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的日本零式战斗机为什么这么厉害?

大家觉得呢

二战时,日军曾凭借着零式战机,在太平洋战争的头两年,出尽风头。让美军大为恼火。不服气的美军,在一次老天的神助攻之下,破获了日本零式战机的秘密,从此让零式战机终归为零。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零式战机到底有多厉害?而美国人又是如何如有神助的?

零式战斗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日本海军的主力战斗机。其名得自于服役时正是皇纪纪元2600年所以最后两位都是零而得名。正式名称是“零式舰载战斗机”,简称零式。

零式战斗机是日本产量最大的战斗机,此机由三菱重工设计,并由三菱重工与中岛飞行机株式会社两家业者共同生产,总计生产10449架,是所有日本战机中生产数量最多的。总数中约有2/3为中岛飞行机株式会社生产。

作为九六式舰上战斗机的后继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日本海军从1940年到1945年的主力舰载战斗机,从中国战场一直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整个太平洋战区都可以见到它的踪影,堪称日本海军在二战时最知名的战斗机。

零式战斗机是日本飞机设计的重要里程碑,它实现了多个第一,如首次采用全封闭可收放起落架,电热飞行服,大口径机关炮,恒速螺旋桨,超硬铝承力构造,大视界座舱和可抛弃的大型副油箱等设备。

美国人被日本的零式飞机弄得非常狼狈,但是却苦于无法找到解决方法。直到某天,突然上天看到了他们,于是这个问题得到了完美解决。原来,日本海军飞行员福冈驾驶的这架“零”式战机在飞行中发生了发动机故障,不得不迫降。

地形不明的飞机驾驶员按常规放下了机轮,结果这一举动被证明是个致命的错误:机轮深深地陷入松软的苔原中,拖住了向前滑行的飞机。巨大的前冲力使飞机拿了大顶,扣翻在地上。倒霉的飞机驾驶员在座舱里折断了脖子,立马咽了气儿。

不过他的飞机却几乎完整地留给了美国人。从9月20日至10月15日,美军共进行了24次“零”式战机飞行试验,使美军获得了最宝贵的“零”式的第一手资料。美军进行了数次试飞之后,得出了结论。

首先,零式飞机的爬升率和转弯半径极好,能轻易超过F4F野猫和P-40,在低空时用这两种飞机和零式进行缠斗无异于自杀。但如果在高空时,零式优异的垂直机动性能开始恶化,原因是副翼的动作出现呆滞,反应变缓。

其次,零式飞机的俯冲速度不快,在战斗中如果被零式咬尾,应立即以高速度俯冲并滚转,通常可以摆脱。被咬住的零式能通过做小半径转弯轻易摆脱,所以盟军飞行员一定要保持高速,避免陷入低速纠缠。

但切记不可使用爬升手段摆脱,也不要追击急剧爬升的零式,否则死路一条。由于零式采用的中岛荣12星型气冷发动机采用浮动式化油器的设计,高速俯冲时易造成发动机熄火。另外零式机翼结构存在严重缺陷,俯冲速度受到限制,如果速度过快飞机很容易解体。

找到了零式飞机的致命缺陷之后,美军便开始改变战略,引诱日本飞行员上钩,最后抓住其弱点,准确实施打击。在二战的后两年,让日军脸面大扫,彻底回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1
  零式战斗机最开始雄霸太平洋战场的主要原因就是轻量化,在发动机输出功率相同的前提下,比美国的同级别战斗机轻了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五,重量轻了,反之就等于发动机的功率提升,速度、机动性与巡航距离都得到了提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空对空作战没有导弹、没有超视距,完全是近距离缠斗,所以哪一方占据了速度与机动性的优势,哪一方就注定会获胜,所以在太平洋战争初期零式才会那么厉害。
  但是到了战争中后期,美国的航空技术快速提升,航空引擎的动力显著提升,机体重量哪怕比零式大一倍,在大功率引擎的推动下,也可以获得与零战相同甚至更优越的机动性,而且载重量大,就可以装备更强的火力与更厚的装甲,就像太平洋战争后期的美式战机,装备六到八门12.7mm或20mm航空机枪,而装甲厚到零式射出的子弹打上去会被弹开,而零式在初期研制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后续的改造,所以发展空间极小,并且过度的轻量化,致使火力偏弱,牺牲大量装甲生存能力差,甚至连自密封油箱都没有,获盟军赐称号“飞行打火机”
第2个回答  2015-04-02
日本零式战机之所以厉害,是因为这款战机在设计建造上确有其独特之处,其最大航速达到533公里每小时,实用升限10000米,作战半径2200公里,这在当时的螺旋桨时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日本人在二战期间,找到了一种超级合金,日本人叫它“五十岚金属”,这是一种当时的超强度铝合金,不仅重量轻,而且硬度超过钢,抗拉性、耐劳性都非常好,这使得零式战机实现了超高速和高升限(在发动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飞机重量轻的话,提速肯定快,这是毋庸置疑的,连家用轿车也一样啊)。这种速度、高度的双重优势在战斗中绝对占据有利地位。
我不是说当时的别国战机飞不了那么高飞不了那么快,而是说综合起来,零式战机又快又高,盟军战机要么不如他快要么不如他高,再加上零式战机2200公里的超级大半径。
后来,美军建造出了野马P51战机,性能上终于超过了零式战机一点点,再加上美军飞行员实战中得到成长,这才在空战中夺回了优势。
第3个回答  2011-09-27
机动性好,航程远,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使用了新型材料,去掉了必要的保护措施比如保护油箱的橡胶,保护飞行员的钢板连铆钉也被特制成超薄型的。而当时在太平洋上的盟军飞机都是已经落后的淘汰飞机,完好率非常低下,比如英国在东南亚地区能升空的只有30多架水牛式和数量更少的双翼三翼飞机(多数是侦察机)。当时只有P40利用爬升率和坚固的机身勉强与零式周旋,但是数量同样很少。(P40当时也已经落伍了,美军很早以前就计划淘汰了)。更先进的飞机如P38,P47之类基本上都处于图纸和原型机制造阶段。
第4个回答  2011-09-27
零战的外形很简练,由于设计时考虑了轻量化和机动型的因素,所以其速度和机动性在太平洋战争前期,对战老美时是很有优势的;但是受限于日本的战争能力和工业能力,加上美军有针对性的研发了重多克制零战的战斗机,零战在战争中后期就不是那么吃香了。

不过总体上,零战还是一款比较优秀的战斗机的,截止今日,亚洲也没有几个如此有名的战斗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