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垦系统公安机关如何改革

关于农垦公安系统去向问天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第三大节规定,改革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继续推进垦区集团化改革

有条件的垦区要整建制转换体制机制,建设大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已组建集团公司的垦区,要加快推进直属企业整合重组,推动国有农场公司化改造,建设农业产业公司,构建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改革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

坚持社企分开改革方向,推进国有农场生产经营企业化和社会管理属地化。用3年左右时间,将国有农场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纳入地方政府统一管理,妥善解决其机构编制、人员安置、所需经费等问题,确保工作有序衔接、职能履行到位。

3.创新农业经营管理体制

坚持和完善以职工家庭经营为基础、大农场统筹小农场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强化国有农场农业统一经营管理和服务职能,建立健全农场与职工间合理的利益分享和风险共担机制。

4.构建新型劳动用工制度

健全职工招录、培训和考核体系,逐步建立以劳动合同制为核心的市场化用工制度。除已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外,对长期在农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职工子女、外来落户人员等从业人员,结合国有农场改革发展进程,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5.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农垦职工和垦区居民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与国有农场签订劳动合同的农业从业人员,可以执行当地统一的企业职工社会保障政策,也可以实行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参保缴费办法。

6.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农垦国有资产数量大、分布广、类型多,必须切实加强监督和管理。按照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总要求,明晰农垦国有资产权属关系,建立符合农垦特点、以管资本为主的监管体制。

7.创新土地管理方式

土地是农垦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农垦存在与发展的基础。要从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切实保护国有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深化农垦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扩展资料

农垦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

1.坚持国有属性,服务大局。围绕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完善国有农业经济实现形式,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走规模化发展道路,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大做强农垦经济,更好服务国家战略需要。

2.坚持市场导向,政府支持。着力深化农垦市场化改革,推进政企分开、社企分开,确立国有农场的市场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农垦平等享受国家普惠性政策,完善与农垦履行使命相适应的支持政策,解决国有农场实际困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3.坚持分类指导,分级负责。注重不同垦区和国有农场管理体制、资源禀赋、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不搞“一刀切”和“齐步走”,采取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促进多样化发展。中央直属垦区的改革发展由国家有关部门和所在地省级政府共同负责,地方垦区的改革发展由地方政府负责。

4.坚持统筹兼顾,稳步推进。把握好改革的节奏和力度,鼓励大胆探索、试点先行,从各地实际出发平稳有序推进农垦改革,不简单照搬农村集体经济或一般国有企业的改革办法,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处理好国家、企业和职工利益关系,确保干部职工队伍稳定、生产稳定和社会稳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5

按照改革方案,黑龙江农垦总局公安机构、职能、编制、人员整建制移交黑龙江省公安厅,暂实行省直派驻、垂直管理,适时进一步实行属地化改革。其他部门行政权力事项及行政职能全部移交属地政府承担。管理局、农场承担的行政权力事项及其他行政职能随农垦总局行政职能同步移交属地政府。

另外,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管理局、农场承担的办社会职能,将因地制宜,采取整体移交、分步分项移交和内部分开、管办分离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逐步纳入地方政府统一管理。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王守聪说,改革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和北大荒集团两个牌子都保留,但农垦总局机关业务突出由行政管理向企业管理转变,北大荒集团的运营将成为垦区核心业务。通过去行政职能和办社会职能,让黑龙江农垦轻装上阵,努力打造农业领域航母。

拓展资料:

黑龙江垦区位于世界闻名的黑土带上,是目前我国三大垦区之一。经过70年的开发建设,黑龙江垦区目前已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国有农场群,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基地。黑龙江垦区地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小兴安岭山麓,土地总面积5.54万平方公里 [1]  ,耕地面积3600多万亩。下辖9个分局、113个农牧场,分布在全省12个市74个县(市、区)。现有总人口177.8万人,从业人员79.7万人。

2015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量达到441.3亿斤,比去年增加5.2亿斤,已连续5年稳定在400亿斤以上。

参考资料:黑龙江垦区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0-29
  王英志同志 1975 年参加工作, 1980 年入党,现任农垦总局人事局副局长。他扎根垦区,开拓进取,以廉洁无私的品德和勤政高效的工作,为垦区人事工作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赢得同志们的一致赞扬。  一、求真务实,做身先率范的好党员  王英志同志 1977 年开始从事人事工作,几十年的工作实践,使他深刻体会到:人事工作政策性强,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要做好人事工作,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理论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为此,他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刻苦钻研人事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平时自觉地加强党性修养,是非分明,立场坚定,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他思想过硬,作风扎实,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思想品德。身为人事局副局长,从来不搞特殊化,严格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人事政策法规。为了推进总局党委重点工作人事专题的落实,为垦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保障,两年来,他不辞辛苦,任劳任怨,多次带领工作人员深入垦区几十个农场和单位抓落实,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他为人正派,谦虚谨慎,处处起表率带头作用。凡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先做到。几年来,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模范行动,不断影响和激励着周围的工作人员,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总局领导的认可。  二、锐意进取,做甘于奉献的好领导  总局人事局现有 11 名工作人员,工作量大,任务艰巨。作为担任常务副局长的王英志同志,深知自己身上责任的重大。面对诸多的工作头绪和繁杂的事务,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全力以赴协助一把手抓好自己分管的工作。他讲究领导方法,善于突出每一时期的工作重点抓主要矛盾;他与时俱进,积极探索人事工作的新途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从垦区经济改革和龙头企业发展的需要出发,率先提出在垦区实行部分人事工作“属地代办制”并付诸实施;他针对以往职称工作上访量大、矛盾多的情况,抓住工作中透明度不高这一环节,在全系统推行“公示制”,使上访量明显减少;他带领局内工作人员多次下基层调研,结合垦情起草了事业单位改革政策性文件 5 份,为总局党委决策当好参谋;他协助一把手抓行风建设,制定了总局人事局“办事指南”、“六项工作制度”等规章制度,经全局人员的努力,使“双评”工作三年迈出三大步,人事局被总局授予“正行风、促发展”最佳单位。  作为副手,他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超越权限处理手中的事务,而是在一把手的领导下,尽职尽力地工作。他一心扑在事业上,不图名,不图利,只讲奉献,不讲索取。他顾全大局,团结同志,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较强的领导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三、严于律己,做廉洁奉公的好干部  王英志同志在人事局分管职称、工资、招考录用、军转干部、考核奖惩等多项工作,集人事工作的热点、焦点于一身,但他正确对待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用手中的职权为个人谋私利,而是把手中的权力当作为民谋利的责任。几年来,他始终把垦区职工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努力为基层服务,为群众办实事。他亲自提出和起草了人事局《便民利民 6 条措施》,受到基层单位职工群众的欢迎。针对农场公检法系统拖欠职工工资问题,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总局党委提出建议,使多年的未决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他亲自深入基层解决群众上访案件,处理重要上访件 10 多起,使一些“老大难”案件得到解决。可自己个人的事,他却很少顾及,虽然爱人在总局防疫站 2001 年就晋升了高级职称,但他严格按政策办事,直到 2004 年单位空出指标后才给兑现高级职称工资。有时老同学、老熟人前来找他办事要求照顾,也都被他婉言谢绝。他廉洁行政,秉公办事,时刻用《组织人事干部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在执行政策上,从不拿原则作交易。为了全垦区的人事工作,他多年如一日,勤勤恳恳,每年一度的休假以及组织上安排的疗养,都被他主动放弃。他经常加班加点为事业操劳,两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到医院点滴处理后,第二天又继续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在人事局内,大家都说王副局长是最忙最累的,虽为人事局的领导,可比普通工作人员还干得多。  王英志同志长期工作在垦区人事战线上,多年来,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实施“人才兴垦”的战略中,以强烈的敬业精神、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创新意识,为垦区的人事人才工作做出了显著成绩。在总局机关提拔调研员组织的民意测验中,他以最高的得票率被总局党委任命为调研员,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公务员,在垦区人事系统享有很高的威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