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哈尔滨工程大学之间有联系吗?

我们经理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的,他和我说哈尔滨工程大学(简称“哈军工”)是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分设出来的,我想问问朋友们是这样吗? 请大家不要骂人,不要粘贴,就给一个合适的回答,究竟两所学校有关系吗???

你们经理真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的吗? 呵呵,两所学校虽然有渊源,但是也仅仅是因为共在黑龙江,根本毫无谁分出来的谁的说法,我来个你确切的答案!!!!

哈军工,前身叫“哈尔滨工程学院”,哈军工是原先最早的名字,校长是陈庚大将,是远东最大的贵族军事学院,大部分高干子弟都在这里学习过,后来搬迁到湖南长沙,即国防科技大学。第一任院长为陈庚大将。后改名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现在的名字为哈尔滨工程大学,位于哈尔滨南岗区一曼街!!!后来搬迁到湖南长沙,即国防科技大学。第一任院长为陈庚大将。哈工大实际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南岗区学府路,与黑龙江大学比邻。以“自动控制”、“光学”专业最出名。

1952年,痛感朝鲜战争美军优势装备下我军的教训,中共建立了一所军事工程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Military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the PLA),因建校于哈尔滨,习惯简称为哈军工,但其名称中并无哈尔滨,以下也以军事工程学院代替常用的哈军工。后期(文革期间,1966年)改称哈尔滨工程学院,也正式退出人民解放军序列。由于军工贵族太多,文革时也成为斗争最为激烈的一所学校,对原来的教学、科研造成了巨大的破坏,1970年决定主体部分南迁长沙,改称长沙工学院。1978年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习惯简称为国防科技大学或国防科大。是我军最高工程技术学府,直属中央军委领导。

1970年,原军事工程学院主体南迁长沙后,在原海军工程系(三系)及其他不愿南迁的各机关系部的部分干部教师基础上,在哈军工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是我国船舶工业系统唯一一所全国重点大学。现隶属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就是现在所说的哈工程,也常被误解为哈工大

南京理工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 & TECH.):1960年由原军事工程学院炮兵工程系(二系)迁到武汉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1962年迁至南京,1966年退出部队建制,改名为华东工程学院。1984年改名为华东工学院。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现隶属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装甲兵工程学院:1961年,原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兵工程系(四系)迁至西安扩建为装甲兵工程学院。1969年迁至北京。现隶属中国人名解放军总装备部。

工程兵工程学院:1961年,原军事工程学院工程兵工程系(五系)迁至西安成立。1969年迁至南京,改名为工程兵技术学校,1978年恢复为工程兵工程学院。1997年,与原通信工程学院、空军气象学院、总参63所合并组建解放军理工大学(PLA University of SCI. & TECH.)。现为解放军理工大学的一个分院。隶属中国人名解放军总参谋部。

防化指挥工程学院:1961年由原军事工程学院防化兵工程系迁至长春成立,名称为防化兵工程学院。后改称防化指挥工程学院。

好了,哈军工(应该是军事工程学院)和哈工程的关系明白了。

哈工大则完全不同,所谓的哈工大乃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始建于一九二零年,当时校名为“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创建,与俄在中国建设中东铁路(应为远东铁路,抗日战争胜利后,改称“中长铁路”)有直接关系,建校的宗旨是为中东铁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学校按俄国的教育模式办学。 1928年正式定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中苏共管,张学良任校理事会主席。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东北,日本用物资换取了中东铁路苏联一方的产权,并于1936年1月1日 ,学校改名为国立哈尔滨高等工业学校。1937年1 月以后,学校完全转入按日本方式办学阶段。日本人铃木正雄任校长,直至1945年8月离任。1938年1月1日 起,学校再次改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从此,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名就一直沿用至今。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哈尔滨工业大学由中长铁路局领导,属中苏两国政府共同管理。

1950年6月7日,中共中央电告东北局:“中长铁路已决定将哈工大交给中国政府管理”。并指示哈工大“应着重招收国内各大学理工学院的讲师、助教和研究生。主要学俄文,两年毕业即分配到各大学任教”。这是哈工大回到新中国怀抱并进入全面改造和扩建阶段的重要标志。后来,学校决定6月7日为哈工大建校纪念日。哈工大也进入了全面改造和扩建的新阶段。

1951年,刘少奇同志在教育部党组《关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改进计划的报告》上批示,“办好这样一个大学,很有必要”,“改进计划”确定了哈工大的办学方针和任务是:“仿效苏联工业大学的办法,培养重工业部门的工程师和国内大学的理工科师资”。从此,哈工大被国家确定为我国高等教育学习苏联的两所院校之一。

1954年10月高教部第一批确定6所高校为全国重点大学,哈工大成为京外唯一一所重点大学。

1958年,根据邓小平同志“哈工大要搞尖端”的指示和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哈工大对专业设置进行了重大调整,创建了一批尖端专业,到1962年已基本完成由民到军地转变。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哈工大正常教学科研秩序受到严重破坏。

1984年又被国家列为重点建设的15所大学之一,1996年成为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院校之一,1999年被国家确定为按照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目标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
现归国防科工委领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0-14
你们经理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的,怎么还不知道?两个学校都在哈尔滨,只是同一个地区的关系,没有谁合并谁的关系!!

哈军工,前身叫“哈尔滨工程学院”,哈军工是原先最早的名字,校长是陈庚大将,是远东最大的贵族军事学院,大部分高干子弟都在这里学习过,后来搬迁到湖南长沙,即国防科技大学。第一任院长为陈庚大将。后改名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现在的名字为哈尔滨工程大学,位于哈尔滨南岗区一曼街!!!后来搬迁到湖南长沙,即国防科技大学。第一任院长为陈庚大将。哈工大实际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南岗区学府路,与黑龙江大学比邻。以“自动控制”、“光学”专业最出名。1970年,原军事工程学院主体南迁长沙后,在原海军工程系(三系)及其他不愿南迁的各机关系部的部分干部教师基础上,在哈军工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是我国船舶工业系统唯一一所全国重点大学。现隶属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就是现在所说的哈工程,也常被误解为哈工大

哈工大则完全不同,所谓的哈工大乃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始建于一九二零年,当时校名为“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创建,与俄在中国建设中东铁路(应为远东铁路,抗日战争胜利后,改称“中长铁路”)有直接关系,建校的宗旨是为中东铁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学校按俄国的教育模式办学。 1928年正式定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中苏共管,张学良任校理事会主席。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东北,日本用物资换取了中东铁路苏联一方的产权,并于1936年1月1日 ,学校改名为国立哈尔滨高等工业学校。1937年1 月以后,学校完全转入按日本方式办学阶段。日本人铃木正雄任校长,直至1945年8月离任。1938年1月1日 起,学校再次改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从此,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名就一直沿用至今。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哈尔滨工业大学由中长铁路局领导,属中苏两国政府共同管理。

1950年6月7日,中共中央电告东北局:“中长铁路已决定将哈工大交给中国政府管理”。并指示哈工大“应着重招收国内各大学理工学院的讲师、助教和研究生。主要学俄文,两年毕业即分配到各大学任教”。这是哈工大回到新中国怀抱并进入全面改造和扩建阶段的重要标志。后来,学校决定6月7日为哈工大建校纪念日。哈工大也进入了全面改造和扩建的新阶段。

1951年,刘少奇同志在教育部党组《关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改进计划的报告》上批示,“办好这样一个大学,很有必要”,“改进计划”确定了哈工大的办学方针和任务是:“仿效苏联工业大学的办法,培养重工业部门的工程师和国内大学的理工科师资”。从此,哈工大被国家确定为我国高等教育学习苏联的两所院校之一。

1954年10月高教部第一批确定6所高校为全国重点大学,哈工大成为京外唯一一所重点大学。

1958年,根据邓小平同志“哈工大要搞尖端”的指示和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哈工大对专业设置进行了重大调整,创建了一批尖端专业,到1962年已基本完成由民到军地转变。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哈工大正常教学科研秩序受到严重破坏。

1984年又被国家列为重点建设的15所大学之一,1996年成为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院校之一,1999年被国家确定为按照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目标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
现归国防科工委领导。

参考资料:中国大学文献

第2个回答  2007-10-16
唯一的关系就是都在哈尔滨,都是国防科工委的院校,你们经理的文凭是话钱买的.要不工大的学生不会这么无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7-10-14
没有 完全不同的两所大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