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不公证有法律效力吗?不认同这个遗嘱去哪里能鉴定?

如题所述

一. 遗嘱只要遗嘱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而且立遗嘱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即使不公证同样有法律效力。

    公证并不是遗嘱生效的必要条件。遗嘱有效不需要公证,只要遗嘱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立遗嘱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且遗嘱处分的财产是立遗嘱人的合法财产,遗嘱内容形式合法即具有效力。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补充材料:

有效的遗嘱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遗嘱人必须具有立遗嘱能力。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不具备真实表达自己意思的能力,也不具备与其相关的民事活动的责任能力,他们所立遗嘱,超越了法律规定的范围,法律规定其从事的民事活动无效,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利益不受侵害。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十一条,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有行为能力。

无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即使其本人后来有了行为能力,仍属无效遗嘱。遗嘱人立遗嘱时有行为能力,后来丧失了行为能力,不影响遗嘱的效力。也充分说明了立遗嘱人必须具有立遗嘱的能力。 患有聋、哑、盲等生理缺陷而无精神病的成年人,他们是有完全行为能力的,因此他们也可以立遗嘱。

2、嘱内容必须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的表示。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

伪造的遗嘱无效。

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遗嘱人在遗嘱中确立的内容是处分自己生前合法所有的个人财产,立遗嘱人如果在胁迫等外在因素的压迫下所立遗嘱,或遗嘱被人篡改、伪造,均是他人的意思,他人无权处分财产所有人的遗产,只有遗产所有人才能处分自己合法所有的遗产,因此,遗嘱一定要表示遗嘱人真实的意思,这也是体现对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的保护。

3、嘱处分的遗产只能是个人合法所有的财产,处分他人财产无效。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二. å¯¹é—嘱的真伪有异议的,可以到法院起诉,由法院委托机构进行鉴定。

   å¯é€šè¿‡ç”±ä»£ä¹¦äººã€å…¶ä»–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查询。

   æ ¹æ®ä¸­å›½ã€Šç»§æ‰¿æ³•ã€‹ç¬¬17条第3项规定: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

    遗嘱必须是具备遗嘱能力之人所为,符合法定要式者,才是一个在法律上有效的遗嘱。遗嘱为民事行为,设立人必须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依我国现行法规定,只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才有设立遗嘱的行为能力即遗嘱能力,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具有遗嘱能力。

    鉴定一份遗嘱的真伪,遗嘱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从遗嘱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上分析辨别:

(一)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遗嘱的实质要件有以下五个方面:

  1、遗嘱人须有遗嘱能力

  遗嘱能力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设立遗嘱,以依法自由处分其财产的行为能力。遗嘱为民事行为,设立人必须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依我国现行法规定,只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才有设立遗嘱的行为能力即遗嘱能力,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具有遗嘱能力。因此,遗嘱人须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我国《继承法》第22条的规定,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人是否具有遗嘱能力,以遗嘱设立时为准。在设立遗嘱时,遗嘱人有遗嘱能力的,其后虽丧失遗嘱能力,遗嘱也不因此失去效力。反之亦然。所以,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1条中明确规定:“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有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即使本人后来有了行为能力,仍属无效遗嘱。遗嘱人立遗嘱时有行为能力,后来丧失了行为能力,不影响遗嘱的效力。”

  2、遗嘱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遗嘱必须是遗嘱人处分其财产的真实的意思表示,因为意思表示真实是民事行为有效的必要条件。遗嘱是否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原则上应以遗嘱人最后于遗嘱中作出的意思表示为准。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3、遗嘱不得取消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

我国《继承法》第19条规定,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这一规定属于强行性规定,遗嘱取消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的,不能有效。遗嘱人未保留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遗产份额,遗产处理时,应当为该继承人留下必要的遗产,所剩余的部分,才可参照遗嘱确定的分配原则处理。继承人是否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应按照遗嘱生效时该继承人的具体情况确定。

  4、遗嘱中所处分的财产须为遗嘱人的个人财产

  遗嘱既是遗嘱人处分其个人财产的民事行为,就只能就遗嘱人个人的合法财产作出处置。遗嘱人以遗嘱处分了属于国家、集体或者他人所有的财产的,遗嘱的该部分内容,应认定无效。

  5、遗嘱须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

  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民事行为无效。遗嘱若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其内容违反社会公德,则也不能有效。

遗嘱有效的形式要件:

  《继承法》中认可的有效的遗嘱形式只有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紧急情况下)五种形式,并要求附随立遗嘱人或见证人亲笔签字。

  五种形式的遗嘱,不管哪一种,格式不重要,只要遗嘱中不缺少相应的要件,就可以认为是有效的遗嘱。五种形式的遗嘱要求如下:

  1、公证遗嘱

  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办理遗嘱公证需要立遗嘱人亲自到其户籍所在地的公证机关申请办理,不能委托他人代理。如果遗嘱人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亲自到公证机关办理遗嘱公证时,可要求公证机关派公证员前往遗嘱人所在地办理。值得注意的是,立遗嘱人如果要变更或撤销原公证遗嘱,也必须由原公证机关办理。

  公证遗嘱的主要内容:

  ①遗嘱人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住址;

  ②遗嘱处分的财产状况(名称、数量、所在地点以及是否共有、抵押等);

  ③对财产和其他事务的具体处理意见;

  ④有遗嘱执行人的,应当写明执行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

  ⑤遗嘱制作的日期以及遗嘱人的签名。

  特别注意:遗嘱中一般不得包括与处分财产及处理死亡后事宜无关的其他内容。

  2、自书遗嘱

自书遗嘱必须由立遗嘱人全文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制作的年、月、日。自书遗嘱不需要见证人在场见证即具有法律效力。

  自书遗嘱可按照下列程序订立:

  ①遗嘱人书写遗嘱内容。遗嘱人应亲自书写遗嘱全文,这样既可以真实表达遗嘱人的意志,又可防止他人伪造、篡改、添加遗嘱内容。

  ②遗嘱人在自己书写的遗嘱上写明书写的年、月、日和地点。订立遗嘱的时间对遗嘱的效力有一定的影响,如不同书面遗嘱内容相矛盾时,应以时间在后的书面遗嘱为准。同时,订立遗嘱的时间有时也可证明遗嘱内容的真伪。

  ③遗嘱人亲笔签名。

  ④自书遗嘱中如需涂改、增删,应当在涂改、增删内容的旁边注明涂改、增删的字数,且应在涂改、增删处另行签名。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公民在遗书中涉及死后个人财产处分的内容,确为死者真实意思表示,有人签名并注明了年、月、日,又无相反证据的,可按自书遗嘱对待。”

  3、代书遗嘱

  代书遗嘱是指因遗嘱人不能书写而委托他人代为书写的遗嘱。中国《继承法》第17条第3项规定:“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

  4、录音遗嘱

录音遗嘱是指遗嘱人用录音的形式制作的自己口述的遗嘱。为防止录音遗嘱被人篡改或录制假遗嘱弊端的发生,《继承法》第17条第4项明确规定:“以录音形式设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见证的方法可以采取书面或录音的形式,录音遗嘱制作完毕后,应当场将录音遗嘱封存,并由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

  5、口头遗嘱

  中国《继承法》第17条第5项规定:“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由于口头遗嘱有易于被篡改和伪造,以及在遗嘱人死后无法查证的缺点,所以《继承法》对口头遗嘱作了以上限制性规定。

补充材料:

《继承法》第十八条规定:下列人员员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

  1、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

  2、继承人、受遗赠人;

  3、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03
根据《继承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公民可以自己立遗嘱除非自己的个人财产,并且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在立遗嘱时,可以指定一个或数个继承人继承遗产,也可以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受遗赠人)。
在相关法律中并没有规定立遗嘱一定要进行公证,公民私下立的遗嘱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只不过经过公证处公证的遗嘱在发生纠纷时不会产生争议。
如果在私下立的遗嘱可以由两个以上的见证人进行见证,以避免争议。但是以下人员不得作为见证人:
1、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
2、继承人、受遗赠人;
3、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同时,除了书面遗嘱之外,如果遗嘱人危急情况的,可以在两个见证人以上的情况下立口头遗嘱,但是在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有能力立下书面遗嘱或者录音遗嘱的,所立口头遗嘱无效。
这里值得一说的是,遗嘱人的遗嘱在财产处分中,只能处分自己的个人财产,不能处分夫妻共同财产,在遗嘱人去世后,夫妻共同财产不属于遗产,不被继承,属于遗嘱人的个人财产。
第2个回答  2022-01-09
根据《继承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公民可以自己立遗嘱除非自己的个人财产,并且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在立遗嘱时,可以指定一个或数个继承人继承遗产,也可以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受遗赠人)。
在相关法律中并没有规定立遗嘱一定要进行公证,公民私下立的遗嘱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只不过经过公证处公证的遗嘱在发生纠纷时不会产生争议。
如果在私下立的遗嘱可以由两个以上的见证人进行见证,以避免争议。但是以下人员不得作为见证人:
1、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
2、继承人、受遗赠人;
3、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同时,除了书面遗嘱之外,如果遗嘱人危急情况的,可以在两个见证人以上的情况下立口头遗嘱,但是在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有能力立下书面遗嘱或者录音遗嘱的,所立口头遗嘱无效。
这里值得一说的是,遗嘱人的遗嘱在财产处分中,只能处分自己的个人财产,不能处分夫妻共同财产,在遗嘱人去世后,夫妻共同财产不属于遗产,不被继承,属于遗嘱人的个人财产。
第3个回答  2022-01-04

我国《民法典》明确认可了遗嘱不一定非要经过公证才有效。也就是说,不经过公证的遗嘱只要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也是有效的


不认同该遗嘱可以去司法鉴定机构鉴定

当遗嘱的真实性受到质疑时,就需要找相关的机构做司法鉴定。

司法鉴定机构可以对遗嘱的真实性做出鉴定,如果继承人对遗嘱存在异议,认为签字日期存在错误的,可以向法院起诉,法院委托司法鉴定机构鉴定。或者自己去找鉴定机构办理,鉴定遗嘱费用不会太高。

如果因鉴定意见错误不服而要推翻,则一定要坚持申请重新鉴定。那么取得法官对重新鉴定的支持就是首要目的。当事人就不能单纯的只是提出申请,而要围绕重新鉴定申请准备充分合理的理由,要尽量搜集证据,要尽其所能。比如对鉴定意见提出充分有据合法合理的异议,包括针对鉴定程序和鉴定结果等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1-07
遗嘱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与是否公证没有必然联系。公证后的遗嘱,法律认可度更高。不认同遗嘱,如果需要笔迹鉴定了,可以在诉讼中由人民法院委托向相关司法机构鉴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