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司马姓氏故事有趣的传说

如题所述

大司马村是武陟县最大的村庄,有41个村民小组、1万多口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西部,历史悠久。大司马村的来历有四种说法:一说它是西周时期掌握军政大权的司马休父祖籍地而得名;二说它是秦朝末年殷王司马印屯兵的地方而得名;三说它是西汉时期司马迁孙子的四大怀药种植园而得名;四说它是三国时期魏国司马懿屯兵的地方而得名。这四种说法都有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现选其中一种说法以飨读者。
西周时期,东方徐国作乱,周宣王命休父率领军队前往平乱。
徐国名为国,实为部落,还是母系社会,首领叫徐莹。徐莹年方20岁,不但貌若天仙,而且足智多谋。她知道休父不但武艺高强、英勇善战,而且血气方刚,争强好胜。她觉得硬抗,自己远不是他的对手,只有智对,还有获胜的希望。她分析,休父来到营前的当夜必会劫营。于是,她提前派人在帐前挖了个大坑,坑上插了些棍棒柴草,棍棒柴草上蒙了一层土,土上印满了鞋印,而自己却稳坐帐中弹琴。徐莹估计得不错,休父带兵到达的当夜,他就带一部分精干的将士骑着快马、执着兵器来劫营了。他一心想活捉徐莹,没想到连人带马跌入大坑被活捉。
徐国士卒将休父押于帐下,叫他下跪,他不下跪,凛然地说:“我一个堂堂的大周将军岂能向你们下跪!士可杀不可辱,要杀便杀,宁死不跪!”
徐莹被休父的浩然正气所折服,她厌恶母系社会的乱配,羡慕大周的一夫一妻制度,看他又年轻英俊,因而想下嫁于他。于是她走到休父跟前,为他松绑说:“休父将军,您受惊了。咱和谈好吗?”
“怎么和谈?什么条件?”休父惊异地问。
徐莹说:“我至今还没未婚配,想嫁与您。您若同意,我将我的部落、地盘全部归于大周称臣!”
休父比徐莹大三四岁,也没婚配。雍国国君想把其妹妹许配于他,他嫌丑而谢绝了。如今看到这徐国国王美若天仙,又深明大义,愿归顺大周,不由也动心了,就说:“这事我做不了主。你若真有此心,放我回去,我请示一下周天子。周天子若批准,我就前来娶你!”
于是,血刃变成了招亲,干戈化成了玉帛。休父没动一刀一枪就收复了徐国。周宣王念休父有功,赐他大司马之职。以官职为姓,称他为司马休父。于是就有了司马姓氏。司马休父是司马姓氏第一人,也就是司马的始祖。司马休父的祖居地就叫大司马村。
20世纪30年代,大司马村南有个大坑,有人在坑南沿挖土时,塌下一批土,露出一个人的骨架,村里许多人都看见了,此人身高八尺,头大如斗,头上还有一铜箍,手握一把宝剑,宝剑上刻有“休父”二字。故,大司马村为司马休父居住遗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2-23
大司马村是武陟县最大的村庄,有41个村民小组、1万多口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西部,历史悠久。大司马村的来历有四种说法:一说它是西周时期掌握军政大权的司马休父祖籍地而得名;二说它是秦朝末年殷王司马印屯兵...查看全文>>
第2个回答  2014-12-23
神笔马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