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案例 求分析~~!

鼎立建筑公司原本是一家小企业,仅有10多名员工,主要承揽一些小型建筑项目和室内装修工程。创业之初,大家齐心协力,干劲十足,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和努力经营,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员工数百资产近千万的中型建筑公司,有了比较稳定的顾客,生存已不存在问题,公司走上了比较稳定的发展道路。但仍有许多问题让公司胡经理感到头疼。
创业初期,人手少,胡经理和员工不分彼此,大家也没有分工,一个人顶上几个人用。拉项目,与工程队谈判,监督工程进展,谁在谁干,不分昼夜,不计较报酬,一些事情甚至在饭桌上就讨论解决了。胡经理为人随和,十分关心和体贴员工。由于胡经理的工作作风以及员工工作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大家工作热情高涨,公司因此得到快速发展。
然而,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特别是经营规模急剧扩大之后,胡经理在工作中不时感觉到不象以前那样得心应手了。首先,让胡经理感到头疼的是那几位与自己一起创业的“元老”,他们自恃劳苦功高,对后来加入公司的员工,不管现在职位高低,一律不看在眼里。加之这些元老们工作散漫,不听从主管人员的安排。这种散漫的工作作风很快在公司内部蔓延开来,对新来者产生了不良的示范作用。鼎立建筑公司再也看不到创业初期的那种工作激情了。
其次,胡经理感觉到公司内部沟通经常不顺畅,大家谁也不愿意承担责任,一遇到事情就来向他汇报,但也仅仅是遇事汇报,很少有解决问题的建议,结果导致许多环节只要胡经理不亲自去推动,似乎就要“停摆”。另外,胡经理还感到,公司内部质量意识开始淡化,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大不如从前,客户的抱怨也正逐渐增多。
上述感觉让胡经理焦急万分,他认识到必须进行管理整顿。但如何整顿呢?胡经理想抓纪律,想把元老们请出公司,想改变公司激励系统……。他想到了许多,觉得有许多事情要做,但一时又不知从何入手。因为胡经理本人和其他元老们一样,自公司创立以来一直一门心思地埋头苦干,并没有太多地琢磨如何让别人更好地去做事,加上他自己也没有系统地学习管理知识,实际管理经验也欠丰富。

思考题:
1、请分析公司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及原因(各3点以上)
2、胡经理应怎样解决公司的“元老”问题?
3、你认为公司到目前状况胡经理应该负什么责任?
4、如果你是公司经理,你想怎么样做?

1、请分析公司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及原因(各3点以上)
优点:
雄厚的资金和稳定的顾客(多年积累和发展的)
员工业务能力强(从小生意做起,员工各种业务都很精通)
员工归属感强(靠自己努力打拼下来的公司,不存在叛变的可能)
缺点:
内部沟通不畅(公司规模变大,交流更加困难)
质量意识淡化(受人心影响造成的责任感缺失带来的后果)
新员工工作态度消极(受元老工作态度影响)

2、胡经理应怎样解决公司的“元老”问题?
对于元老的管理,胡经理应该亲自出阵,亲自抓这些元老们的问题,不该交给别人去做。
a、严肃元老们工作纪律,令行禁止,不得违反
b、按照元老们工作的特长给予不同的职位

3、你认为公司到目前状况胡经理应该负什么责任?
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胡经理作为公司最高领导人,只顾业务,忽视管理,是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负主要责任。

4、如果你是公司经理,你想怎么样做?
多加学习管理知识,把注意力从业务上转移到管理上。
a、规范组织结构。
管理混乱的源头来自组织结构的混乱。构建组织结构,划分岗位职级,规定岗位职责,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如果这些元老不能胜任管理者的植物,可以外请管理人员做将军,元老继续当好自己的兵。
b、制定行为规范,并严格执行
包括员工个人行为规范,业务流程行为规范,产品质量规范等。每名员工该干些什么,怎么干,干成什么样子,都要有明确的规定。有功必奖,有错必罚。
c、加强协调沟通
让员工充分了解自己的职责:什么事该自己做,什么事该与其他人配合,什么事该请示上级,划分出标准,按照流程与该沟通之人协调沟通。
d、坚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2-08
我详细研究后回答你的问题,你这属于案例分析题,我考试的时候考过这样的题目
第2个回答  2012-02-08
1、优势及其原因:元老经验足,总体框架平台搭的比较稳,相对于胡总来说向心力强,公司政变的几率小;劣势及其原因:自恃功高,倚老卖老,影响公司整体士气,久而久之,不利于公司制度的执行,影响公司的发展。
2、针对于元老的待遇不减,成立项目部或者分公司或者子公司,派遣驻守一方,直接归胡总管辖,不参与其他项目的经营管理,可以在公司内部形成一种良性竞争,鼓舞士气。
3、胡经理发展战略及后劲问题有待思考,适当放权,抓大放小。大事精明、小事糊涂,沟通、稳人心是关键。
4、两种方案:1,以退休的方式解决,待遇不减;2、实现上述第二点方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