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华精神代代相传征文,600字,一定是天津市耀华中学的!有追加,急急急...

如题所述

耀华精神代代传

耀华中学以历史悠久、校风淳朴、英才辈出享誉于世。
建校至今,已为国家培养了四万名高质量毕业生,有相当数量已成为国家栋梁,其中两院院士有13位。近几年,耀华中学每年为全国各类高等学校输送700多名优秀毕业生,数量居全市中学之冠,高考录取率均达到本科率100%,重点率97%以上 。
1927年,庄乐峰先生创办天津公学。1934年更名为耀华学校,取“光耀中华”之意,提出“尚勤尚朴,惟忠惟诚”的校训和含义深刻的校歌。历史的积淀、文化的传承,耀华中学逐渐形成了“治学严谨、管理规范、崇尚民主,广育良才”的办学特色,深得社会信赖。
一代代耀华人牢记“勤朴忠诚”校训、肩负光耀中华的历史重任,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建校至今,已为国家培养了四万名高质量毕业生,有相当数量已成为国家栋梁,其中两院院士有13位,他们是郝诒纯、张金哲、梁思礼、朱起鹤、于敏、王夔、周尧和、金怡濂、孙家钟、王越、王静康、冯士笮、冯培德,还有世界著名计算机专家、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制造者美籍华人朱传榘,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党委书记方惠坚,外交部副部长、新华社原驻香港分社社长周南,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天津市原市长、人大常委会主任聂璧初,美国加州蒙特利花园市前市长(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女市长)陈李琬若女士,以及著名书画家王千,陈骧龙、韩文来,著名歌唱家蒋大为、刘欢等。早在三四十年代,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先生和著名音乐理论家张肖虎先生曾在耀华任教。

  2000年以来以曲丽敏校长、边华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秉承耀华中学七十多年丰厚的积淀,确定了“为成功的人生奠基”的工作主旨,具体细化为“高举一面大旗、突出两个办学目标、实现三个创新、提供四个保障、达到五个落脚点”,并以阳光工程、绿色工程、基建工程、数字化校园工程、校园无边界工程、希望工程等六项工程为实施载体,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办学理念上逐步实现六个转变:即由追求办成国际知名学校转变为办成人才辈出的学校;由追求象牙塔式的高雅转变为向社区开放,贴近民众的朴实;由以约束为主的制约机制转变为以褒奖为主的激励机制;由催生和包装少数骨干教师成为名师转变为创设人才成长的环境,促进所有教师自我成长、自主成才;由年级组长、班主任负责德育转变为全体教职工全员育人;由注重艺术体育特长生培养转变为促进全体学生艺术体育素养的普遍提高。
耀华中学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治学严谨,敬业乐群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284人,其中15名特级教师,89名高级教师,国家级、市级骨干教师、名教师10余人,市级十佳青年教师5人,双本科学历13人,硕士学位26人,硕士课程班结业110人,出国进修三个月以上的12人。

1998年、1999年、2000年连续三年的天津市高考理科状元张颖、杨帆、周鹏都出自耀华中学,特别是2000年,耀华学生包揽了全市理科高考的前4名。2001王欣获高考理科第二名,2002年雷浩获高考理科第二名,2003年王月清获高考市内六区理科第一名,巩金麟获文科第一名,2004年刘爽获天津市文科状元,2006年刘伦获天津市理科状元,2007年陆宇衡获天津市理科状元,2009年常洪获天津市理科状元。2010年刘笑语获天津市文科状元。一批批学有特长的学生在全市、全国历年的各种竞赛中捷报频传:1991年吕强获第22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2003年李伊邙获第八届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铜牌,2004年李纯毅、张宇辰、任庆春六位同学获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冬令营两块金牌、两块银牌、两块铜牌,2005年、2006年任庆春同学两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并连续两次获得金牌。近六年中,有600多人次获全国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计算机竞赛天津赛区一、二、三等奖;100人次获高中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一、二、三等奖。2003年胡晓峰同学获第十八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薛滕、吴念众同学的“纳米技术”应用获二等奖。为学生成功的人生奠基是耀华中学的办学目标,学生的成功、成才是耀华中学的成功。

   耀华中学获得了很多荣誉:耀华中学是全国首批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先进校,全国电化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科学“十五”科研课题重点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天津市“三A”学校,天津市实施《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示范校,天津市文明学校,天津市中小学德育特色学校,市级绿色学校,首批“天津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首批“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学”,天津市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学校,天津市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等。

  如今的耀华园,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全体耀华人正以“为成功的人生奠基”为办学目标,勤朴忠诚,奋发有为,在新世纪中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为天津教育事业的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

 “环球人类文明日炽昌,教育神圣业,普及万邦,勖哉耀华为我学界光,宗旨纯且正,教导优良。斐然学子,济济聚一堂,日新复月异,进步无疆。”

  “勤朴忠诚服膺我校训,智德体三育,策励维勤,淡泊宁静守朴率本真,仔肩社会业,忠以宅心。诚能动物,蔼然自可亲,敬业复乐群,淑世淑身。”

  在耀华中学的历任校长中,第三任校长赵天麟在任期间多有创举,以人本思想治学就是其中之一。赵天麟从1934年继任耀华学校校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轰炸了南开中学,把南开中学的图书馆、学生宿舍等许多建筑物全都炸毁。为了让失学学生尽早复学,尽快安置失业教师,赵天麟校长克服重重困难,毅然开办“特班”,收纳南开中学及全国各地因日军轰炸而失业、失学的师生1000余人,学生分成二部制上课。真可谓“教育神圣业,普及万邦”。在赵天麟校长的影响下,耀华师生积极抵抗敌伪教育局的奴化教育,决不改原有教科书、照常升国旗,学校一律不买日货。实验课、家事课及各项体育活动照常进行。不幸的是,1938年6月,时年52岁的赵天麟被日本宪兵队“暗杀团”杀害,以生命的代价,实现了“仔肩社会业,忠以宅心”的校歌宗旨。在天津沦陷之日,这些失学学生多赖“耀华特班”得以完成学业。日后,这一群体中许多人都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还出现了不少杰出人物,诗人、外交家周南,航天专家梁思礼院士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2010年10月22日,中国火箭系统控制专家、梁启超先生的小儿子梁思礼院士,携航空档案馆职工重返母校天津市耀华中学,追忆求学求知的岁月。真是“斐然学子,济济一堂”。

  耀华中学一直以“勤朴忠诚”作为校训,教育学生要用“勤”来督促勉励,恪守质朴之道,把“忠”存于心中,用“诚”感动万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10
我很小的时候,便结识了耀华。深深庭院中那朵朵怒放的红花,葱茏婆娑的绿树,给年幼的我一种置身于画中的感受。与这些一同深深铭刻在我的脑海中的,还有耀华学子那犀利的言谈与精神状态上的生机勃勃。在那一刻,一种莫名其妙的喜悦与感动从我那充满渴望的内心悄悄升起。自那之后,我就从未怀疑过自己会成为一名耀华的学生。今秋能够迈进耀华,现在想来那份稚气十足的自信也是有很大功劳的。
现在的耀华对于我已不再是心中珍藏的梦想,在耀华学习生活的开始,也是我新的耀华情结的开始。抚摸着图书馆中的每一册图书都会有一种朋友般的亲切;注视着“勤朴忠诚”的校训,仿佛在聆听几代耀华人的谆谆教诲;站在礼堂前庭的两块碑文前,便能够感受到耀华厚重而辉煌的历史及耀华精神。
我常想,耀华就犹如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七十五年前的源头出发,向着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时过境迁,不管两岸风景变换,却始终有着渴望渡向美丽彼岸的船客,当然还有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如今我也有幸成为了其中一员。来到耀华,它便为我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子,向我呈现了一片崭新的天地。我将在耀华度过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在这里我会一步步走向成熟。更重要的是,我在这里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同时也会受到真的洗礼、善的涤荡、美的陶冶。
耀华将给予我这么多,让我如何不对她充满感激?而我对于这个自幼便结识并向往的地方的感情,又岂止是“感激”二字所能形容的?耀华对我来说不单是哺育我成才的母校,也是师长、是朋友。甚至日后离开耀华,它仍会是我的一部分。
我想不出什么好的方法来表达我对耀华的感情,借此七十五周年校庆之际,写下此文,谨以表达对耀华永远的敬意。 高二三班沈昕禹,O(∩_∩)O哈哈~抄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10-10
代代耀华人牢记“勤朴忠诚”校训、肩负光耀中华的历史重任,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建校至今,已为国家培养了四万名高质量毕业生,有相当数量已成为国家栋梁,其中两院院士有13位,他们是郝诒纯、张金哲、梁思礼、朱起鹤、于敏、王夔、周尧和、金怡濂、孙家钟、王越、王静康、冯士笮、冯培德,还有世界著名计算机专家、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制造者美籍华人朱传榘,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党委书记方惠坚,外交部副部长、新华社原驻香港分社社长周南,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天津市原市长、人大常委会主任聂璧初,美国加州蒙特利花园市前市长(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女市长)陈李琬若女士,以及著名书画家王千,陈骧龙、韩文来,著名歌唱家蒋大为、刘欢等。早在三四十年代,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先生和著名音乐理论家张肖虎先生曾在耀华任教。
第3个回答  2011-10-09
大家就写写赵天麟校长,写写现在的校友,写写身边的同学,写写自己的感悟,再赞两句耀华。这不就结啦!简单的呀!
第4个回答  2011-10-09
呃呃 熬啊 嫩么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