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曾国藩把“早起”作为一生的功课

如题所述

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这一条内容很明确、很具体,就是天亮就起床,不懒床。我们现在会觉得,“早起”不是什么大事,能早起当然好,有时前一天睡晚了,第二天早晨多睡一会儿,也在情理之中,曾国藩把早起看得这么重,列为一生必修的功课,是不是有点小题大作?
  曾国藩这样做自有他的道理,早起不仅仅是一个形式,而是习惯的养成,背后则是意志力的表现。一个终身早起的人,他的内心是坚定的,生活是有规律的,日常行为是可以预测的,最终是可信赖的。
  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是曾国藩这样成贤、成圣的人。翻阅《曾国藩日记》,在自定“十二条课程”后的20多天里,曾国藩就有11天起晚了。他内心非常懊恼,在日记里不断自我检讨,骂自己“可恨”、“直不成人”(不算个人)。
  其中有一天,他又睡懒觉,正好倭仁前来拜访,曾国藩很难为情,“艮峰先生(倭仁字艮峰)来,一见惶愧之至!”又有一天,晚上睡不着,第二天起不来,他在日记中检讨说,“志不立,过不改”,精神疲乏,就像50岁年纪的人,“良可恨也”。又想起有好几件应该做的事,拖延了好久,“思之悚然汗下”,他严厉地责问自己,这样下去,“何以为人?”
  由此可见,一个人要养成一种好习惯,真的非常不容易,要与自身的惰性作长期、坚决的斗争。《道德经》中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早起就是所谓的“易”和“细”,做好“易”和“细”是将来做难事、大事的基础。小事情做不好,想做大事,是不可能的。
  曾国藩把“早起”列为一生重要的功课,其中有祖父的影响。
  我们前面讲过,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年少时游荡懒惰、不事生产,经常骑着马跑到衡阳同一些贵游子弟厮混,或相逐于闹市,或日高酣眠。但在35岁时,曾玉屏听人劝诫,幡然悔悟,卖掉马匹,徒步回家,从此终生未明而起,苦心致力家业。
  曾玉屏为后代子孙树立了一个好榜样,“知错就改”,痛下决心,绝不反复。曾国藩生性刚直,很像他的祖父。他50岁时给弟弟写信,要求治家之道,一切遵循祖父的教诲,并且把祖父的教诲浓缩为八个字,称为“八字诀”:
①书:读书
②蔬:种菜
③鱼:养鱼
④猪:养猪
⑤早:起早
⑥扫:打扫房屋
⑦考:祭祀祖先
⑧宝:亲族邻里,问疾济急
  我们现在看起来,觉得这些事好像太平常了,甚至有点好笑,但曾国藩非常重视这些平常的小事,认为是治家的法宝。
  曾国藩非常崇拜自己的祖父,后来他和九弟曾国荃,以军功做了大官,位及人臣,但他还是觉得自己远远不如祖父,虽然祖父一辈子只是一个农民。这也可以说明两件事:一是做事情、做事业要有机遇,祖父一辈子默默无闻,可能就是缺乏这样的机遇;第二,反过来说,就是在那些一辈子默默无闻的人当中,也一定有贤能的人,所以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