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开始觉醒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1
                    当我们开始觉醒

很多步入中年的男男女女,不说潦倒落魄之人,即使表象看起来功成名就者,往往内心也深藏着一个受伤的小孩,外表已经成熟,但那个心灵深处的受伤小孩始终不曾长大,仍然在嗷嗷地呼唤着他人能给予自己关爱。很多人的婚姻不幸、亲子关系恶化的根源也许就在于那个受伤的小孩。爱满方能自溢,一个在爱中极度匮乏之人,他(她)无法给予别人以真正的关爱,包括自己的伴侣、孩子。如果给予后得不到回报,就会异常愤怒、伤心。人生因此陷入缺爱、渴望爱,而又求而不得的恶性循环模式。

幸亏现在有很大一批人开始觉醒,决定摆脱这种“死循环”,他(她)们不再重复父母亲的思维模式、命运轨迹,包括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

我们在童年、少年时,深受父母的漠视、打击、压制,甚至是经年的恶语、体罚,无法获得尊重、鼓励、欣赏,因此成为内心永远的伤痕。当我们成年以后,特别是现在灵性觉醒的时代,我们有能力去审视、反思自己的经历,直面自己的伤痛,就是理解父母生活那个时代的共同困境,集体的物质、心灵的匮乏,仅仅为了自己和儿女的基本生存,有时已经拼尽全力,实在无暇他顾。当然也有他们本身性格的因素,比如说比较暴躁、偏执。

谅解之后,就是尽量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和家人平和、理性地相处,不去重复他们的命运。那一种非常纠结、痛苦的模式,彼此积怨、憎恶,又无法分离的模式,我们应该有能力去终结。

孩子是经由我们来到世界上的生命,但他(她)们不隶属我们,是全新的,更有创造力的生命,我们没有权力因为抚养他(她)们,而让他(她)们必须听我们的话。因为我们的话也并一定是对的,不一定是真理。我们可以建议,但不可以去压制、管控孩子。这一点,我们对比父母,应该有了一些进步。我们有责任教导他(她)们成人,我们也有责任继续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以便都能在这个时代风起云涌的浪潮之中,不被淘汰,不被淹没,活出独特而精彩的人生。

我对于孩子,就是希望她能够与人为善,尽可能真诚,有辨别正邪、善恶的能力,有保护自己不受邪恶侵害的智慧,有比较正的三观,不轻信、不盲从所谓的权威,对社会现象有独到的见解,对自己的人生有比较清楚的规划。

知识和经验是可以被传授和积累的,但生活的体验,人生的智慧,却是父母,包括其他任何人都无法给予孩子的。所以必须去让他(她)们在生活中去摸爬滚打,吃苦历练。所以我不会认为让他(她)们吃苦是坏事。

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指导的同时,也要换位思考,反省自身在当初同样处于孩子阶段的真实认知、理解能力,以及当初父母管教我们的真实心理状态,也要修正对孩子的预期标准,进而对自上而下的说教有所节制,同时也要充分尊重孩子的试错权利,启发孩子的自省和自律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毕竟所谓为孩子好的根本着眼点,在于让孩子自己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意愿活得更舒服、更精彩、更自主、更充分,而不是一定要听话,活成家长想要的样子。

虽然我的孩子有很多的缺点、不足,但当我改变自己的观点,我更多的是欣赏她的优点,长处,比如我认为她对比同龄的我,更为自信勇敢,敢于去拥抱更有挑战性的人生,做事情也比较有规划,在外面比我善于结交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他(她)们这一代多是独生子女,更需要友情的滋养,包括事业上的互帮互助。

所以我不会去打压她,贬低她,因为我深信有母亲的祝福和欣赏的孩子,她将会发挥生命的潜能,创造出远比我精彩的人生。

母亲平和的情绪对孩子是一种良好的滋养。她对丈夫的尊重、体贴是一种无言的身教。所以当我觉醒之后,很少在孩子面前抱怨丈夫,我会引导孩子更多地去看到她父亲的优点。一般来说,有父母的关爱、欣赏的孩子更有抗击生活挫折、打击的能力,他(她)在生活中会更有韧性,即使失败了,也容易爬起来,因为他(她)内在会有自信,那是来自父母给予的原初力量。

当然我们的传统讲究中庸之道,任何事情都不走极端。一味的批评、指责会让孩子缺乏自信,畏畏缩缩;但一味的赞赏、鼓励也会让孩子变得骄傲,妄自尊大。如何把握这个度,何时赞赏、何时批评也需要父母有能力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去寻找尽可能适合的契机。

不管怎么说,我们做为父母,引导孩子成为一个有所作为、有所价值的人是很重要的任务,我们知道自己在父母这个岗位上,并不称职,还需要通过各种方式继续学习,充实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从而与孩子能始终保持理性而又亲密的沟通,创造更为幸福、和谐的亲子关系。

每一个家庭都是社会的细胞,当中国有更多的父母意识到责任,并愿意去改变,那么更多的家庭将能和谐共处,社会也将会安宁、稳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