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长亭”“短亭”寓意着什么?

如题所述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落日余晖夕阳残,今宵别梦寒”,“长亭”“短亭”在古诗词中是代表送别的常见意向。

所谓“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古人喜建亭,可做歇脚、赏景之用,而送别之人也常在亭中分别,久而久之,亭子便成为送别的象征。柳永《雨霖铃》一词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其中便提到“长亭”,词中又说“留恋处,兰舟催发…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可见“长亭”便是送别之意。

中国古代建筑,大体分亭台楼阁园榭等几种,亭,作为古代传统之一,是非常常见且重要的建筑之一。也作为一个传统意向被文人墨客引用到诗词当中作为常见意向。李白有词《菩萨蛮》中写道“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最后一句“长亭连短亭”,是整首词的结局,这首词显而易见是一种伤感的意境,词中意向有寒山有高楼有宿鸟,直抒胸臆“伤心”“空伫立”“有人愁”,以长亭与短亭结尾,突出愁绪之深,尽显送别之愁。

中国人重情重土,有浓重的乡土情怀,因此送别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古代交通不发达,分别以后能否再见都是未知数,所以人们在分别时都将此当做最后一面,此后山高水长,再见遥遥无期。除了“亭”这一意向,还有“柳”,“柳”同“留”,折柳送别也是送别时常见的方式。无论是游子离乡还是夫妻分别,朋友相离,都会被引入到古诗词当中,作为一种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意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0
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长亭”“短亭”寓意着与友人告别的依依惜别之情,常常代表着离别友人送别的情景。
第2个回答  2020-11-10
长亭,短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后来“长亭”“短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
第3个回答  2020-11-10
在古时候的驿道上,一般是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一个长亭,这些亭一般是用来提供给,送别的人在此告别的,亭则意味着分别和告辞。
第4个回答  2020-11-10
秦汉时期在乡村大约每十里设一亭,亭有亭长。如《史记》汉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秦制三十里一传,十里一亭,故又在驿站路上大约每十里设一亭,负责给驿传信使提供馆舍、给养等服务。后来也成为人们郊游驻足和分别相送之地。特别是经过文人的诗词吟咏,十里长亭逐渐演变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