们三人来说也算是一种成功了,在看瓦岗贾家楼结拜为兄弟的四十六人,最后因为李密的无能与失策而把即将到手的江山送给了李渊父子,上演了 “萧妃换玉玺”的荒诞一幕! 一刻间偌大瓦岗寨土崩瓦解,原来的兄弟四分五裂各奔前程另投其处兵戎相见,可以说瓦岗起义完全失败,也因此很多人说瓦岗山上无英雄。



其实瓦岗,论好汉,还是有二人的,其一就是单雄信,单雄信是山西潞州八里二贤庄庄主,大隋九省绿林总瓢把子,走江湖极为仗义,单雄信在秦琼遇难时单雄信多次接济秦琼,并暗中帮助秦琼让其免受牢狱之灾。程咬金劫皇纲事情泄漏,程咬金与尤俊达被杨林抓获,单雄信等人设计将程咬金、尤俊达救出,杀出历城县决定造反,在李密用玉玺换取萧妃荒诞一幕发生以后,单雄信孤身一人离开了瓦岗寨后来被王世充收到麾下,很多人说单雄信不投李唐是因为李渊误杀其兄长,但是李世民对他仁至义尽,他并不是心中无数,即使不投降,也没必要以死相抗。御果园遇见李世民时候被徐茂公阻拦,秦琼程咬金等兄弟对不住他,罗成临阵倒戈,自己的兄弟一个个伤透了他的心也是也是不愿意投降的原因.



在单雄信临行刑的时候,罗成问他,“哥哥,我再问你最后一次,投降还是不投降?”单雄信吐了一口痰,说,“…..罗少保,今日偶感风寒,这口痰不吐不快,今天终于得偿我愿,还了你这口痰,……四十六弟,你想什么我知道,从今以后,我们谁都不再欠谁。……给我单通一个痛快。”终被斩首.



另外一个就是徐茂公,在李密被王世充击败归顺唐朝。李密原来所统领的属地都由徐茂公接管。武德二年徐茂公对长史郭孝恪说:“李密已经归附大唐,如今这里的人民土地,是属李密所有,我如果上表献出它们,就是借主人的失败得利,自己为自己邀功,用来求取富贵,是我认为耻辱的。现在应当一五一十地记录州县的名称数量和军民的户口,全部报告李密,让李密自己献给朝廷,这样就是李密的功劳了。”他于是派使者致信李密。使者初到朝廷,李渊听说徐茂公没有奏表,只写信给李密,颇感奇怪。待到使者把徐茂公的本意告知李渊,李渊才大悦道:“徐茂公感怀主人的恩德、推辞功劳,确实是纯臣。”



李密死后把李密安葬在黎山的南面。等到丧期过后才散去,秦王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后,徐茂公的结拜兄弟单雄信被唐军俘获,依例叛处死刑,徐茂公上表称赞单雄信武艺绝伦,如果将之赦免,他一定会感恩戴德、为国家效命。徐茂公还请求用自己的官爵为他免死,但李渊仍不许。单雄信临受刑的时候,徐茂公对着他号啕痛哭,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单雄信吃,说:“生死永诀,此肉与你一同入土了。”单雄信死后,徐茂公收养了他的儿子。



历史上徐懋功原名徐世勣,字懋功,不是小说中的老道模样,十七岁的徐世勣参加了翟让的瓦岗,单雄信和小说作品里单雄信的形象大致是一样,但是单雄信称得上是生死之交的只有一人,就是徐世勣。徐世勣投奔李世民时候成了唐朝能征善战的大将,因为立功无数被赐国姓李改名为李世勣。为避李世民之讳,改名为李勣,是与卫国公李靖并称大唐名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04
因为秦琼和罗成等人都已经归顺了李世民,当时有了正规编号,所以不是瓦岗山好汉。
第2个回答  2021-04-07
因为他们起义没有获得成功,而且还被彻底的瓦解了,原来的兄弟都各奔前程了,没有带领瓦岗山起义成功,所以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英雄好汉。
第3个回答  2021-04-07
因为他们还不够资格,还有更加符合瓦岗山好汉这一名称的人存在。
第4个回答  2021-04-07
因为这几个人为人不正直,经常做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所以不能成为真正的好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