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职称和没职称退休有什么不同

如题所述

有职称和没职称退休社会给的福利待遇不同。退休后,职称对于收入的影响还是挺大的,有职称退休工资会高一些,生活质量就会高,幸福指数也会高。没有职称的相对来说福利少一点。而这种影响,要分为两个时期来说:在2014年10月之前,也就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以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职称是直接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工资挂钩的,按照现在的基本工资表,初级职称十一级的工资是1640元,中级职称八级的工资是2200元,两者间相差了560元。所以,职称对于退休后的收入是有直接影响的,按照14年10月前的算法,只要在退休前聘用到更高的职称,退休后的收入就能有一个质的飞跃。
职称在计算养老金时候的作用:这里不讨论职称带来的工资增加与缴纳基数的增加,这个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过渡性养老金=“中人”退休时候当地的社平工资×视同缴费指数×计发系数×视同缴费年限(所有中人都有过渡性养老金)。计发系数一般就是1.0%至1.4%左右,各地区有差异,但是在本地区肯定是一样的。差别就在于视同缴费指数,有点类似于统筹账户养老金计算时候的个人实际缴费的月平均缴费指数。统筹账户计算个人实际缴费平均指数是有迹可循的,根据每个月的缴费基数与当时的社平工资加权平均就可以算出来。但是视同缴费指数就很难计算出来,毕竟实际上并没有缴费。
法律依据
《职称评审管理规定》
第七条 职称评审委员会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3个级别。组建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申请评审的系列或专业在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能够代表本领域的技术发展水平。中央有关部门和单位申请评审的职称系列或专业,原则上应当是本单位主体系列或专业。
(二)申请评审的系列或专业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三)申请评审的系列或专业具有足够数量且符合条件的高级职称评审专家。
(四)具有符合国家和本地区职称政策,引领行业发展、客观科学的评审标准,评审工作机构健全,评审制度完备。
组建中级、初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的基本条件由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另行制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