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准字音的重要性

如题所述

学习汉语拼音的重要性汉语拼音是小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是迈向科学高峰的阶梯。学会了拼音就能让孩子自己认读课本中的生字,并流畅地读下来。随着孩子的识字量增多,阅读和写作的水平也会相应提高。因此拼音是识字的基础、是阅读、习作的前提、也是学好中文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在小学不仅要学汉语拼音,而且一定要掌握和应用好。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学好汉语拼音的重要性。关键词一:有助于识字的学习借助拼音,学生就能认识生字,加快识字的步伐。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拼一拼,读一读,多读几遍,在反复拼读的过程中,学生就学会了汉字,也学会了识字的方法。学生学会了汉语拼音,借助这个工具,自己认读拼音部分的词语、经典著作中有拼音注解的汉字,自学一些生字。会感到汉语拼音很神奇,能帮助他们读准字音(包括区别多音字,纠正错读字),认识生字,获得自主识字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加快识字的速度,使学生在听、说、读、写实践中识字,提高识字的质量。可见,汉语拼音是识字重要的、有效的工具。关键词二:帮助孩子阅读学习汉语拼音,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朗读巩固了汉语拼音,另一方面让学生借助拼音朗读这些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进行自读实践,他们通过反复朗读,能把字音读正确,能把课文读通读顺,能提高朗读能力。在学生朗读实践的基础上,教师再作有针对性的朗读指导,学生还能够读出感情。通过阅读学习,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由此可见,在学生学习母语的黄金时期,诵读经典,博览群书,对于积累尽可能多的语言材料,培养良好的文化教养,拓宽个人的常识空间,为他们今后高水平、高品位的发展打下深厚的根基。关键词三:学好普通话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不同地区的语言都有明显的差异。语言上的不一致,使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相互交流也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学好普通话、说好普通话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的一项必备能力。学习汉语拼音,可以帮助说好普通话。而从小学识字阶段抓起,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7
永不凋零
关注
开启语文学习的金钥匙——谈“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09-25 阅读289
  我国传统语文教学非常重视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古训道出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2020年9月24日,听完薛成莲老师《黄鹤楼》一课,意犹未尽,对此有了更深的体会。
薛成莲老师设计的《黄鹤楼》一课,采用“读、译、析”三步教学法。“读”是关键,是“译”和“析”的基础。整个课堂自始至终贯穿着一个“读”,通过反复的“读”,多层次、多方式的“读”,淋漓尽致的“读”,达成学习目标,提升语文素养。

首先,师生共同进行了六次朗读。
第一次,随机请一名同学初读,老师提出“读准字音”的基本要求。该同学虽然读准了字音,但没有注意停顿、节奏、重音等,更没有读出情感。老师及时请另一名同学做点评,指出问题所在,并及时进行激励评价。
第二次,顺势邀请点评的这名同学进行示范朗读,要求全体同学在默读中标出停顿,读出节奏,并进一步提出了“读出感情”的初步要求。
此时,师生共同回顾了七言律诗的结构: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对仗,每联末字押韵。同时,又提出了七言律诗“二二三”的断句读法。
在此基础上,老师紧接着要求同学们根据七言律诗的断句法齐读,在读中感受古典诗词的韵律美,音乐美,这是第三次读。
第四次教师范读,注意了语速、语调,入情入境。以亲身示范,达成情感共鸣,体会到了如何在读中渗透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次学生齐读,老师进一步要求“读出重音、读出感情”,同学们渐入佳境,不但基本把握好了停顿节奏,更在朗读中读出了情感体验。
第六次,随机抽查学生读,学生较好的完成了朗读要求,老师做了指导点评,特别是,对他出色的表现给与了充分的肯定。
变换不同方式“读”了六次,每次都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学生读准了字词、读对了节奏、读懂了文意,整体感知了诗词内容,训练了良好的读书习惯,指明了正确的学习方向,也为后面的“译”和“析”做了铺垫。

其次,师生携手“边读、边译、边析”。
这个教学环节“读”的次数,已经没有办法计算清楚了。整个过程,“读”的作用在教学中步步凸显。教师做为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激励者的角色,为学生营造了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读出了语言积累:学生反复诵读,读出了七言律诗的结构,读出了平仄韵律,读出了意境情感,读出了双声,叠字的妙用,读出了一气贯注,浑然天成的气势,读出了诗词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读出了审美情趣:学生反复诵读,读出了诗歌本身的美学意蕴,读出了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读出了气象恢宏、色彩缤纷的图画美;读出了声调自然、音节分明的音乐美。
读出了思维品质:学生反复诵读,读出了联想,读出了借景抒情,读出了正衬反衬,读出了情景交融。以丰富的想象力将我们引入远古,又回到现实,在时空变换中感受离愁别绪。
读出了思想情感:学生反复的诵读“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体会到了鹤去楼空的怅然若失。反复的诵读“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发出了物是人非,世事茫然的感慨。反复的诵读“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从绿树芳草这样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引发了无尽的乡愁。反复的诵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读出了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乡愁,读出了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的愁绪。也基于此,教师引导学生因情而想,联想出许多写乡愁的古诗文。

 最后,结合多媒体画面,提出了联想法背诵全文,体会古诗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黄鹤楼》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之一,蕴含了强烈思乡之情,深深感染着学生,在他们青春的心灵里扎根、发芽、开花。

一个“读”字,让无声的文字变得有声有色;
一个“译”字,让古老的诗词变得有神有味;
一个“析”字,让年少的生命变得有魂有情。

作者按: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教师更没有完美的课堂,只有不懈努力的教师和不断创新的课堂。薛成莲老师的这节《黄鹤楼》,整体的教学设计观、有效的引导启发、及时的激励评价、多元的教学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但,也存在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这篇文章就她的“读”,力图结合语文素养的点评,让理念逐渐渗透进我们的心灵,希望能够对今后的教学有一点启发。也希望我们多多反思自己的课堂,其实,你讲过的课远远比你原本设计的要有味的多。
名师工作室
2020.9.25
更新于 09-26
来自作品集教育教学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