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深处是什么?

如题所述

地球的最深处是地核。地核是地球的核心。从下地幔的底部一直延伸到地球核心部位,距离约为3473千米。据科学观测分析,地核分为外地核、过渡层和内地核三个层次。外地核的厚度为1742千米,平均密度约10.5克/厘米x厘米x厘米,物质呈液态 。过渡层的厚度只有515千米,物质处于由液态向固态过渡状态。内地核厚度1 216千米,平均密度增至12.9克/厘米x厘米x厘米,主要成分是以铁、镍为主的重金属,所以又称铁镍核。

地核(Core)

地球的核心部分。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半径为3480千米。地核又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两部分。外地核的物质为液态。

外地核深2900km至5000km,内地核深5100km至6371km.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从下地幔的底部一直延伸到地球核心部位,距离约为3473千米。据科学观测分析,地核分为外地核、过渡层和内地核三个层次。外地核的厚度为1742千米,平均密度约10.5克/厘米x厘米x厘米,物质呈液态 。过渡层的厚度只有515千米,物质处于由液态向固态过渡状态。内地核厚度1 216千米,平均密度增至12.9克/厘米x厘米x厘米,主要成分是以铁、镍为主的重金属,所以又称铁镍核。

地核的总质量为1.88e21吨,占整个地球质量的31.5%,体积占整个地球的16.2% 。地核的体积比太阳系中的火星还要大。由于地核处于地球的最深部位,受到的压力比地壳和地幔部分要大得多。在外地核部分,压力已达到136万个大气压,到了核心部分便增加到360万个大气压了。

这样大的压力,我们在地球表面是很难想象的。科学家作过一次试验,在每平方厘米承受1 770吨压力的情况下,最坚硬的金刚石会变得像黄油那样柔软。

地核内部不仅压力大,而且温度也很高,估计可高达2 000-5 000℃,物质的密度平均在10?6克/厘米x厘米x厘米之间。在这种高温、高压和高密度的情况下,我们平常所说的“固态”或“液态”概念,已经不适用了。因为地核内的物质既具有钢铁那样的“钢性”,又具有像白蜡、沥青那样的“柔性”(可塑性)。这种物质不仅比钢铁还坚硬十几倍,而且还能慢慢变形而不会断裂。

地核内部这些特殊情况,即使在实验室里也很难模拟,所以人们对它了解得还很少。但有一点科学家是深信不疑的:地球内部是一个极不平静的世界,地球内部的各种物质始终处于不停息的运动之中。有的科学家认为,地球内部各层次的物质不仅有水平方向的局部流动,而且还有上下之间的对流运动,只不过这种对流的速度很小,每年仅移动1 厘米左右。有的科学家还推测,地核内部的物质可能受到太阳和月亮的引力而发生有节奏的震动。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43487.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地球的外貌我们可以看得见,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平原……然而,地球的内部是什么样子的呢?是热的,还是冷的?是固体,还是液体?是空的,还是实的?

有趣的是,1818年,一位名叫西姆斯的美国人说,地球里面是空的,那里很适合人类居住。在南极和北极附近,开着两扇大门,人们可以从那儿走到地球里边。当时,居然有人信以为真,组织探险队,乘船去南极洲寻找那扇通向地球里边的大门。探险队当然是失望而归了。

要了解地球内部的模样,要是有扇西姆斯说的“入地之门”就好了,人们可以直接进去瞧一瞧。然而,人类入地无门,就连最深的钻井也不过11公里深,这对半径为6371公里的地球来说,还算不上“刺破一层皮”。

科学家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办法,即利用地震波来揭开地球深处的奥秘。原来,巨大的地震会使地球震动,传出像巨锤撞击铜那样的音波。这种音波有回声,也会弯曲,在地底下碰到不同物质,会发出不同的音调。

科学家用这种办法,已基本摸清地球内部的结构组成,并根据不同深度的理化性能等,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

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如果说把整个地球比喻为一个蛋,那么地壳就相当于蛋壳。各地的地壳厚度不同,高山地区厚些,海洋地区薄些,整个地壳平均厚底约18公里(大陆部分平均35公里)。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

地幔,是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中间层。即从地壳向下到约2900公里深的地方。它相当于蛋白。它是固态状,但又有可塑性,好像沥青一样;在短时间内,有一定的形状,但如果放久了,就会变形。地幔主要是由铁和镁的硅酸盐类组成。

地核,地球的中心部分。它相当于蛋黄。地核可以分外核和内核两部分。外核厚约2213公里,呈液态状,由液态镍铁组成;内核厚约1300公里,呈固态,由固态镍铁组成。

在地球的内部,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在33公里处,温度约有1000℃;在100公里深的地幔中,温度将会升高到1400℃,而在地心,温度可高达5000℃。

当然,限于科学技术水平,人类对地球内部的了解还是十分有限的。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人类将越来越清楚地了解地球内部的情况。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8-27
岩浆
第3个回答  2007-08-24
流质的铁
第4个回答  2007-08-24
液态的地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