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中的人物到底是怎样的呢?

如题所述

不少观众认为《少年的你》中的人物形象被刻画得很突出,但是将每一个人物拆分来看,却让我们对他们的性格特点感到模糊。

那么,《少年的你》这部影片中的人物到底是怎样的呢?他们到底是现实生活中的哪类人呢?

【人物男女主角分析】

影片中多次出现女主走在前面,男主在后面跟随的镜头。当时女主陈念面对着阳光,男主小北总是戴上衣帽,低着头。或许这样的场景设计正好应和了陈念在书上写的那句话:“ 我们生活在阴沟里 , 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陈念是一个向往阳光,相信希望的人,而小北是一个生活在阴沟,自我堕落的人。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执着和拯救。陈念表面很柔弱,但是她在面对霸凌事件时,她真实地反抗过,她在看到小北被打时,她打了电话给警察,试图阻止这样的悲剧。而小北在后来的麻将桌前,也用暴力救过被逼着偷钱的孩子。

正是这种试图反抗霸凌的心,使他们相遇。陈念遇到了小北,她给了他生活的希望和一抹阳光,而小北保护了她的希望。所以影片中,陈念面向阳光,小北走在她身后,他像她的影子,处在黑暗之中,始终保护和陪伴着她。

影片的最后,陈念和小北坐在警车上,一束光照进他们的眼睛里。他们的眼中,不再是迷茫、害怕和麻木,而是释然和坚定。

他们是羁绊,是恋人,是共生,更是彼此的守护者。

【人物配角分析】

作为一名警察,郑易在影片中一直充当着拯救受害少女少年的正面人物。他虽然是配角,但是他一直是处理校园霸凌事件的参与者和贡献者。这让我们体会到,即使生活在阴沟里,也依旧会有人站出来维护这些弱势群体。

万恶的“杀人凶手”魏莱,她作为霸凌事件的始作俑者,在把学生逼死之后,不但不知悔改,反而振振有词,变本加厉。促成她成为这样的人,我认为这与她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她的母亲面对她女儿间接害死人的事,不但不教育自己的女儿,反而将责任推脱掉。而她的这种态度更是导致了魏莱更加猖狂的做法,因为班里人没人反抗,她的家人也没有阻止。

转而一想,“杀人犯”魏莱似乎也是霸凌事件的受害者,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她从小出生在压抑的家庭中,父母对她的期望很大,甚至因为她复读,她的父母一年没有和她说过话,她才是一个真正孤独的人。 而霸凌的定义不止是身体上的凌辱,还有心理上的压迫,魏莱便是后者。

影片中,还插入了许多大众的镜头。比如学校里的学生看到受害者胡小蝶的尸体,全都去围观看戏,没人觉得悲哀和痛苦,而是选择做一个吃瓜群众。这不得不提到重庆公交车坠江一事,当时女乘客和司机纠缠时,车上的乘客都认为事不关己,没有人前去阻止,结果造成了悲剧的发生。面对这样的情况,在陈念的回忆中,胡小蝶也曾这样质问过她:“他们都在欺负我,你们没看见吗?”

他们确实看到了她被人欺负,但是他们怎么回应的呢?他们选择了沉默。 而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影片中的这类大众便是现实生活中漠然的路人甲乙丙,他们只顾着自己的生活,面对社会上出现的事故,他们冷眼旁观,或者只凑热闹,不出手相助。

同时,影片还给了学校老师一个镜头。陈念的凳子上被泼了墨水后,被授课老师看到了,他只是把这种霸凌事件当做一次又一次的恶作剧。并且面对胡小蝶的死因,警察问到陈念时,学校主任认为陈念应该以学业为重,不能被警察耽搁。

一条人命和一堂课谁更重要?学校主任和学生都选择了后者。

《少年的你》在人物设定上十分巧妙,剧组选择了在一个环境中不同类型的群体,透过他们对校园霸凌这件事的态度,从不同的角度去揭露校园霸凌的现状。影片中的人物都十分鲜活和具有代表性,极能触动观众的心灵和引起共鸣。

就像影片推广中说到的:“《少年的你》中的人物,总有一个,是少年的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