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作者许地山的相关资料和文学成果

如题所述

许地山(1893~1941),男,现代作家、学者。出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1920年毕业留校任教。期间与翟秋白、郑振铎等人联合主办《新社会》旬刊,积极宣传革命。“五·四”前后从事文学活动,后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学、印度哲学、梵文等。1935年应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遂举家迁往香港。在港期间曾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一生著作颇多,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等。

小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就写了一篇文章《落花生》,并被登在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践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5课,以教育孩子。1921年许地山开始创作时,就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在古文中,“华”同“花”),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祖籍广东揭阳。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1910年中学毕业后曾任师范、中学教员。1921年1月,他和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等12人,在北平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小说月报》。1922年往美国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研究宗教史和宗教比较学,获文学硕士学位。
后曾研究人类学、民俗学等。 1927年回国在燕京大学文学院和宗教学院任副教授、教授,同时致力于文学创作。 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发表文章、演讲,宣传抗日,反对投降。"皖南事变"发生,即与张一廛联合致电蒋介石,呼吁团结、和平、息战。同时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为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展开各项组织和教育工作。后终因劳累过度而病逝。
许地山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以闽、台、粤和东南亚、印度为背景,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道学史》、《达衷集》、《印度文学》;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30
缀网劳蛛》((短篇小说集)1925,商务   《商人妇》(短篇小说集)呵住,1925,商务   《空山灵雨》(散文集)1925,商务   《换巢鸾凤》   《无法投递之邮件》(散文集)1925,北京文化学社   《印度文学》(论著)1930,商务   《解放者》(短篇小说集)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   《道教史》(上册,论著)1934,商务   《春桃》(短篇小说集)1935,生活   《落华生创作选》(短篇小说、散文)1936,上海仿古书屋   《扶箕迷信的研究》 1941,商务   《萤灯》(童话故事)1941,香港进步教育出版社   《许地山语文论集》 1941,香港新文学学会   《国粹与国学》(论著)1946,商务   《杂感集 》1946,商务   《危巢坠简》(短篇小说集)1947,商务   《许地山选集》(短篇小说、散文集)1951,开明   《许地山选集》(短篇小说、散文等合集)1952,人文   《佛藏子目引得》(上中下册)汇编,1923,燕大图书馆编纂处   《落花生达衷集》 编纂,1931,商务   [翻译书目] 孟加拉民间故事 印度戴博诃利著,1929,商务   二十夜间 英国贝恩编,1955,作家   大阳底下降 英国贝恩编,1956,作家   《落花生》(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课文) 许地山(1893~1941),男,现代作家、学者。出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1920年毕业留校任教。期间与翟秋白、郑振铎等人联合主办《新社会》旬刊,积极宣传革命。“五·四”前后从事文学活动,后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学、印度哲学、梵文等。1935年应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遂举家迁往香港。在港期间曾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一生著作颇多,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等。

小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就写了一篇文章《落花生》,并被登在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践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5课,以教育孩子。1921年许地山开始创作时,就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在古文中,“华”同“花”),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祖籍广东揭阳。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1910年中学毕业后曾任师范、中学教员。1921年1月,他和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等12人,在北平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小说月报》。1922年往美国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研究宗教史和宗教比较学,获文学硕士学位。
后曾研究人类学、民俗学等。 1927年回国在燕京大学文学院和宗教学院任副教授、教授,同时致力于文学创作。 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发表文章、演讲,宣传抗日,反对投降。"皖南事变"发生,即与张一廛联合致电蒋介石,呼吁团结、和平、息战。同时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为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展开各项组织和教育工作。后终因劳累过度而病逝。
许地山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以闽、台、粤和东南亚、印度为背景,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道学史》、《达衷集》、《印度文学》;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

参考资料:8633浴归属感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缀网劳蛛》((短篇小说集)1925,商务   《商人妇》(短篇小说集)呵住,1925,商务   《空山灵雨》(散文集)1925,商务   《换巢鸾凤》   《无法投递之邮件》(散文集)1925,北京文化学社   《印度文学》(论著)1930,商务   《解放者》(短篇小说集)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   《道教史》(上册,论著)1934,商务   《春桃》(短篇小说集)1935,生活   《落华生创作选》(短篇小说、散文)1936,上海仿古书屋   《扶箕迷信的研究》 1941,商务   《萤灯》(童话故事)1941,香港进步教育出版社   《许地山语文论集》 1941,香港新文学学会   《国粹与国学》(论著)1946,商务   《杂感集 》1946,商务   《危巢坠简》(短篇小说集)1947,商务   《许地山选集》(短篇小说、散文集)1951,开明   《许地山选集》(短篇小说、散文等合集)1952,人文   《佛藏子目引得》(上中下册)汇编,1923,燕大图书馆编纂处   《落花生达衷集》 编纂,1931,商务   [翻译书目] 孟加拉民间故事 印度戴博诃利著,1929,商务   二十夜间 英国贝恩编,1955,作家   大阳底下降 英国贝恩编,1956,作家   《落花生》(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课文)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10-14
许地山
许地山,(1894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许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在梵文、宗教方面亦有研究硕果。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院,1926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期间与瞿秋白、郑振铎等人联合主办《新社会》旬刊,积极宣传革命。“五·四”前后从事文学活动,后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学、印度哲学、梵文等。1935年应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遂举家迁往香港。在港期间曾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一生著作颇多,有《花》《落花生》等。
许地山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以闽、台、粤和东南亚、印度为背景,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空山灵雨》《道教史》《达衷集》《印度文学》;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与印度文学有关的文章,书籍。
许地山是上世纪20年代问题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创作一开始就汇入了问题小说的热潮之中,出手不凡,显出了与其他问题小说名家如叶绍钧、冰心、王统照、庐隐等人不同的奇彩异趣。
中文名
许地山
外文名
Xu Dishan
别名
名赞堃,字地山
国籍
中国
民族
第4个回答  2012-10-25
许地山(1893~1941),男,现代作家、学者。出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1920年毕业留校任教。期间与翟秋白、郑振铎等人联合主办《新社会》旬刊,积极宣传革命。“五·四”前后从事文学活动,后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学、印度哲学、梵文等。1935年应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遂举家迁往香港。在港期间曾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一生著作颇多,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