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好班级

最好是1 2 3 这个格式谢

这是一个问题。制定容易,可实行起来可难啊!首先,必须让同学们理解何为纪律。次要,必须让他们知道纪律的重要性,没有纪律是不行的,就像一个圆,如果没有了规则何来的方圆。最后,同学们知道了纪律,了解到它的重要性,自然而然就会遵守,虽不能让全班遵守,但对极少人进行管理与批评教育就可。
而我个人认为,关好班上纪律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大家应一起管这样才能使班上纪律更好。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就是这个道理。
而一个班上经常存在这样一些现象,如:自习课上同学大声喧哗.听音乐.讲话课堂上乱插嘴胡扯一些与课堂无关紧要的话,还有一些就是随意破坏班级公共财产。如:门.桌.椅等。因此要杜绝与阻止和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但如果作为一名班主任而言的话,要管好班上的纪律,班主任首先要懂得自尊自爱,对学生要有爱心.耐心.还要有包容与宽容之心,因为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学生、家长、科任教师之间的桥梁,在学校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班主任是战斗在这一阵地最前沿的战士,是一班之魂。管好一个班级,犹如搞好一个系统工程,班主任从任职那天起就要有十分强烈的质量意识,要真正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上下功夫。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生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教育之果。
爱,是师德的重要内容,是老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班主任要把真诚的爱融在整个班级之中,不仅要爱那些好学生,更要爱那些缺点较多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老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信和自强。
老师们常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没有感情,好话听不进去,好心又不接受,真是又差又无良心。但却少有人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我的话是否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我的帮助是否是雪中送炭。追根求源,这是教师情感教育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缺乏艺术性,缺乏对学生的关爱。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教育能使人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人懂得做人的道理,所以对实施教育者来说,教育是讲究艺术性的,如何给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有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热爱学生。很多有经验的老师调查表明,学生对最喜欢的老师首要的一条标准就是:客观公正,平等待人,不偏袒,和蔼可亲,爱护关心每一个学生。而最不喜欢的老师是:偏爱,不公正,带着有色眼镜看人。由此可见,我们的学生是多么渴望老师的爱,而对老师的偏爱又是多么的深恶痛绝。纵观我们的教育教学,往往不同程度的存在一种现象:课堂提问有些老师只喜欢抽成绩好的学生,而对后进生则置之不理,或者对其苛求责备。这势必造成优等生与后进生的两极分化,使学生的成绩更加参差不齐。由于学生的先天条件、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不可能完全一样,总有强弱优差之别,如果对优等生大加赞赏,给予更多的注意,更多的关心,无疑是锦上添花,而对于那些平淡无奇的后进生,则心不在焉或对他们的错误耿耿于怀,而忽略了雪中送炭,这样使其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所以这就需要老师对待尖子生和后进生要一视同仁,把爱的阳光雨露播洒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使他们都能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如阳光般的温暖和雨露般的滋润。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只有热爱学生的老师,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真正唱出动人的园丁之歌。
做一名班主任,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学生们很善于观察与思考,对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们都在观察并作出相应的评价和反应。如果他们切实地感到老师是诚心诚意地爱护他们、关心他们,他们就会很自然地对你产生肯定,喜欢接近你,并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教育和指导。反之,如果他们感到你没有爱生之心,他们就在情感上对你采取冷漠、猜疑、反感甚至抵触的消极态度,那样的话,无论你怎样苦口婆心,他们都不会接受。所以,班主任要具有爱心,是取得教育成果的极为重要的前提,对学生爱之愈深,教育效果愈好。
爱在具体的实施中,就是要了解、关心学生。要想师生心灵相通,班主任就要做学生的朋友,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他们以真诚的帮助和支持。对学生的表现,班主任要给以实事求是的评价:对其缺点,要恰如其分地指出;对其积极因素,要善于发现并加以鼓励。虽然你是老师,是班主任,但在学生面前,切不可自以为是,言过其实,以势压人,小题大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爱就是一种情感教育,因此,不能在某些事情上苛刻地去追求,而是要通过师生的正确交往,倾心交谈,逐渐让学生体会到情感,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把握时机,使教师的情感能锦上添花。危难之时显身手,患难之时显真情。仔细回想,我们可能有这样一种感受,在人生成长的历程中,也许教师一句关键的话能改变一切,并能受益终身。所以在情感教育中,应该注意观察、注意时机。在情感教育中,应该注意说话的分寸、场合,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否则会适得其反。比如,一个家庭贫困的学生,冬天来了,他还穿着单簿的衣服,为了帮助这位同学,老师在许多人的面前招呼他:X X同学,来,我给你一件衣服。这位同学没有动,把头埋的很低,从此变得寡言少语。原来,老师在公开场合伤了他的自尊心,影响了他在同学中的平等地位。不仅没有达到好心的效果,反而还增加了他的痛苦。
总之,教师要适时把握爱的火候和情感教育的时机,以实际需要为依据,与学生的心理形成谐振。教师的爱是一种特殊工具,借重它是为了一个更深层的目的激发学生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有责任有义务加强自己的情感修养,力求使情感教育技巧化、艺术化,为教学、育人创造一种良好的氛围。这样,我们就能用爱的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21世纪的建设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3
1、班长
⑴接受班主任直接领导,全面负责班级的纪律、学习、卫生等工作;
⑵及时落实班主任、年段、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做好分工协作工作,负责检查、督促班委认真开展工作;
⑶及时向班主任、年段长、学校反映班级学习、活动等情况。
⑷上课叫口令,集会前负责组织、整理班级队伍,并带队入场,维持班级秩序。
2、副班长
⑴接受班主任的领导,是班主任和班长的助手;
⑵在工作中能独挡一面,分管班级的安全工作;
⑶负责检查督促班委遵纪守法情况,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工作。
⑷协助班长搞好班级其他工作。
3、学习委员
⑴负责班级有关学习方面的工作。
⑵督促各科代表及时收缴作业和登记,并检查收缴和登记情况,经常向科任教师、班主任汇报。
⑶协助班长组织同学交流学习经验,主动关心学习有困难的同学。适当组织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进行帮助。
⑷收集同学对各科教学的建议和要求,及时向有关老师反映,供老师教学时参考。
4、宣传委员
⑴负责班级宣传工作,定期出好班级黑板报,每两周更新一次。
⑵发动同学向广播站、少先队、学生会刊物供稿。
⑶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及时宣传班级好人好事,批评不良现象。
5、生活委员
⑴管好用好班级饮水工作。
⑵负责班级、卫生区的卫生打扫安排和检查督促工作。
⑶组织同学学习疾病防范等卫生小知识,同时,在疫病流行时,应负起预防宣传、班级消毒等工作责任。
⑷协助学校管理好班级财产,发现门窗课桌椅、日光灯等公物受损,及时报告班主任和总务处。
6、文娱委员
⑴定期组织同学开展文娱活动;活跃班级的课外活动。
⑵组织同学排练文娱节目,参加年段、学校的演出。
⑶负责筹备举办有特色、有意义的文娱性主题班会、联欢会、节日晚会等。
⑷及时发现、推荐、动员文娱骨干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文娱活动。
7、体育委员
⑴协助体育教师上好体育课。管好班级课间操和眼保健操。
⑵组织同学积极开展体育锻炼,定期组织班级性的体育竞赛活动。
⑶动员、组织同学积极参加年段或全校性的各项体育比赛。
8、纪律委员
⑴负责好班级课堂纪律。对同学间发生争端,要及时疏导,严重事件要及时报告老师或值班教师。
⑵组织安排同学参加公益性劳动,同时安排好劳动任务并督促同学完成。
⑶组织同学学习安全知识,开展安全宣传工作。检查班级或学校安全情况,发现存在不安全因素,应及时向班主任和有关部门反映,采取防范措施。
⑷负责班级安全工作,不在本教室上课时应关好门窗,锁好门。
⑸在班级外发生的吸烟、偷窃、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安全员应及时报告学校政教处。
9、科代表
⑴收发好自己负责的各科作业本,登记好每科交作业情况,并及时告诉老师。
⑵检查登记该科组长作业和背书情况。
⑶登记好该科每一次小考前三名名单。
10、组长
⑴负责收发本组作业本,登记每次交作业情况,并及时告诉相应的科代表或学习委员。
⑵主动关心学习有困难的同学。适当组织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进行帮助。
⑶管好本组纪律情况。
11、寝室长
⑴负责管理、登记本寝室(本班的)纪律、劳动卫生情况。
⑵寝室打扫卫生应有一个安排表。
⑶协调本寝室成员之间的关系,让同寝室成员能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备注:⑴特殊情况,由班长、副班长代行班主任职权,主持班上工作。
⑵自习课纪律由纪律委员、班长和副班长负责。
第2个回答  2013-11-28
班主任是管理班集体的主体,他们是学生的衣食父母,学生的硬性朋友。我认为做一个好的班级管理者应做好以下四点:一、要确立平等的观念 同一班级的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是明显的,这种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班主任有针对性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不能因为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不一样、社会背景不一样、学业成绩不一样,而采取不平等待遇。否则会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也降低了班主任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威信。实际上,不管处在哪个层面的学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需求:希望受到他人的尊重,希望班主任在交往中一视同仁地对待他们。二、制定严明的纪律 纪律上,一个班级必须要明确的班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吗.凡是违反纪律的学生一定要受到批评,而且班主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自身为榜样教育学生,学生的年龄特征使得他们的模仿性很强,而他们最直接的模仿对像就是班主任,因而班主任应特别注意在学生眼中的形象及行为规范,要求学生的事自己先做到,事事起到表彰作用、使学生有好的榜样。三、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学生不仅仅是教育对象,更是合作者和教育促进者。如果班主任教育思想和管理模式先进,学生就可以由被管理者变成管理参与者。这样,学生的潜能被充分激发了,班级事务和琐事就不用班主任事事亲临,学生们自己就能解决好。选好班干部很重要。让学生管理学生甚至每人都有机会管理班级。目标就是要实现全员管理,让学生认识到,在这个班级中,我是其中一员,我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班级的形象。从“我以班级为荣”上升为“班级以我为荣”,从而树立起责任心,从被动管理转为主动管理。我以一部分人为突破口,以一部份人的管理行为影响另一部份人,从而有序的带动整个班级运转。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比较多,每次我总是鼓励学生力争做到最好,同学们心里都有一个信念:我要为集体争光。四、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没有交流,就没有情感。走进学生,和每一个学生成为朋友,让他们尊重我,理解我。利用课外的时间和学生一起谈心、交流。学生病了,我组织学生去看望他;学生闹矛盾了,静心了解情况,妥善处理,使他们懂得友谊的珍贵。当然关键是班主任要把课教好,在自己所教的学科上,要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先进的育人理念,做好自身的专业,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搜集教研教改的信息,锐意进取,站在新时期新课程改革的前沿,努力使自己成为新时代的学者型教学能手。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发自内心地尊崇你主动地与你交流,班主任的凝聚力自然地就增强了。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谁都知道,一个班级风气不好而且乱,那么这个班的学习成绩就一定上不去,一个班无组织无纪律,就无法进行教育。任课教师不抓纪律,就会出现乱课;班主任不抓纪律,就会出现乱班。而且一班一旦乱起来,就难以治理。那么学生经常会出现哪些课堂纪律问题,该怎样解决呢?

1.上课说话:在上课或上自习时说话,是一个普遍性的违纪现象。这种现象乍看起来是一个小问题,但发展起来,却具有严重的破坏力。他可使一个班的成绩很快下降。课堂常规中规定课上不准随便说话,但是,在课堂上有时因某种学习上的临时需要,如借支铅笔、问清老师刚才说的话等,还是会经常出现说话现象。所以,在不严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一般说来,教师都不太认真,结果很快的由小声到大声、由二人到数人,乃至越扯越远,说起来没完没了。形成学生在台下讲,老师在台上嚷。至于这种现象对自习课的危害那就更大,有时一节一节课聊过去,什么都不做,过后还要埋怨老师留作业太多或是老师没有交代清楚。纠正课堂上说话之风的有效方法是搞课堂纪律评比:人与人比,组与组比,组长检查个人,班长检查小组,可以评分插红旗。但最有效的办法是各任课教师要认真负责从第一堂课开始,就严加要求,不准学生随意讲话。只要无人第一个开口,谈聊之风就无从刮起。另外,班主任除“盯”好自己的课堂之外,还要“盯”自习课,还要过问其他课,要把这一毛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2. 争吵、骂人、打架:由于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易冲动,控制能力差,动不动就要用拳头发表意见。这些现象不仅影响团结,扰乱秩序,有时还引起流血事件。及时恰当地处理这些问题,正是教育学生正确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懂得团结友爱,文明礼貌的重要和做事要考虑后果的道理。处理争吵、骂人事件是比较容易的,一是分清是非,二是要在弄清是谁先挑起争论和开口骂人的,然后在当事人各自认识自己错误的基础上,一方向另一方赔礼道歉,或双方相互道歉。处理打架时,不仅要弄清起因,弄清谁先动手,谁打了谁,谁吃了亏,是否动用了凶器,此外,还要查一查,从前他们之间有什么隔阂。处理时要公平,根据情节与后果,给与当众批评或公开检查或学校给予处分。不管处理如何圆满,还不如防患于未然。有效防止打架事件首先发动班干部,常注意同学,其次班主任常提醒学生不准打架。再者,常批评劝阻学生开玩笑中的过火行为。

3.拖欠作业、抄袭作业:一定及时教育,并令其补作、重作。对有困难学生,要组织同学和老师给予帮助,通知家长协助督促。

4. 考试作弊:这是一种极不光彩的行为,应严肃对待。考前一定反复强调考试纪律,考试中要严格监考,发现后及时处理。

还有一些,像爱占小便宜等等。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细致的工作,犹如一张网,只要把课堂管理好,相信能把班级建设得更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10-30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设想当你踏进教室的那一刻,班里的学生乱成一团,你还有心情上课吗?学生能安心听你传授知识吗?可见只有良好的班级纪律课堂才能变成安全、有序,只有良好的班级纪律才能给学生带来真正的快乐和自由,也才能培养学生对集体的归属感。那么呢,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师生共同制定课堂纪律。课堂规则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特点并让学生参与到制定班级规则的活动中来,这样学生的需要和愿望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从而自觉遵守课堂规则。因此老师在一学年的开始的机会就要在班级会议上与学生共同商讨制定课堂规则,当然老师要把握好度,所制定的规则要有利学生身心发展的,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不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则教师要及时发挥“引”和“导”的作用。二、利用集体舆论的力量。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激励的作用。在扶正压邪,奖善惩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以及班训班规等制度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班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在班级形成正确的舆论中心,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三、加强培养学生的自律。如果学生总是在一种被要求的环境下学习是很难进步的,所以应该让学生学会自己约束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遵守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约束好自己的一言一行。培养学生的自律,因为任何有效的纪律都是建立在学生主体地位的承认、对其人格尊重的基础上的,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自律时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其次教师本身还要能起表率的作用,在学生心里最有威信的人通常都是老师,听从老师的言教,也接受老师的身教的影响。教师的品质,时时通过他的举止言行感染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四、抓班风,束纪律。班风是班集体中长期形成的情绪上、言论上、行动上的共同倾向,是一个班特有的一种风气。它是班主任根据教育规律长期反复教育的结果,它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对全体学生有经常的、持久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作用。它可使全班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抵制和改变自己那些不符合规范的行为和习惯来适应班集体的要求。抓班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抓本班纪律。首先让学生守纪,课堂纪律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课间纪律是学生行为规范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形象的一个重要标志。守纪者,教师在感情上易于接纳;违纪者或多或少给教师一定的坏印象,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其二,抓卫生。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师生的情绪和行为,好的环境对人的行为有强烈的制约作用,它可以约束和规范不文明、不规范的行为,使纪律差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的不规范行为。其三,抓学生的竞争。有竞争才有动力。将学生无序的不规范的竞争引导到健康有序的竞争轨道,可促使学生将注意力、兴趣和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特长发展中。其四,抓学习。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关键是抓学习效率。五、纪律需反复抓、抓反复。学生的身心正处于一个迅速发展阶段,其意志行为的独立性差,同时他们自控能力又差,有时还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能很好地自我监督。在教育过程中,既要细心,又要有耐心,在尊重、信任、坚持原则的前提下,针对具体情况,通过不同途径,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反复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给学生指明克服困难、纠正错误的途径和方法,使其明了老师教育他们的良苦用心。自觉意识到改错既是师长对他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他自己的需要,这样他们才能实质性地解决行为上的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