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跪礼有哪六种

如题所述

1858年《天津条约》
1873年6月29日清晨,北京城刚刚迎来第一缕依稀的亮色,在京的各国公使已早早整肃一新,由总理衙门大臣引导,来到西苑(今中南海)紫光阁侧殿。公使们的神色略有些紧张,期待中又稍显一丝得意。他们在等候一个非凡的时刻。今天,他们将站立著觐见中国皇帝,这一天,已经让西方人等得太久了……

“觐见”,原意为古代诸侯朝见天子,后泛指对国家元首的进见。千年来,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外国来使觐见皇帝必须行跪拜礼,而在晚清时期,随著中国国力的衰弱,西方人开始挑战传统的跪拜礼节,觐礼问题成了清政府前所未遇的一个严重问题,甚至演变为长期困扰中外交往的一个死结。

1793年英国派马戛尔尼出使中国,发生了中外历史上第一次觐见礼仪之争。跪还是不跪?这成了一个问题。此后,清朝与西方各国在此问题上的矛盾开始日益激化。直至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清朝被迫同意西方使节觐见不再行跪拜礼。但由於咸丰皇帝病死热河,年幼的同治继位。清政府便以皇上年幼,不便见人为由,拒绝外使入觐。觐礼问题又被搁了起来,这一搁就是12年。但西方列强认为这是清政府的一笔“欠账”,早晚都是要还的。

1873年,已满18岁的同治皇帝正式亲政。英、法、美、俄、德五国公使连续照会总理衙门,提出觐见皇帝的要求。这时候,清政府已没有拒绝外使觐见的充足理由。

拖,显然已不是办法。到底跪不跪?双方又开始了新一轮斗法。清政府坚持说,外国使节觐而不跪,冒犯中华祖制。中国皇帝至尊无上,而各国公使只与中国大臣同级,当然要跪。外国公使则认为,向清帝三跪九叩,有损国家尊严和使臣本人的体面,主张用西礼。

同时,清廷内部对此也产生了分歧。一些官员,尤其是洋务派人士,如当时主持总理衙门的恭亲王奕欣、军机大臣文祥和地方洋务派大臣曾国藩、李鸿章、崇厚等人,主张修改传统的“中国之礼”。左宗棠更是大胆地提出,乾脆直接用西礼觐见。

经过长时间的交涉,最后清政府在西方的压力下被迫做了妥协:公使觐见时不行跪拜大礼,改为鞠躬礼。同治皇帝选择在紫光阁接见了各国使节。公使依次向皇帝三鞠躬,并亲手呈交国书。整个觐见仪式不到半个小时,对於西方国家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外交胜利。此时,距离1793年马戛尔尼使华,已经过去了80年。

1873年西礼觐见的实现,是近代中外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甚至有人把它视作“中国传统礼制的冰山开始崩塌”的标志。事实上,清朝与西方各国在觐礼上的分歧并没有完全解决。首先,同治帝早逝,西方使节觐见清帝的活动因此中断了很长一段时间;其次是觐见地点紫光阁曾是清朝皇帝接见藩属国贡使臣的地方,这引发了西方使节的种种不快。围绕著这些分歧,中外双方继续著又一轮的争吵和妥协。而当下一个中国皇帝在宫中接见外国使节,并尝试新的觐礼改革时,时间又过去了20多年。此时,刚刚亲政的光绪皇帝正踌躇满志,一场震撼人心的维新运动将要拉开帷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18
我只知道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
。《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稽首,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是拜礼中最重者。
顿首,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是拜礼中次重者。   
空首,是两手拱地,引头至手而不着地,是拜礼中较轻者。这三拜是正拜。   
振动,是两手相击,振动其身而拜。   
吉拜,就是正拜,男上左,女上右   
凶拜,服丧三年期内,或丧礼用的礼节,男上右,女上左   
奇拜,只拜一次,奇做奇数之(JI)   
褒拜,是行拜礼后为回报他人行礼的再拜,也称“报拜”。   
肃拜,是女子之拜,有拜字即需跪地,不过不扣头,只是微微低头。比肃拜低一点的,就是“肃”, 区别就是,肃不跪。是站立而低头,双手自然下垂。   
侠拜,女子见男子,女子先拜,男子答拜,女子再回拜,这一套动作就叫“侠拜。
第2个回答  2011-10-18
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