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家长喜欢把负面情绪带给孩子?

如题所述

一般来说是家长会习惯性把负面情绪带给孩子,而不是喜欢,这是一种习惯性的,无意识的反应方式或者情绪发泄方式,最常见的是把孩子骂了之后觉得后悔,会自责,可是这也没用,下次还是会忍不住骂孩子。如果能够认识到还想这么做,也就是喜欢把负面情绪带给孩子,这在心理上就不算正常了。

家长把负面情绪带给孩子一般有这样几种情况:一种是家长自己在外面压力大,心情不好,他对事情的容忍度会降低,那些心情好时能够接受的,或者平时能够忍受的事情现在就忍不住了,会认为对方不对把自己的负面情绪以愤怒指责的形式发泄出来,发泄的对象自然是比自己弱的人,虽然不一定但最有可能的就是孩子。

另一种是家长不擅长或不愿意及时沟通,发现孩子的某个问题,要么没有当面说,或者轻描淡写的说两句就忍下来了,孩子也没听进去也没当回事,同样的类似事情忍得多了就忍不住了,狂风暴雨般的把孩子教训一顿。

还有一种就是家长是爱孩子的,可是对孩子的期待太高,而自己内心比较焦虑,这样的话孩子的表现和自己内心的期待反差太大,就经常容易忍不住气就上来了把孩子骂一顿,这种情况在辅导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比较典型容易出现。

家长会把负面情绪带给孩子,大多是因为家长不会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我们缺乏专门的情感教育,我们处理负面情绪的方法大多是通过生活里的耳濡目染,父母怎么对待我们,我们就怎么对待孩子,情商的高低取决于运气—有没有一个好的父母,或者因为个人性情经历等原因对一些本能的情绪处理应对方式进行强化和变形,有的容易向外发泄伤人,有的不伤人容易伤自己,真正会调控处理负面情绪能够两全的并不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18

很明显,因为家长的情绪也不好,家长看到别的孩子进步,自己家的孩子很落后,心里就很焦躁。再加上家长压力也很大,还挣钱,所以说心里就不好受,喜欢贬低人口。

第2个回答  2022-04-04
1、从孩子身上更加容易得到掌控感和安全感父母习惯于冲孩子撒气更多时候可以从中获得掌控和安全感。而当家长遇到烦心的事情后,这两种感觉是极其缺乏的。比如说在单位受了领导的批评,家长的内心是有些自卑的,极度的需要掌控感和安全感的充盈,而孩子自然就成了无辜的被索取者。
2、孩子处于弱势,只能默默的忍耐父母的指责和嘲讽让孩子没有回击的能力,在父母的撒气行为中孩子处于弱势的一方,父母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反驳。和孩子撒气不会受挫,这使得父母倾向于使用这样的方式来发泄情绪,因为在这场撒气行为中,父母始终拥有主动权。
3、冲孩子撒气的成本最小在很多父母眼里,孩子是自己的私产,自己有权利决定孩子的所有。当父母指责孩子,虽然孩子很难过,但是最终还是会回到父母身边。所以对于父母来说,冲孩子撒气的成本是最小的。父母的撒气行为对孩子来说是一场灾难,所以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调节情绪可以咨询情绪能量,情绪能量一家致力于为人们的情绪健康服务的平台,通过对人们减压情绪调节训练,能够帮助人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10-18
家长把负面情绪带给孩子一般有这样几种情况:一种是家长自己在外面压力大,心情不好,他对事情的容忍度会降低,那些心情好时能够接受的,或者平时能够忍受的事情现在就忍不住了,会认为对方不对把自己的负面情绪以愤怒指责的形式发泄出来,发泄的对象自然是比自己弱的人,虽然不一定但最有可能的就是孩子。

另一种是家长不擅长或不愿意及时沟通,发现孩子的某个问题,要么没有当面说,或者轻描淡写的说两句就忍下来了,孩子也没听进去也没当回事,同样的类似事情忍得多了就忍不住了,狂风暴雨般的把孩子教训一顿。

还有一种就是家长是爱孩子的,可是对孩子的期待太高,而自己内心比较焦虑,这样的话孩子的表现和自己内心的期待反差太大,就经常容易忍不住气就上来了把孩子骂一顿,这种情况在辅导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比较典型容易出现。
第4个回答  2021-10-18
因为有时候家长的情绪无处发泄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把负面情绪带给孩子。很多家长都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当中,家长更处于强势的一面,更容易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出来给孩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