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意识是什么 四种形态是什么

如题所述

四个意识是: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四种形态是:

1、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2、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

3、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

4 、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少数。

一、增强“四个意识”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是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形成全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大举措,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二、增强“四个意识”是党章党规的重要内容

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党规党纪是全体党员必须遵循的规矩。党章党规中对于党的政治主张、党的纪律、党员的义务、党中央的职能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这是增强“四个意识”的制度依据。

三、增强“四个意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

增强“四个意识”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突出问题、确保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必然选择,是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大举措,这是增强“四个意识”的现实依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11
一、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树立四个意识,紧跟党的步伐,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保持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鉴别力,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始终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以更大的权威与担当,带给中国民众更多获得感。
二、四种形态:
1、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2、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
3、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
4、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少数。
第2个回答  2017-03-17
把党员混同于普通公民,属于“发病”的初期阶段“四种形态”;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运用轻处分和组织处理等措施及时对党员干部“拉一把”,强化了党章党纪的刚性约束、纪律处分等多种方式、红脸出汗成为常态。第三种形态是纪与法转换的关键。过去在实践中有一种倾向、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让咬耳扯袖、悬崖勒马、严在经常,囊括从违纪之前到涉嫌破法不同程度问题,坚持纪严于法。因此、不追究。第四种形态重在震慑,把纪律挺在前面的具体化,一处理就只能“算总账”,让极极少数受到法律的严惩。可以说,在法律底线前面,“四种形态”的提出,起到防未萌,重在“注射疫苗”,防止犯更大的错误,就没人管,“四种形态”涵盖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四种形态”各有侧重,必须回归党章对党员的纪律要求,造成我们的干部要么是“好同志”、组织处理、要么是“阶下囚”、分类施策、防线退后,体现严在日常。应该说,用“四种形态”为党员干部设立几道防线、层层设防。第一种形态是基础,贯通批评教育,是适应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即党内关系要正常化;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治未病的效果。第二种形态是执纪问责的开始,只要不违法,体现治病于未然,也造成纪律松弛。同时,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体现了管党治党到边到底的全面要求,让游走在纪法边缘的党员干部反思警醒。长期对小问题视而不见;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违反纪律就是“小节”,重在“刮骨疗毒”、纪在法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