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搭配一日三餐?

如题所述

依据动、植物性食物在膳食构成中的比例划分不同的膳食结构,一般将世界各国的膳食结构分为以下四种模式:

(1)东方膳食模式:该膳食模式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和非洲一些国家等属此类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平均能量摄人为2000~2400kcal,蛋白质仅50g左右,脂肪仅30~40g,膳食纤维充足,来自动物性食物的营养素如铁、钙、维生素A摄入量常会出现不足。

这类膳食容易出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以致健康状况不良,劳动能力降低,血脂异常和冠心病等营养慢性病低发。

(2)经济发达国家膳食模式:该膳食模式以动物性食物为主,是多数欧美发达国家如美国、西欧、北欧诸国的典型膳食结构,属于营养过剩型膳食。

食物摄入特点是:粮谷类食物消费量小,人均每天150~200g,动物性食物及食糖的消费量大,肉类300g左右,食糖甚至高达100g,蔬菜、水果摄入少。

人均日摄入能量高达3300~3500kcal,蛋白质100g以上,脂肪130~150g,以提供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质、低膳食纤维为主要特点。这种膳食模式容易造成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营养过剩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

(3)日本膳食模式:是一种动植物食物较为平衡的膳食结构,以日本为代表。膳食中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比例比较适当。

特点是谷类的消费量平均每天300~400g左右,动物性食品消费量平均每天100~150g左右,其中海产品比例达到50%,奶和奶制品100g左右,蛋类40g左右,豆类60g。

能量和脂肪的摄入量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平均每天能量摄入为2000kcal左右,蛋白质为70~80g左右,动物蛋白质占总蛋白的50%左右,脂肪50~60g,该膳食模式既保留了东方膳食的特点,又吸取了西方膳食的长处。

少油、少盐、多海产品,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合适,有利于避免营养缺乏病和营养过剩性疾病,膳食结构基本合理。

(4)地中海膳食模式:该膳食模式以居住在地中海地区(意大利、希腊)的居民为代表。

膳食结构的主要特点为富含植物性食物,包括谷类(每天350g左右)、水果、蔬菜、豆类、果仁等;每天食用适量的鱼、禽、少量蛋、奶酪和酸奶;每月食用红肉(猪、牛和羊肉及其产品)的次数不多,主要的食用油是橄榄油;大部分成年人有饮用葡萄酒的习惯。

脂肪提供能量占膳食总能量的25%~35%;特点是饱和脂肪摄入量低(7%~8%),不饱和脂肪摄入量高,膳食含大量复合碳水化合物,蔬菜、水果摄入量较高。地中海地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很低,已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注意,并纷纷参照这种膳食模式改进自己国家膳食结构。

日常生活中人们将必需食物分为五类。

第一类是粮食类,是热量的主要来源。一般轻体力劳动者每天的摄入量以300-500克为宜,其余的热量由副食品供给,所以,粮食类食物的占热能供给量为60%-70%,约占膳食总量的32%。

第二类是富含动物蛋白质的食物,包括瘦肉、蛋、禽、鱼等,成人每天应摄入70-100克的蛋白质。

据研究,人体对动物蛋白质的吸收率高于植物蛋白,较为理想的蛋白质摄入应是,动物蛋白占1/4,豆类蛋白占1/4,其余2/4则粮食供给。因此,营养专家建议,每人每天应摄禽、畜肉类50-100克,鱼虾类50克,蛋类25-50克。此类食物应占膳食总量13%。

第三类是豆、乳及制品,因豆类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卵磷脂等,其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接近人体需要,所以每人每天应补充豆类50克,奶类100克,此类食物占总量的9.5%。

第四类是蔬菜、水果,这是人体维生素、无机盐和食物纤维的主要来来源,但因蔬菜品种很多,营养成分也存在很大差异。

如,绿叶类蔬菜含大量的胡萝卜素、抗坏血酸以及钙、磷等无机盐;根茎类蔬菜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和胡萝卜素;鲜豆类蔬菜中的碳水化合物、铁及硫胺素是其他蔬菜所不能比的,所以每人每天应摄入400-500克,共中绿叶菜应保持1/2以上。

新鲜的水果是抗坏血酸的良好来源,可以提供大量的蛋白质、磷、铁等无机盐,故而每人每天应摄入100-200克鲜果。此类食物应占总量的40%。

第五类是油脂类,油脂类可供给热量,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供给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所含的必需脂肪酸比动物油高,而动物油的饱和脂肪酸多,脂肪熔点也比较高,因此不易为人体消化吸收,故而应少吃动物脂肪,多吃植物油。

因此,营养学家建议油脂的摄入比例为饱和脂肪酸与多稀不饱和脂肪酸及单烯不饱和脂肪酸各占1/3。油脂应按每千克体重每天摄入1克,约占总膳食比重的1.5%。

综上所述,以上五类食物长期缺乏任何一种都会影响身体健康,为保持均衡膳食,人们每天的膳食不宜吃的太精,更不应在节日中暴饮暴食,真正做到粗细搭配、有荤有素,健康就会更有保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膳食结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26
人每天到底该吃几顿饭?人体生理学研究显示,什么时候吃饭是由生物钟控制的,一日三餐(早、中、晚)是从事日常工作的人们最为合理的餐次。
白天,人体内各种消化酶的分泌活跃,消化吸收能力较强,所谓“一顿不吃饿得慌”。大脑是人体耗能比重最大的器官,每天需要110—150克葡萄糖来提供能量。通常情况下,每顿饭只能提供50克左右的葡萄糖。所以,只有一日三餐,才能保证大脑足够的能量来源。
固体食物从食道到胃需30—60秒,在胃中停留大约4小时才到达小肠。因此,每间隔4—5小时吃上一顿饭,也符合消化道的生理节律。
随着工作生活节奏加快,顾不上吃早饭的人越来越多。早餐是一天能量的起始,是上午工作和学习的基本保障,不吃早餐会出现能量不足和营养素缺乏的情况。临床研究发现,不吃早餐与胃病和胆结石的发生有关联。不吃早餐还会造成饥饿感,从而导致午餐摄取能量过剩,造成机体代谢负担。
不吃晚餐同样有损于身体健康。晚上时间较长,不吃晚餐会使机体处于“低消耗”状态,时间长了,调节机体代谢的相关机制会发生改变,表现为基础代谢率降低、肌肉分解、脂肪重新分布、抵抗力下降等。不吃晚餐,早餐和午餐就会大吃特吃,过于集中的能量遇上基础代谢下降的身体,肥胖、脂肪肝等自然就会产生。
那么,一日三餐如何合理搭配呢?
完美早餐需要4—5种食物:奶、蛋、豆(豆浆)可以三选二,蔬菜至少保证1种,两种主食(燕麦、馒头等),也可有1种水果。
丰盛午餐需要5—6种食物:瘦肉、鱼虾、豆腐、豆皮中选择1种,绿叶蔬菜和其他蔬菜至少2种,2种主食(杂粮杂豆饭、发糕、窝头等)。
简单晚餐需要4—5种食物:食物选择与午餐相似,可以制作蔬菜肉丝(鱼片、豆腐)汤来减少植物油用量。
当然,能量需求大但消化吸收能力有限的人群可以享有加餐“特权”,包括儿童、孕产妇、老年人、营养不良患者。三餐之间可以适量增加点心,加餐食物包括奶及奶制品、坚果、饼干面包、水果等。
古人有“过午不食”的说法,这与其作息时间相契合。古人早睡早起,一般晚上9点就睡了。现代人生物钟发生变化,睡得较晚,工作繁重,对能量的需求也远远高于古人。盲目效仿古人,不仅不利于健康,还会增加患病的风险。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