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的功效与作用 草果的好处有哪些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14

功效作用与好处:

1、草果用来烹调菜肴,可去腥除膻,增进菜肴味道,烹制鱼类和肉类时,用了草果其味更佳。

2、炖煮牛羊肉时,放点草果,既能使牛羊肉清香可口,又能去除牛羊肉膻味。

3、草果味辛性温,具有温中健胃、消食顺气的功能,主治心腹疼痛、脘腹胀痛、恶心呕吐、咳嗽痰多等,还能解酒毒,去口臭。

禁忌:但需要提醒的是,气虚或血亏患者忌食草果。

扩展资料

草果分布于中国云南、广西、贵州等地。主产于云南,以人工栽培为主,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每年10月—11月草果开始成熟,至果实变为红褐色而未开裂时采收,晒干、微火烘干、或用沸水烫2分钟—3分钟后,再晒干或烘干。

它有特异香气,味道刺激而且微苦,尝起来具有特殊浓郁的辛辣香味。选购的时候以气味芳香,味道浓且辛辣,个头大、饱满,色泽红棕者为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草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06
  草果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

味辛;性温。

《饮膳正要》:味辛,性温,无毒。

《本经逢原》:辛,温,涩,无毒。

《本草从新》:辛,热。

  【归经】

归脾、胃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胃二经。

  【功效主治】

燥湿温中祛痰截疟。主脘腹冷痛;恶心呕吐;胞膈痞满;泄泻泻;下痢;疟疾。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痛,痞满呕吐,疟疾寒热。

李杲:温脾胃,止呕吐,治脾寒湿、寒痰;益真气,消一切冷气膨胀,化疟母,消宿食,解酒毒、果积。兼辟瘴解瘟。

《饮膳正要》:治心腹痛,止呕,补胃,下气。

《本经逢原》:除寒,燥湿,开郁,化食,利膈上痰,解面食、鱼、肉诸毒。

《本草求原》:治水肿,滞下,功同草蔻。

  燥湿除寒

《本草正义》曰:“草果,辛温燥烈,善除寒湿两温燥中宫,故为脾胃寒湿主药。”可用治呕吐、泻痢、脘腹冷痛。

  行气止痛

《本草衍义补遗》曰:“草豆蔻,性温,解散滞气,消膈上痰。若明知身受寒邪,日食寒物,胃脘作疼,方可温散,用之如鼓应桴。”可用治胃脘痛及脐腹痛。祛痰截疟。

《本草正义》日“按岚瘴皆雾露阴湿之邪,最伤清阳之气,故辟瘴多用温燥芳香,以胜阴霾湿浊之蕴崇。草果之治瘴疟,意亦犹是。草果善涤湿痰,振睥阳。”本品功能祛痰截疟,故可用治疟疾、痰饮等。

  消食化积

本品用治寒湿内聚食积腹满有效。本病多由寒邪直中入里,或久居潮湿之地;或进食冷饮不洁之物,内外相合,寒湿侵犯中焦,脾胃升降失调,发为本证。临床常见:腹部胀满,按之不减,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大便泄泻,或脘腹疼痛,口渴不虢饮,舌苔A腻,脉象弦缓。本晶辛散化湿,温热去寒;湿化寒去,胃得受纳,脾可健运;则食积可消,腹满可除。

  镇咳祛痰作用

本品所含的a-和β-蒎烯有镇咳祛痰作用。1,8-桉油素有镇痛、解热、平喘等作用。

  抗炎、抗菌作用

B-蒎烯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并有抗真菌作用。香叶醇有抗细菌和真菌作用,对发须癣菌和奥杜安氏小孢子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39mg/ml。

  草果的功用价值

  食用价值

草果是一种调味香料,为中国广大城乡人民日常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必需品.草果具有特殊浓郁的辛辣香味,能除腥气,增进食欲,是烹调佐料中的佳品,被人们誉为食品调味中的“五香之一”。炖煮牛羊肉时,放点草果,既清香可口,又驱避膻臭,因此,草果一直都是紧俏商品。尤其在新疆、甘肃、内蒙、宁夏、西藏、陕西等常食用牛羊肉的地区,人们更是争相购买,成为市场供不应求的畅销商品。

药用价值

草果味辛性温,有温中健胃,消食顺气,祛寒湿的功能,并能解酒毒,去口臭。果实入药能治心腹疼,食积不消,止泻,呕吐,食欲不佳,咳嗽痰多,胸满腹胀等症。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药用价值
草果是药食两用中药材大宗品种之一,食用量大于药用量。草果具有燥湿健脾,除痰截疟的功能。主治脘腹胀满,反胃呕吐,食积疟疾等症。好多中成药离不开它的配方,如透骨搜风丸、益肾丸、开郁舒肝丸、宽胸利膈丸、洁白丸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的需要,草果的用途和用量将越来越大越多。[2]
药品简述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归经:入脾经、胃经。
功能:燥湿除寒,祛痰截疟,健脾开胃,利水消肿。
主治:疟疾,痰饮痞满,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泻痢,食积。
适用范围:虚热、咳嗽、水肿、小便不利、小儿热惊、头生疮肿等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7.5克;或入丸、散。[4]
用药宜忌:身虚畏寒者慎用。气虚或血亏,无寒湿实邪者忌服。
①《本草蒙筌》:大耗元阳,老弱虚羸,切宜戒之。
②《本草经疏》:凡疟不由于瘴气;心痛胃脘痛由于火而不由于寒;湿热瘀滞,暑气外侵而成滞下赤白、里急后重及泄泻暴注、口渴;湿热侵脾因作胀满或小水不利,咸属暑气温热,皆不当用。
③《本草备要》:忌铁。
宜:脘腹冷痛、食积不化,或饮食不香、呕吐反胃者宜食。
忌:气虚或血虚的体弱者切勿多食,以免耗伤正气;阴虚火旺者也不可服,防其温燥伤阴。
草果与草豆蔻应用与鉴别
草果与草豆蔻:性味皆辛,温,归脾胃经;功效燥湿温中。草豆蔻具有行气作用,草果行气作用几无;草果功能截疟,可用以寒湿偏盛之疟疾。而草豆蔻则无此作用。草果与砂仁:二药性味皆辛,温,归脾胃二经,同具化湿,行气,温中之功效。砂仁行气作用强,草果温燥作用强。故砂仁能行气和中而达止呕,安胎之效是为其独有特点。草果有截疟之特长,可用治寒湿偏盛之疟疾。[2]
化学成分
果实含挥发油,油中的主要成分为α-蒎烯(α-pinene),β-蒎烯(β-pinenen),1,8-桉叶素(1,8-cineole),ρ-聚伞花烃(ρ-cymene),芳樟醇(linaloolo),α-松油醇(α-terpineol),橙花叔醇(nerolidol),壬醛(nonanal),癸醛(capric aldehyde),反-2-十一烯醛(trans-2-undecenal,为本品中的辛辣成分),橙花醛(neral),牻牛儿醇(geraniol);另含微量元素(μg/g):锌69.2,铜7.33,铁57.2,锰283.7,钴0.89。
种子油挥发油21种成分:主要为1,8-桉叶素(1,8-cineole),2-癸烯醛(2-decenal),牻牛儿醛(geranial),橙花醛(neral)。[5]
辅助药用价值
1.以草果为主或适当配伍还可用于治疗其它多种疾病,如:用草果配柴胡、

草果 (2张)
桂枝

等14味中药组成柴桂草果汤,治疗流感行性感冒300例,总有效率为95.31%(浙江中医杂志,1993,1:65)。
2.以草果15克,诃子5克,山柰5克,官桂5克,焙干研细末,再以樟脑5克,一起入香油125克中,装入盐水瓶,密封浸泡三天后,外擦用治斑秃,治疗30例,均愈(中医药学报,1987,3:53)。
3.配知母,具有调寒热,和表里之功,善治疟证。
4.配常山,可加强截疟之药力,免除常山涌吐之弊。
5.配砂仁,增强化湿浊,温脾阳,和胃气的功效。配厚朴,化湿浊,健脾胃,行气和胃。
6.配白豆蔻,二药相使配对,各取所长,具有较强的化湿醒脾,暖胃散寒,行气止痛,调中止呕作用。[2]
药用附方
1.治疟疾,胃中寒痰凝结,不易开解:草果、常山、知母、乌梅、槟榔、甘草、穿山甲。水煎服。(《慈幼新书》草果饮)
2.治瘅疟,脉采弦数,但热不寒,或热多寒少,膈满能食,口苦舌干,心烦,渴水,小便黄赤,大腑不利:青皮(去白)、厚朴(姜制炒)、白术、草果仁、柴胡(去芦)、茯苓(去皮)、半夏(汤泡七次)、黄芩、甘草(炙)各等分。细锉。每服20克,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济生方》清脾汤)

草果 (3张)

3.治肿寒疟疾不愈,振寒少热,面青不食,或大便溏泄,小便反多:草果仁、附子(炮,去皮脐)。上等分,细锉。每服25克,水二盏,生姜七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济生方》果附汤)
4.治脾痛胀满:草果仁二个。酒煎服之。(《仁斋直指方》)
5.治肠胃冷热不和,下痢赤白,及伏热泄泻,脏毒便血:草果子、甘草、地榆、枳壳(去穰,麸炒)。上等分为粗末。每服10克,用水一盏半,煨姜一块,拍碎,同煎七分,去滓服,不拘时候。(《传信适用方》草果饮)
6.治瘟疫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日后但热而无憎寒,初起二、三日,其脉不浮不沉而数,昼夜发热,日哺益甚,头身疼痛:槟榔10克,厚朴5克,草果仁2.5克,知母5克,芍药5克,黄芩5克,甘草2.5克。用水一钟,煎八分,午后温服。(《瘟疫论》达原饮)[2]
名家论述
①《纲目》:草果,与知母同用,治瘴疟寒热,取其一阴一阳无偏胜之害,盖草果治太阴独胜之寒,知母治阳明独胜之火也。
②《本草求真》:草果与草豆蔻,诸书皆载气味相同,功效无别,服之皆能温胃逐寒。
然此气味浮散,凡冒巅雾不正瘴疟,服之直入病所而皆有效。
③《本草正义》:草果,辛温燥烈,善除寒湿而温燥中宫,故为脾胃寒湿主药。
按岚瘴皆雾露阴湿之邪,最伤清阳之气,故辟瘴多用温燥芳香,以胜阴霍湿浊之蕴祟。
草果之治瘴疟,意亦犹是。
然凡是疟疾,多湿痰蒙蔽为患,故寒热往来,纠缠不巳,治宜开泄为先。
草果善涤湿痰,而振脾阳,更以知母辅之,酌量其分量,随时损益,治疟颇有妙义,固不必专为岚瘴立法。
惟石顽所谓实邪不盛者,当在所禁耳。

食疗价值
姜科草本植物草果的成熟果实。主产于云南、广西、贵州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
草果赤豆炖青鸭
收,除去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微炒、捣碎用。性味辛温。能燥湿散寒。温燥之性胜于草豆蔻。用于脾胃寒虚,脘腹胀痛,呕吐或腹泻。常与草豆蔻同用。可以用来制作卤水用。
草果的香辛成粉主要为挥发油中的反-S-烯醛(Trans-s-undecenal)。除此之外还含有香叶醇(Geraniol)和草果酮(Tsaokone)。
草果补充信息: 草果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草果仁、炒草果仁、姜草果仁、煨草果仁,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草果食疗作用:草果味辛,性温;归脾、胃经;芳烈燥散具有燥湿温中,辟秽截疟的功效
主治胸膈痞满,脘腹冷痛,恶心呕吐,泄泻下痢,食积不消,霍乱,瘟疫,瘴疟,还能解酒毒,去口臭。

烹调用途
草果具有特殊浓郁的辛辣香味,能除腥气,增进食欲,是烹调佐料中的佳品,被人们誉为食品调味中的“五香之一”。
草果用来烹调菜肴,可去腥除膻,增进菜肴味道,烹制鱼类和肉类时,有了草果其味更佳。
炖煮牛羊肉时,放点草果,即使羊肉清香可口,又能驱避羊膻味。调制精卤水和烹制肉类、菜肴等增香,如草果煲牛肉;又如云南特产封鸡中亦采用草果增香。
宜忌:气虚或血亏、无寒湿实邪者,应忌食草果。[2]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1-1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