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黄鸡出栏要多少天

如题所述

圈养的三黄鸡的公鸡要100天~110天才能出栏,母鸡的话就更久,得120天~130天出栏。三黄鸡要是在户外散养的话,长到比较好卖大概需要2.5斤,得养两个月左右。

三黄鸡是杂种鸡,它是由优良的鸡种经过杂交培育出来的优质鸡,可以说是家禽中的战斗机。

三黄鸡的生长速度要慢一些,所以养殖三黄鸡的农民要耐得住寂寞。三黄鸡虽然饲养周期长,但是回报率也很高。在市场上,三黄鸡是消费者最欢迎的鸡肉品种之一,价格也比别的就鸡高一些。

扩展资料:

三黄鸡主要特性:

体型偏小,头细脚细,嘴黄、脚黄、皮毛黄。

公鸡单冠,冠、髯硕大鲜红。喙短宽,褐黄色,颈羽、鞍羽、镰羽金黄色,背羽、翼羽深黄或红黄色,胸、腹羽淡黄色。主尾羽黑色闪光。胫和爪橘黄色,胫内、外侧有点状红斑,脚偏矮。

母鸡单冠直立,冠中等大小,冠、髯、耳垂呈鲜红色。全身羽毛黄色。整个尾翼呈鸵背状下垂而不上翘,为本品种外形特征之一。

三黄鸡饲养方式:

1、地面厚垫料平养的方式:地面厚垫料平养的方式就是在鸡舍内的地面上铺设10厘米左右厚的垫料,雏鸡从入舍饲养到上市出售一直生活在上面。这是目前最普遍采用的一种饲养方式。地面上的厚垫料要求干燥松软、吸水性强、不霉变。

2、网上平养的方式:就是在离地50-60厘米的高度上架设网架,用2厘米左右粗的圆竹竿或木条平排在网架上制成网床,上面铺上塑料网或铁丝网,鸡群就生活在网上。

这种方法虽然设备投资较高,但由于鸡粪落在地上,鸡群不接触鸡粪,可显著降低鸡群的球虫病、大肠杆菌病、慢性呼吸道病等疾病的发生率,减少医药费用,鸡舍内环境容易控制,也节省了垫料的费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黄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9-27
全价饲料 120出栏 半饲料 150天饲养管理技术 1、喂料 雏鸡开饮2~3h后,可将碎玉米或碎米按2:1加清水拌匀,撒在旧报纸上让小鸡啄食,第二天可掺50%雏鸡破碎料,同样加清水拌匀,仍旧撒在旧报纸上喂,撒料时千万别撒在雏鸡绒毛上,否则易引起啄毛。4日龄开始用少量料槽喂干破碎料,让小鸡逐渐适应在料槽中采食,到8日龄全部用料槽。喂料次数:最初一天喂8~10次,以后4~6次,8日龄开始1日3次。 2、通气 主要靠小孔排气,若要增加排气量,可加大或全部打开育雏间和大棚的门帘。 3、并室与拆室 为了调节饲养密度和改善通气状况,雏鸡2周龄后,除去隔离育雏间的所有隔膜,使之合并成一个大育雏室。3~4周龄全部拆除育雏间,从此雏鸡可在整个大棚内自由活动。 4、断喙 为防止啄癖,雏鸡一般在4周龄左右进行一次断喙。若鸡群出现啄毛啄肛现象,可适当提前进行。 5、出棚 出棚时间应视天气好坏及日龄大小来定,天气晴朗时,夏季雏鸡15日龄左右,冬季3周龄以上可让雏鸡出棚外活动,出棚时间由短逐渐增长,但不必驱赶,只要打开门帘和地窗,任雏鸡自由进出,育雏结束后,鸡群应逐渐以棚外活动为主。 6、棚外采食与饮水 鸡集群性强,饲养区四周不必设棚栏。 食盘和饮水器布局:雏鸡2周龄后,可将少量食盘和饮水器放在棚外,育雏结束后换成大号塔式水槽和料盘,放在棚外的食盘和水槽逐渐增多,但不要离棚太远,最好在棚外20米以内放置,目的是控制运动量。应尽量选择树荫下放置食、水槽,尤其夏季,要经常查看水槽,做到任何时候不断水。 7、水位和料位 4周龄后按100只一个大号塔式水盘,50只一个大号料盘。料位或水位不足,也是引起啄癖的原因之一,造成群体均匀度下降。
第2个回答  2012-01-26
  肉仔鸡一般在60天上市,上市后清扫和消毒鸡舍,隔7~10天后可继续饲养,每批鸡的饲养周期需75天左右,一年可生产五批。每100平方米鸡舍,每年可生产肉用仔鸡600多羽,每羽以1.75公斤计算,年产量在一万公斤以上。
  以下是整个饲养三黄鸡的注意事项;
  一、饲养方式
  三黄鸡的饲养方式主要有地面厚垫料平养、网上平养两种。
  1、地面厚垫料平养的方式:地面厚垫料平养的方式就是在鸡舍内的地面上铺设10厘米左右厚的垫料,雏鸡从入舍饲养到上市出售一直生活在上面。这是目前最普遍采用的一种饲养方式。地面上的厚垫料要求干燥松软、吸水性强、不霉变。常用的垫料有刨花、锯末、稻壳及铡成3-6厘米长的麦秸、稻草和玉米秸。这几种垫料以混合使用为好。厚垫料平养方式的优点是简便易行,设备投资少,残次品率低;缺点是肉鸡易感染肠道疾病和球虫病,会增加药品的费用。
  2、网上平养的方式:就是在离地50-60厘米的高度上架设网架,用2厘米左右粗的圆竹竿或木条平排在网架上制成网床,上面铺上塑料网或铁丝网,鸡群就生活在网上。这种方法虽然设备投资较高,但由于鸡粪落在地上,鸡群不接触鸡粪,可显著降低鸡群的球虫病、大肠杆菌病、慢性呼吸道病等疾病的发生率,减少医药费用,鸡舍内环境容易控制,也节省了垫料的费用。
  二、特点
  三黄鸡是由优良地方品种经杂交培育而成的优质肉鸡品系,从外观上看具有黄色的羽毛、黄色的皮肤、黄色的腿胫等特征。与白色羽毛的肉鸡相比,三黄鸡的生长速度要慢一些,饲养周期要长一点;但三黄鸡的肉质细嫩、皮薄、肌间脂肪适量、肉味鲜美,所以在市场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价格也高一些。 饲养设备比较简单,如采取地面平养,就不需要鸡笼设备,房舍结构也较简单,投资较少,在一幢500平方米的鸡舍内,可以饲养肉用仔鸡5000~6000羽。一年生产五批,则年产量可达25000~30000羽肉鸡,可是净利润3万元以上。目前上海郊县专业养鸡户因陋就简,利用多余的房屋饲养三黄鸡,每羽净利在2元左右。
  三、鸡舍及设备
  1、鸡舍:鸡舍要求天棚、墙壁的保温性能良好,地面要求为水泥地而且要稍微有一点坡度,这样便于冲洗和消毒,鸡舍的墙壁上要设有进出气窗孔。
  2、养鸡的设备:养鸡的设备包括保温设备、饲养设备和光照设施三个方面。
  保温设备有:火炉、保温伞、红外线灯。
  饲养设备有:料盘、料桶和饮水器。料盘是供1-8日龄的雏鸡开食时使用的,每80-100羽鸡提供一个;9日龄以后逐步地更换为料桶,悬吊式料桶的直径为38厘米,每100羽鸡需3个悬吊式料桶。
  饮水器式样有手提式和吊挂式两种,1-8日龄的雏鸡用手提式的饮水器,容量为0.5千克,每70-80羽鸡需要一只;9日龄后更换较大的中型饮水器,容量2 千克,每70-80羽鸡提供一只;如果用吊挂式自动饮水器,每125羽鸡配置一个;如以自动饮水槽供水,每羽鸡应占饮水位置为2厘米。
  光照设施:每20平方米安装一个带灯罩的灯头,每个灯头准备40W和15W的灯泡各一个。1-6日龄用40W灯泡,7日龄后用15W灯泡。
  护围:育雏初期(1-7日龄)为防止鸡远离热源而受凉,在保温伞周围可用厚纸板或席子圈起,护圈高15厘米,与保温伞边缘的距离为70-150厘米。护围从第3天起逐渐扩大,第7天即可撤除。
  四、饲喂技术
  1、充足的饮水
  水是三黄鸡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之一。在整个饲养过程中,鸡的饮水量大约是采食饲料量的2-3倍,气温愈高饮水量愈多。充足而符合卫生标准的饮水供应是肉鸡饲养成功的重要保证。
  雏鸡入舍后,先要用人工引导雏鸡饮用20℃左右的含糖量5%的糖水,雏鸡饮水2-3小时后才能开食。第一周内雏鸡饮用水的温度应在20℃,而且可以加入一定量的可溶性维生素,如速补---14、电解多维等等。饮水器数量要够用,并且要摆放均匀。饮水器的高度也应该随着雏鸡的生长逐渐调整,使饮水器的边缘与鸡背保持相同的高度,防止饮水外溢、保持垫料的干燥,饮水器要保持清洁,每天要清洗和消毒1-2次。
  2、丰富的营养
  三黄鸡的生长需要丰富的营养,饲养三黄鸡的饲料一是要求营养成分齐全,任何微量成分的不足或缺乏都可能出现病态反应;二是要求高能量、高蛋白质;三是要求饲料里的各种营养比例配合恰当。
  三黄鸡饲养一般分为2个阶段,0-28日龄称为育雏阶段,29日龄---上市称为育肥阶段,所以三黄鸡的饲料供应也要分为2个阶段,育雏阶段饲料一般用粉料或加工成碎粒,育肥阶段饲料最好用颗粒饲料。
  三黄鸡的饲喂采用自由采食方法。在1-3日龄,为了让雏鸡尽快学会采食,每隔2-3小时喂料一次;4-28日龄每隔4小时喂料一次;29日龄后每日加料4 次。多次投料可以刺激鸡的食欲,增加鸡的采食量。每次给料时要控制给料量,使每只鸡能吃饱,还有少量余料,给料过多会被鸡啄出料桶造成浪费。
  1- 7日龄的雏鸡用开食盘饲喂,7日龄以后要逐步改为用料桶饲喂,12日龄后完全用料桶饲喂。料桶的高度要随着鸡的生长速度而调整,保持与鸡背同一水平,以免啄出饲料。料桶必须保证够用而且分布要均匀。在由小鸡料转换为育肥料时,要用5天左右的时间逐渐更换,不能突然改变。饲养人员应每天准确记录喂料量。
  3、良好的环境
  三黄鸡1-2日龄所需温度为32-34℃,此后每过一周环境温度可下降3℃,到5周龄后环境温度以20-21℃为宜,最低不得少于16℃。在育雏期,鸡舍内温度每天可上下波动1-2℃,造成适当的温差,可以刺激食欲,提高采食量,促进鸡的生长。
  育雏第一周,鸡舍内保持56-70%的稍高湿度,防止雏鸡脱水,影响健康和生长;两周后鸡舍内湿度控制在55-60%。通过加强通风,避免饮水器漏水,防止垫料潮湿等措施,保持舍内的干燥。
  要注意鸡舍的通风换气,及时排除鸡舍内污浊空气,鸡舍内氨气量不应超过20ppm,也就是以人闻了不感到刺鼻为标准。要解决通风换气和保温这一对矛盾,通常 1-2周龄时以保温为主,适当注意通风,必须防止冷空气直接吹到雏鸡身上。3周龄开始要逐渐增加通风量和通风时间,5周龄后应以通风为主。
  4、适当的密度
  要保证每只三黄鸡在不同生长阶段都占有必要的地面面积,使其自始至终保持适宜的密度,这是三黄鸡饲养成败的一个关键。"饲养密度"这一概念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每平方米面积养多少羽鸡;二是每羽鸡占有多少食槽位置;三是每羽鸡有多少饮水位置。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三黄鸡的饲养密度通常以出售时的每平方米载鸡数来计算。采用地面厚垫料平养方式时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1-14羽,采用网上平养方式时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4-16羽
  5、适当的光照
  饲养三黄鸡需要适当的光照,其目的是延长采食时间,增加摄食量,加快生长速度。通常1-2日龄用24小时光照,3日龄后每天光照23小时,夜间关1小时保持黑暗,使鸡能适应突然停电时的环境变化,防止引起鸡群堆集死亡。光的亮度在育雏期的第一周要强一些,每平方米地面2-3W,第二周后的每平方米 0.75W,防止过分活动或发生啄癖。有条件的也可采用1-2小时光照,2-3小时黑暗的光照方式。并且需要注意观察鸡的行为精神、采食、粪便、呼吸等状态,发现有异常情况时、要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措施。
  五、疾病防治
  三黄鸡饲养周期短,任何疾病一旦发生即使得到控制,到出售前往往也来不及恢复,因此必须立足于卫生防疫,要有"防重于治"的观念。
  1、实行"全进全出"制:就是同一栋鸡舍或鸡场一次只进同一批雏鸡,饲养同一日龄鸡,并且在同一天全部出场,出场后彻底清扫、清洗、消毒,然后将鸡舍空闲密闭一周以上,再接养下一批雏鸡。由于在鸡场或鸡舍内不存在不同日龄鸡群的交叉感梁机会,切断了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从而保证了鸡群的安全生产。
  2、做好消毒工作:要对鸡舍及舍内设备进行彻底的消毒;人员、车辆进出均应消毒;每周至少1次带鸡消毒,定期清理消毒鸡舍周围的环境,加强垫料管理,保持垫料干燥、无霉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