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到底要不要天天跑?有垃圾跑量这一说法吗?

如题所述

首先垃圾跑量在我个人看来是存在的,真正的垃圾跑量是浪费时间,又造成受伤和疲劳,与目标不相符的跑量,简单来说就是该快的时候慢,该慢的时候快,不科学,无效无目标的训练,这才是垃圾跑量的定义。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大家会把垃圾跑量简单的和跑步快慢联系在一起,认为慢跑就等于垃圾跑量,其实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跑步的配速虽然是衡量你跑步水平的高低,但慢跑绝不等于垃圾跑量,因为我们跑步一切能力的提高都是建立在慢跑的基础上。

为什么这么说?

慢跑的本质还是属于低强度的有氧范畴,一般心率不超过150的跑步心率就属于慢跑的范畴,这种训练方法强度的可以在很长时间内供给能量,并提高跑者的耐力水平。

要知道耐力的提高,不论对于马拉松跑者还是健身跑人群都非常重要,所以慢跑对于跑步大神还是跑步新手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不能被称为垃圾跑量。

虽然人们一提到跑步训练就会自然地想到间歇跑,节奏跑,冲刺跑等等,但实际上慢跑是所有训练中占比最重的方式,没有慢跑的基础,以上都无法做到,因为没有慢跑的热身,间歇跑,节奏跑,冲刺跑等都会会增加很大的受伤风险。

健身跑人群习惯慢跑让自己身心得到舒展,跑步大神也会经常用慢跑的方式,进行赛后的恢复和赛前的调整(慢跑热身和慢跑冷身)因此慢跑是跑步运动的基础。

慢跑的好处

    慢跑是在有氧区间进行的跑步,可以高效地燃烧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慢跑可以提高摄氧量,有助于更长时间地维持目标配速。慢跑可以改变骨骼肌细胞,增加细胞内的线粒体数量,从而让细胞工作产生更多能量。增加骨密度,骨骼是活体组织,他们可以通过增加自身的密度来应对大量的压力,而慢跑的积累能刺激骨骼,增加密度。增加肌腱和韧带的力量,加强毛细血管密度。

从上面的总结可以看出,慢跑不论是对于健身人群还是专业人士都是不可或缺的方式,但为什么还有很多人说慢跑是垃圾跑量呢?这源于近几年马拉松比赛的发展,很多人把垃圾跑量简单定义化了,就像一开头我提到的,垃圾跑量就是与目标不符的跑量

比如:初跑者想减肥,想健康,刚开始就玩命练间歇,这个间歇就是垃圾跑量,因为会让人受伤,而且起不到减肥效果,这就是垃圾跑量。

再比如:在强度训练之后应该慢跑或者放松,有些人却依旧加速跑,这个加速跑就可以被称为垃圾跑量。

当然有很多人并不看重成绩,跑步只是进行健康,不追求速度,对这样的人群来说,随意的增加让自己受伤的跑量,距离就是垃圾跑量。

如果你追求成绩,那一成不变的速度和导致身体机能紊乱的跑量就是垃圾跑量。

如果你只是为了开心舒适的追求速度的大跑量,就是垃圾跑量。

所有的事儿都要和目标相结合,才能达到想要呈现的效果,失去了目标的努力就相当于在做无用功,无目标的训练不如不练,不管是学习,工作还是跑步,效率越来越重要,自己欠缺什么要补什么。

最后再来回答一下跑步要不要天天跑?

在我看来,跑步天天跑的话并不是很合适,最好一周内给自己留出1-2次的休息时间,也就是说一周跑步的频率在3-6次,具体跑几次看你跑步的强度。

以上就是对你问题的解答,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小方爱举铁!每天分享健身知识,助你练就好身材!如果可以请大家点赞,关注,转发,支持作者写更多的内容,谢谢大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28

渐渐发现,跑步的朋友越来越多,微信朋友圈从炫富秀恩爱逐渐变成了炫跑,各种公里数刷屏,不跑步都仿佛与世界再见了,跑步就像是一种潮流被人们追逐着。很多人跑步之后,身体更加健美,皮肤更加紧实,精力大为改善,睡眠质量也大大提高。毫不夸张的说经常跑步,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休息的时候不跑步不等于不锻炼,尤其是辅助跑步的核心肌肉力量也是跑步的关键一部分,所以在非跑步的时间里,我们也要去做一些力量训练,这同样也是我不赞成跑步的原因。

垃圾跑量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严肃跑者的词典中,特点是,时间长,强度低,没有训练效果。还有一种垃圾跑量,是针对速度上的无效训练。按目标速度跑了几公里,就力不从心,后面大段时间都处于降速跑的煎熬状态,基本等同于训练失败。

严肃跑者追求的是更高更快更强,而不是更稳定。对他们而言,稳定的跑量是很轻松的训练,这种训练不能激发挑战的激情,也带来不了任何进步,一般的健康跑都算是“垃圾跑量”。在他们的训练计划中,绝对不会出于提高耐力和速度去健康跑。

跑步是抵抗衰老的良药。跑步加强新陈代谢,延迟骨骼的退行性改变,预防老年性骨与关节病的发生,从而延缓衰老。通过跑步,大脑的供血、供氧量可以提升25%,这样夜晚的睡眠质量也会跟着提高。

长期坚持运动的人,在完成定量工作时有三大特点:一是行动快;二是潜力大,能发挥最大的机能潜力去完成任务;三是恢复快,疲劳消除快亦彻底,能迅速恢复到平静水平。

虽然垃圾跑量对于速度的帮助并不大,但是对于缓解压力却很有帮助。很多所谓的“浪费时间,闷头慢跑”过程,都意味着身体的部分透支和内分泌的改变,而这,往往带来压力的释放。

在休息日安排一些所谓的垃圾跑量,也能够提高运动表现,主要是防止训练过度而提供了一个张弛有度的节奏。人不可能一直在大强度的节奏下进行,偶尔加入轻松跑/健康跑,这样的交叉休息比单纯的睡大觉,更能帮助你满血复活。

很多人担心跑休会降低自己的运动能力,其实不然。 美国北爱荷华州立大学在1994年的一项研究中证实:一周4次训练的跑者与那些一周训练6次,跑量多20%的跑步者的水平差不多。劳逸结合,才能更好的跑步!

“垃圾跑量”在很多情况下其实就是放错地方的健康跑,无需退避三舍。就像有人说汉堡是垃圾食品,但在马拉松赛事上,高热量、食用方便、消化快的它却是很适合的补给物。不用一昧避开它,根据自己的跑步目标去区分、设定训练计划就好。

第2个回答  2021-12-12
跑步不需要天天跑,天天跑反而会对膝关节造成伤害。没有垃圾跑量这一说法。
第3个回答  2021-12-12
跑步是要天天跑的,这样才能够形成习惯,没有垃圾跑量这一说法,跑量是根据自身的体质来决定的。
第4个回答  2021-12-12
当然需要了。有这样的说法,所以我们平时在跑步的时候一定要提前热身,不要做太过于剧烈的运动,跑的速度也不要太快。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