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想结婚

如题所述

一是,社会环境。我们小时候,交通不发达,通讯不发达,需要和周围的邻居、离得比较近的亲戚搞好关系,必要的时候互相帮助。社交是必须的。家长就会要求孩子,见了邻居的面必须有礼貌,热情打招呼。亲戚来了要热情招待。那时候,人们闲下来,或者逢年过节,会聚到一起打牌喝酒,甚至凑一起看电视,看国庆阅兵。忙里忙外,觉得热闹又喜庆,不会觉得烦。现在,互联网发达,人们购物通过网络,休闲方式更多样化,一部手机承载了一个人大部分的喜怒哀乐,分给外人的时间本来就少。以前过节走亲访友,总会强行拉着孩子,花几个小时赶到,为的是顺便去改善生活吃顿好的。现在走亲访友,开车去,十几分钟就到,坐一下,一杯茶水还没放凉到可以入口,人就已经到下一家了。流于形式。加上现在孩子对这种已经变味的亲情不太感冒,所以家长也不会强烈要求孩子一定要参与。而且,如今的社会安全性导致大家互相防备,有些对门邻居住个10年8年都不认识不熟悉。非必要不会打招呼,自然无法产生互动。二是,个人心态。爷爷奶奶那一辈,觉得人丁兴旺才好。家里人越多越热闹。我爷爷奶奶去世之前那几年,过年时候还有很多年轻人大年初一去拜年,那些家长还会要求孩子给爷爷奶奶磕头。爷爷奶奶也会觉得,这是自己的荣耀。村里这么多人都来看望,非常有面子。其实那些年轻人,有很多是不情愿来的,有些是极反感磕头的。后来,来拜年的年轻人逐渐减少,大年初一到处串门的人也少了很多。他们说,一年就这过这么一次年,与其跟别人寒暄吹牛,伪装自己,不如全家人聚在一起,开开心心玩,吃些美食。现在的年轻人也是如此,觉得时间花在无效社交上,还不如独自过个舒服的周末。虽然时间可能也是浪费掉了,但最起码自己感受到快乐,没有拘束。在关于Z时代的讨论里,歌手蒋先贵说了这样一句话“对于这个世界唯一的链接,就是感受”,这个感受应该是快乐的轻松的,不被胁迫的。图片源自知乎短三,恋爱观念的转变。现在的年轻人,绝大部分无需再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社会的发展导致人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发生变化,即便不结婚,也不会被周围的人使劲嘲笑,不需要觉得低人一等,抬不起头。孩子结不结婚,已经不再是父母最担心的事情。他们最关心的,反而是孩子在一段感情里能不能够得到快乐,能不能够得到滋养,获得幸福。从年轻人自身而言,爱情如果让他们投入太多精力,会让他们直接吓退。Z时代短片里,一位被采访者说道“爱情是不是被构建的过于高尚了?没有对爱情过高的期待,自己的焦虑都缓解了”。她这段话引起很多年轻人的共鸣。对待爱情的态度,从强求,到随缘,心态放松了,心情舒缓了。放下焦虑,更加脚踏实地的生活,反而更容易遇到同频的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2-10
钱钟书曾在《围城》中写下这样一句话:“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这几年里,很多城外的人好像越来越不愿意踏入这座围城了。

每逢过年过节,年轻人们都开始畏惧父母以及亲戚们的催婚,他们也不愿意自己去做尝试,即使是有了另一半,在面对婚姻的时候也多了几分谨慎,那么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面对婚姻的时候他们都有一定的担忧,他们对于婚姻的未知感到胆怯,不敢轻易迈出现在这一步。

所以我们发现现在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不愿意结婚了,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年轻人的经济压力大
对于大多数的男人来说,经济一定是年轻人进入一段婚姻的前提,也是建立一个新的家庭的基础。

所以他们希望在年轻的时候先拼搏一下自己的事业,当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了后才敢于向自己心爱的女人求婚。

当然,除了这个原因以外,很多男人需要有一个自己的房子和一辆车子,如果没有这些物质条件的话,他们也没有足够的底气去向自己心爱的女人求婚,所以对于年轻的男性们来说是非常有经济压力的。

特别是在一些比较重视彩礼的地方,很多男人常常为了彩礼钱而发愁,即使是结婚后也会为了家庭的生计而不断发愁。

婚礼的花销暂且不谈,在婚后不仅会为了柴米油盐酱醋茶这种杂七杂八的琐碎而发愁,而且在他们拥有了孩子后,奶粉钱以及早教班各种各样的花费也接踵而来。

如果在婚前无法为未来的一切未知做好准备的话,那么在婚后就会为了“金钱”这两字感到十分头疼,因此这种压力就会让男人不断后退,不敢轻易谈“爱”,更不敢轻易走进婚姻。

现代的女性思想很独立
如今的女性思想越来越独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