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眼中,闽南人是一个怎样的群体?

如题所述

他们有极强的适应能力、竞争力和内部凝聚力,善于适应环境、拼搏创业、精诚团结,他们性格刚强、精明、重乡情。

闽南民系居民早期居住的福建,地狭人稠,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很大,所以他们不断地出外谋生和并往外迁移,培养了较强的商品意识。

闽南人晨起的第一件事一般是泡茶饮用。厦门人称茶叶为“茶米”,与米相提并论,称饮茶为吃茶,与吃饭摆在同等地位,是以说明茶和米在人们生活中同样重要,正如王安石所说的“茶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

闽南的茶俗以饮功夫茶为首,由于所费的时间,功夫多于喝茶,故称“功夫茶”,饮茶一般要有“茶配”,尤其是饮功夫茶,浓度高,有茶配可防“茶醉”,酒宴是闽南人酒俗中最主要的一种。俗话说“无酒不成宴”,逢年过节饮酒庆贺,如春节的迎春酒,端午节的雄黄酒,中秋节的的赏月酒等。

闽南人一日三餐,以稻米为主食,早晚吃稀饭,中午吃午饭,闽南方言称稀饭为糜。它又稀又稠的和稀的两种,稠的粥称“烤头糜”,“烤”的意思即“水干也”,稀的粥称“安糜仔”。

至于年节的食俗,则根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食俗,如春节,除夕的围炉吃年夜饭置办各种鸡鸭鱼肉菜肴外,习惯要一道火锅。旧时的铜火锅中间烧炭火,象征全家围炉团圆。



饮食文化

闽南菜的发展与传承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从泉州及周边地区发源,流传到漳州、台湾、厦门等闽南文化圈中。泉州人下南洋后,由于交往的频繁,对外交流扩大,饮食文化的交流与磨合融会也更加密切,这样,闽南菜的风味不但影响漳州、厦门、潮汕、台海等地区还输出到广大东南亚地区。

许多到东南亚旅游的人会惊讶地发现,吃的饭菜正是家乡的味道,街头的小吃摊也能吃到海蛎煎、花卷、肉粽。一些侨胞也回到故乡开起了饮食店,闽南人上街就能吃到地道的印尼菜、越南菜、缅甸菜、新加坡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7
在泉州读了四年大学,去过周边一些城镇,感觉过浓郁的闽南气息!对于我而言,很喜欢闽南人,生活低调,勤劳并且很有商业头脑,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好多晋江,泉州的人其实都很有钱,家里都有自己的小生意,但是他们不露富,出门就是破短裤加破拖鞋,吃饭也简单,面线糊感觉经常是万能的!初次见面的时候很多闽南人很腼腆,但是熟络之后就热情大方。我认识的朋友基本都不会太计较,宿舍里卫生纸呀,洗衣粉呀,零食呀等等我们基本都是共用,这次我买下次他们就也会买。我还感觉很多闽南的大妈都很朴实并且乐于助人。每次我到了陌生地方或者找不到路就找这些大妈问路,其实好多都不会讲普通话,但是能听懂,经常是说了半天看我还没明白怎么走就拉着我走,等到我知道要怎么走的地方她们就开心的笑了,每次都是一直谢谢她们好久。现在离开很多年了,一直没有机会再回去看看,这是除了我家乡意外我最怀念的地方,还有最怀念的一群人。
第2个回答  2019-06-27
热情好客,有客人来,喜欢操办一桌地道的菜,如同一家。重礼数,崇尚“你来我往”,走亲串门伴手礼伴手。喜欢喝茶,家里喝茶,办公场所谈事也喝茶。“地瓜腔”(本地腔)的普通话。说普通话变得不会妙架了,严重限制表达能力。说普通话的时候感觉像在拍台湾偶像剧,有种很装的赶脚。重孝重义,有句俗语:“生在苏杭二州,死伫福建泉州”,可见重孝礼节。朗朗上口的“麻吉”、"角头"、“庙口”等等都讲述着儿时的情谊。口头禅的问候语:“你呷未”、“有闲来泡茶”、“你慢慢”等等。
第3个回答  2019-06-28
闽南民系居民早期居住的福建及广东潮汕地区,地狭人稠,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很大,所以他们不断地出外谋生和并往外迁移,培养了较强的商品意识,他们有极强的适应能力、竞争力和内部凝聚力,善于适应环境、拼搏创业、精诚团结,他们性格刚强、精明、重乡情。
第4个回答  2019-07-10
闽南人吃苦耐劳,有生意头脑,闽南农村重男轻女。闽南人比较低调,对财富有钱等,没有明显的趋炎附势的势利眼。闽南女人很顾家,有时家和事业有矛盾,很多会先顾家。闽南人,尤其土著闽南人,打架也很凶,有股不怕死的尽头。闽南女人说闽南语调的普通话时,很柔美,好听,尤其泉州小女孩的闽南语更好听。闽南语,就是同一个闽南地区,泉州厦门和漳州,闽南语也不同,仅仅一个厦门,岛内和岛外,也有不同,岛内的闽南语比较绵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