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因使用抑菌霜后变成大头娃娃,该怎么维权?

如题所述

博主@老爸测评魏文锋曝光了一起疑似“大头娃娃”事件,有家长从市面上购买“嗳婴树”品牌的“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给5个月大的孩子使用后出现“大头娃娃”现象——发育迟缓、多毛、脸肿大等。

博主@老爸测评魏文锋称,将“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及同厂家的另一款婴儿霜“开心森林”送往专业机构检测,检测结果均含有30多(mg/kg)的激素(氯倍他索丙酸脂)。

目前,卫健部门已责令该企业召回涉事产品,并对在检查现场查见的留样样品、产品包装材料等进行取样留置,联系权威检测机构进一步检测。涉事企业已暂停生产,并通知经销商对所有涉事产品下架。事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滥用强效激素的宝宝霜:影响婴幼儿身体机能

2019年5月7日,福建欧艾婴童健康护理用品公司曾在其官方微信号上公布一份“权威检测报告”。根据2019年3月6日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出具的多份委托检查报告,其中“欧艾牌抑菌霜”“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检测结果正常,该公司称“结论:嗳婴树产品不含激素、抗生素”。而本次检测结果显示,“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及同厂家的另一款婴儿霜“开心森林”均含有30多(mg/kg)的激素(氯倍他索丙酸脂)。

氯倍他索丙酸脂是激素的一种,按照国家标准,此款“消”字号的面霜中是不允许添加的。从药品《丙酸氯倍他索乳膏说明书》中可看到,在低至每日0.8g用量(含有丙酸氯倍他索0.4mg)时即可抑制下丘脑,发挥药效。

过量使用激素的危害很多。激素就类似于“皮肤鸦片”,涂上舒服,但长期、大量的接触就会产生皮肤依赖。因为激素能够破坏皮肤正常的新陈代谢,抑制细胞活力,使角质层变薄,同时破坏皮肤微生态平衡,损坏皮肤屏障功能,使得皮肤越来越敏感,免疫力下降。

专家称,婴幼儿是极为特殊的一类群体,他们的皮肤结构不完整,角质层和皮脂膜发育不成熟,皮肤屏障功能极为薄弱,吸收速度快,抵抗力差,皮肤娇嫩敏感。过量使用激素很容易产生各种过敏性皮肤炎症,甚至影响身体其他机能。

“无添加纯天然”护肤品成重灾区

一些热销的“宝宝霜”,大多数宣称“纯天然”“无激素”,有的还宣称对儿童湿疹、皮炎有奇效。实际上,这类产品往往是过量添加激素的重灾区,甚至一些产品被家长当做普通护肤品长期给婴幼儿使用,给婴幼儿的健康带来严重隐患。

此前,已出现过数个此类产品被检出含激素的案例。这类产品店铺页面往往宣称对“奶癣”“湿疹”“红屁屁”有效,强调“无重金属无激素”,下面还贴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检测报告。事实证明,这种“检测报告”并不可信,往往是商家挂羊头卖狗肉。如2019年《中国消费者报》披露的一款名为“帮宝消湿止痒膏”的产品出具检测报告实为虚假,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并未为该公司检测过化妆品激素,商家将“抑菌测试”的报告宣称是“激素检测”报告。


据了解,本次事件涉及的两类产品均取得“(闽)卫消证字”许可证号。在各电商平台搜索,这类热卖的宣称“纯天然”“无激素”可治疗湿疹的“宝宝霜”,产品批准文号一部分属于“消”字号,一部分则属于“妆”字号。

“消”字号是经地方卫生部门审核批准的卫生批号,属于卫生消毒用品范畴,检测指标主要为杀菌作用,仅有消毒功能不具备治疗效果,常见的如隐形眼镜护理用品、一次性卫生用品等。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不应该对“消”字产品做任何有疗效的宣传。因此这款“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所称的“多效特护”为违背逻辑的虚假宣传。而“妆”字号是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经药品监管部门备案后获得的许可证标号,“妆字号”化妆品的主要作用是清洁、保护、美化、修饰等。

对于这两类产品,国家明确规定不得添加激素及其他禁限用组分,更不得宣传医疗作用、代替药物。

勿轻信商家宣传 治疗湿疹应及时就医用药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炎症,为婴儿时期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许多患者和家长往往“谈激素色变”,寄希望于“无添加纯天然”的婴儿霜能够维护皮肤的稳定,于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反而长期大面积使用了激素严重超标的产品,造成了更严重的后果。其实,在定量定时范围内,合理使用激素类药物,才是治疗湿疹的科学方法。

对于湿疹、特应性皮炎等免疫类疾病,轻度时一般不需要特别做出治疗,只需要针对皮肤做好全面的护理;症状严重时应及时到儿科或皮肤科就医,治疗外用药物首选激素类药物,常见的有含地塞米松的药膏、0.1%丁酸氢化可的松、0.1%糠酸莫米松、0.05%地奈德、倍他米松、氯倍他索等,应根据婴幼儿的具体情况遵医嘱用药。需要注意的是,激素是一把双刃剑,含有激素的药物不可长期使用,但只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就是安全的,不应因害怕副作用而耽误治疗。

而市场上的一些儿童化妆品、护肤品,大多数宣传“无激素”。实际上,“无激素”只是满足了化妆品、护肤品的最低要求。遇到利用这种噱头宣传引诱消费者的产品,应提高警惕,宣称“治疗疾病”“减轻或缓解疾病症状”的化妆品、护肤品更应谨慎购买。家长应给婴幼儿选择合规、大品牌的产品,最好成分简洁,不要迷信无添加、纯天然、草本等宣传,勿盲目相信商家出具的所谓“检测报告”。

据此前报道,该产品被检测出含有4种激素,却宣传称是医院同款配方。

选择产品时,即使是在药店购买相关药物,也要留个心眼注意是否为国药准字号。另外,若使用了某款非药用品的产品后,皮肤症状立即得到改善,效果非常好,则应警惕此产品是否含有激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8
应该通过法律的武器来进行维权,因为发生这样子的事情,首先是厂家对产品质量不过关才会导致这样子的事情发生。
第2个回答  2021-01-25
通过报警,通过报警进行维权,毕竟这样一个行为已经没有危害到自己的个人宝宝身体健康了吧。
第3个回答  2021-01-23
目前的这种情况只能通过打官司来解决,孩子的伤害已经造成了,只能在最大的程度上谋求更多的钱,治疗孩子。
第4个回答  2021-01-22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们应该将所有的证据都收集好,然后拨打110进行报警,通过法院起诉生产厂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