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都是说秋后处决或者午门斩首?

如题所述

中国古代的土地每年只耕种一次,秋后即收获之后,百姓已无农事,因此秋后处决有强制民众观看的意思,以起到警示作用。并且因为秋后已至秋末,临近冬季,有着肃杀之意,此时处决死刑犯更体现了法之威仪。
午门建于明代,有永乐皇帝朱棣所建。明代,只是“廷杖”时在午门处决,但有时也会打死,所以成了杀人的地方;清代只是打仗回来庆祝在午门而已。其实明清皇宫门前极其森严,犯人“斩首市曹”决非此地,而是必须押往柴市(今西四)或菜市口等地刑场处决的。所以“午门处斩”多出自电视剧杜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9-24
古代被判为死刑的人,除了重要罪犯或在非常时期应立即处决之外,一般经司法部门审理并报请皇帝批准判为死罪的犯人都要在狱中关押,到一定时候才能处决。执行死刑的时间,从古至清都定在秋后。这是中国古代在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一种行刑制度。古代天命思想认为,处决死犯就是执行“天罚”,什么时候执行“天罚”一定要合乎天意。在阴阳家看来,春季气候温和、草木萌生,夏季炎热,万物茂盛,最适宜奖赏之类的活动。而秋季以后,天气转凉,草木凋零,呈现一派肃杀之气,此时行刑,正是顺应天地肃杀之威,且农事较闲,不误生产。历史上,除了秦朝一年四季都可以执行死刑外,其它各代处决死刑犯都在入秋以后,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秋后处决”。行刑的具体月份,各代不尽相同,西汉时规定在十月以后至腊月之间,一到立春就决不能再执行死刑。明代规定执行死刑在秋分以后立春以前。若有在立春以后至秋分前处决死犯者,杖八十。
   在可以行刑的日子,行刑的具体时辰也有规定,若白天行刑,必须等到午时;若夜间行刑,须等到天明,这在各代已成通例。
电视剧里说午门斩首那都是扯淡的,看看故宫,午门外是杀人的地方么,有午门的就明清两代,明朝行刑在西市,清朝在菜市口,这俩地方也没多远,不至于急到非得在紫禁城里杀。
第2个回答  2011-09-24
西汉中期儒学春秋公羊派大师董仲舒(前179~104)继承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创造出一套“天人感应”的迷信学说。他认为,“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赏、刑、罚与春、夏、秋、冬以类相应”。天意是“任德不任刑”,“先德而后刑”的,所以应当春夏行赏,秋冬行刑。如果违背天意,就会招致灾异,受到上天的惩罚。从此,“秋冬行刑”遂被载入律令而制度化。   汉代法津规定,刑杀只能在秋冬进行,立春之后不得刑杀。唐、宋律规定:从立春到秋分,除犯恶逆以上及部曲、奴婢杀主之外,其他罪均不得春决死刑。清代规定,经朝审应处决的犯人,也需在秋季处决。   西汉时期行刑的时间在农历九、十、十一、十二月,到了唐代,死刑执行的时间定在十、十一和十二月。唐代这一规定一直为后世采用,直到清末。

午门建于明代,有永乐皇帝朱棣所建。明代,只是“廷杖”时在午门处决,但有时也会打死,所以成了杀人的地方;清代只是打仗回来庆祝在午门而已。其实明清皇宫门前极其森严,犯人“斩首市曹”决非此地,而是必须押往柴市(今西四)或菜市口等地刑场处决的。(例如“六君子血洒菜市口”等证据)
第3个回答  2011-09-24
春夏万物欣发,宜生不宜灭,古人行事依时令,秋冬肃杀,方宜重刑。
第4个回答  2011-09-25
秋后粮食收获后盗贼什么的就增多了,在这个时候处决一批死囚起到震慑作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