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后果是什么?

什么是通货膨胀?西方经济学对通货膨胀的定义是多种多样的,这主要是因为对通货膨胀下定义的角度不同.为了便于分析和理解,我们选取美国经济学家莱得勒和帕金的理论,通货膨胀是一个价格持续上升的过程,也等于说,是一个货币价值持续贬值的过程.由于在社区这个经济模型中,名义价格是恒定不变的,那就意味着货币的持续贬值.如果放任货币贬值,社区积分对版友的吸引力会大大降低,从而导致社会供给减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社区的对策是,利用积分押宝的高命中率和高回报率,来促使货币升值,通过这个对冲来解决这一问题.

所谓滞胀,是指经济生活中出现了生产停滞、失业增加和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同时存在的现象。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西方各国在战后的50-60年代,实施通货膨胀政策,对经济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那时,通货膨胀一般表现为需求过多、商品供应不足、物价上涨,在需求的刺激下,经济增长和就业能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进入60年代和70年代以后,由于通货膨胀的刺激作用越来越减弱,而对经济的消极影响渐渐上升,终于出现了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失业率上升,但物价依然上涨的滞胀局面。对此,西方各经济学流派都作出种种理论上的解释。其中,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者直接批判凯恩斯主义的通货膨胀政策,认为滞胀是长期实施通货膨胀政策的必然结果,以增加有效需求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实质上是过度的发行货币,经济中的自然失业率是无法通过货币发行来消除的。实际上,一国经济如果长期处在通货膨胀状态下,人们的收入增长速度慢于物价上涨,实际工资下降,社会购买力萎缩,必然出现需求不足、商品积压、生产下降;在国内物价水平高于国际市场水平时,来自国外的需求也在下降;由于大量生产性资本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转向商品投机,实际生产投资减少。在生产下降,社会总供给减少的同时,由扩张性的财政金融政策导致的过多供应的货币却不会自动退出流通,而是以加快流通速度的态势给市场造成强大的通货膨胀压力,物价上升难以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取紧缩措施,则生产受到进一步削弱,市场商品供给进一步减少,而紧缩政策最终达到收缩货币应量的目的,远不如刺激政策影响货币供应量增加那样快,于是,滞胀就难以很快解决。许多国家的这种局面都持续了十余年,严重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正常发展。

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按照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三类:

第一,爬行的通货膨胀,又称温和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低而且比较稳定。

第二,加速的通货膨胀,又称奔驰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较高(一般在两位数以上),而且还在加剧。

第三,超速通货膨胀,又称恶性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非常高(标准是每月通货膨胀率在50%以上)而且完全失去了控制。

另外还有一种受抑制的通货膨胀,又称隐蔽的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但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与配给制,通货膨胀并没有发生。一旦解除价格管制并取消配给制,就会发生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6

通货膨胀是指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

第2个回答  2020-04-01
第3个回答  2019-05-08
第4个回答  2019-03-13

什么是通货膨胀?为什么会有通货膨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