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看世事,则世事皆平常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5


01 是非审之于己

人生在世,不免遭遇是非。 是非,原本也不好辨别。是是是,是非是,非是非,非非非。 随便怎么说,都有它道理。

淮剧《小城》里,主人公是一名眼科医生。一场车祸,打乱了她平静的生活。

她的儿子撞伤一位老人后慌忙逃逸,老人送往医院后双目失明……

想要保全儿子,那么病人将在黑暗中度过余生;如果治好病人,那么等待儿子的将是牢狱之灾。

主人公陷入了情与法、是与非的漩涡。她手里除了手术刀还有另一把我们看不见的刀,它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可以还原真相澄清事实也可以混淆视听遮盖原委,可以给人带来光明为人伸张正义也可以把人推向黑暗让人蒙受冤屈。

这把刀,是人心。

历经煎熬之后,主人公作了最终的选择——把光明还给老人,让儿子主动自首。

生活中,很多的是非也许没有主人公所遇到的这样极端。但大大小小的是非总会不期而遇。 是非面前,孰是孰非,最终要我们自己断定。 也只有由我们自己断定的选择,才是对自己负责的选择。

“是非审之于己”就是告诉我们, 世间有规则、秩序、公道、良心,只要你的选择经得起它们的拷问,那么你之是即为是,你之非即为非。


02 毁誉听之于人

稍谙世事的人都知道,人心有时是复杂的。不管你怎么说、怎么做,总有不同的声音响在你的耳畔。 之所以毁,之所以誉,只是因为他们选的角度有别,站的立场各异。

平心而论,我们都希望能够让别人站在自己这边,可实际上,这是一厢情愿。 你可能在一个时段赢得所有人,也可能长时期赢得一部分人,但你绝不可能在所有时间赢得所有人。

有位教授,从教数年,才华横溢。但就是这样一位学究典范,一夜之间成了网红。录视频,做直播,接受采访,到处演讲,赚了个钵满盆满。

有人评价,一身学识,不好好教书,不好好治学,却几近疯狂地追名逐利,真是人心不古。

后来,教授不得不出面解释。他的妻子身患重病,他的工资捉襟见肘,为了让妻子有更好的医疗条件,他需要努力赚钱。虽然知道他有苦衷但议论还是不绝于耳。

一边是卖力吹捧,敬他情深义重,为了妻子敢于尝试、勇于担当、善于应对。一边却是另一番光景,劝他淡泊名利,大肆捞金辱了斯文、丢了风骨、没了气节。

那位教授没有被他人的评价所左右,照样自行其是。

人们常说,有两种人不必解释,一种是懂你的人,一种是不懂你的人, 懂你的人不必解释,不懂你的人何必解释?

懂你的人和不懂你的人,加在一起,不是我们面对的所有人?嘴巴长在别人身上,那就由别人说吧。 生命很短,时间很贵,我们不应该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解释上面。

“毁誉听之于人”就是告诉我们,有人喜欢你、悦纳你、支持你,也有人讨厌你、嫉妒你、反对你,形形色色,林林总总,都在那里。 我们不求尽如人意,但求问心无愧。

03 得失安之于数

有一首歌,风靡一时。说是想去桂林,“有时间的时候却没有钱”“有了钱的时候却没时间”。 人生就是行走在有与没之间,有时间与没时间,有金钱与没金钱,一半是有,一半是没。

有和没,也可以说是得与失。当然,得与失并不对应着好与坏;而且, 得与失,各自本身,也存在着得与失。

有位作家,当初可以从政,也可以从文。两者之间,他选了后者。

之后多年,他都在写作,尽管生活十分拮据,却没有放弃。屡败屡战,越挫越勇。

终于,历经半生,修成正果。作品接二连三,好评铺天盖地。名有了,利有了,他还是心平气和,“不断把自己归零是我的习惯。”

谈及人生的成败得失,作家说:“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作家,我从小的愿望有三个,一个是当厨子,一个是唱戏,还有一个是当小学老师。”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这句话其实告诉我们的,不是懈怠人生,是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如此,方能活得自在,方能活得安然。

我们的一生中,岂是十全十美,岂能随心所欲?有时缺钱,有时缺爱,有时缺少智慧,有时缺少机遇。你该拥有的东西命运不会少你的,你不该得的东西命运也不会给你。

“得失安之于数”就是告诉我们,那些功名、利禄、权势、尊位,该得的总是会得,该失的总是会失。我们所能做的,是尽人事听天命。 争取时,恰到好处,适可而止;失去时,淡然待之,泰然处之。

04 结语

都说,你要有一颗平常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平常心看起来只如平常,却不平常,至少应含有三重意义—— 是非在己,毁誉由人,得失不论。

事因难能,所以可贵。而一旦 修得平常心,淡看世间事 ,也就能进入人生的大境界,活出人生的真自我!

作者简介:老杨,80后,湖南桂阳人,工作为生计,写作求愉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