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

如题所述

中央银行通过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来管理货币供应量,这是金融宏观调控的核心机制。调控方式虽有各国差异,但基本模式可概括,尽管具体实施可能存在不同类型,如直接型、间接型和混合型。直接型调控主要见于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强制性指令控制货币流通和贷款总量;间接型则常见于市场经济国家,依赖于金融市场的成熟度,允许市场调节同时保留行政手段的必要使用。过渡型调控模式则是两种模式之间的过渡,发展中国家通常采用这种模式。


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渐从直接管理转向直接与间接管理结合,中央银行在货币供应调控中的角色日益重要。调控机制由调控主体(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部门)、基本因素(基础货币、超额准备金和货币供应量)和金融变量(如法定准备比率、超额准备比率等)组成,这些因素相互影响,共同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动态变化。调控机制的运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受到时间变量和利润因素的深刻影响。


图示中的剖析,描绘了这个机制的结构和作用方式,尽管静态分析已经相当细致,但在实际操作中,其动态性和多维度因素的交互作用使得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更加复杂和精细。


扩展资料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2013年3月10日央行发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2月份新增贷款6200亿元。同时,2月末,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余额达到99.86万亿,逼近100万亿,居世界第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