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如题所述

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的能力。能根据需要,自如地运用演示实验、随堂实验和学生实验,幻灯、挂图、模型等教具,录音、录像、电视、电子计算机等教学设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创造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30
现代教师应具备的十大基本素质
  一、身心健康,完美的人格态度。
  首先要有强健的体魄,这是所有人事业成功的基础。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担负起繁重、艰巨的工作,并按时完成任务。教师特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特点,要求教师的身体素质要全面发展。而重点应体现在耐力较强、反应敏捷、精力充沛、耳聪目明、声音洪亮等方面。其次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去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第三要有良好的个性特征。教师的个性不仅影响学生知识的学习、智能的发挥,而且影响他们品德的形成和人格的塑造。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陶冶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无任何个性特色。”任何一位教师,都会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挥洒着自身个性。教师良好的个性特征、人格魅力会如春风化雨,在教育活动中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忠于教育,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的课堂上,教师所传授和表达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学识。而且代表着社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进行品德、人格态度以及价值观念的引导。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品格、道德修养,以国家所提倡的、适应社会需求的、体现先进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价值取向为执教的根本。
  三、育人为本,良好的职业操守。
  “育人为本”是党和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办学宗旨。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书是教师的职责,育人是教书的根本.就是说“育人”是我们教师的根本职责所在。
  在教育中,要做到德育与智育的统一、教学能力与育人能力的统一、学高与身正的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这就是教师的职业操守。
  四、学高身正,高尚的品德言行。
  品德内在,言行外显。个体品德的好与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言语和行动的优与劣来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位优秀的教师要有端庄的容貌、整洁的仪表、得体的举止、文明的谈吐、优雅的风度、振奋的精神、严肃活泼的工作作风。
  五、一专多能,多元的知识结构。
  学科教育的整体化是21世纪教学工作的发展趋势。教师必须具备能够适应现代教育对本学科教学所要求的专业知识。要有从事教师职业所规定的合格的学历和文凭。
  但是,作为现代教师,只掌握单一学科的知识还远远不够.还要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要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理念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要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教师的教育功能。
  六、精通业务,娴熟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体现在教学的细节上。处理教材是艺术.设计教学是艺术,提问是艺术。启发诱导是艺术,与学生交流是艺术……在这里,教学艺术是能达到最佳教育教学效果的各种知识、手段、方法的总和。教师只有准确、熟练、灵活地运用一切教学手段.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具有魅力.达到教学的最佳境界。
  七、学以致用,较强的工作能力。
  教师的丁作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教学能力;2.表达能力;教师丰富的思想、广博的学识、生动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准确、形象的语言传达给学生的。学生的情感世界是敏感的、向善的、爱美的,他们往往在老师优美动听的语言中受到感动。得到美的享受.从而开始了对老师的悦纳。3.交往能力;4.教育科研能力;5.适应环境的能力。
  八、广博精深.深厚的文化素养。
  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只有具有了深厚的文化素养.才能成为学生思想的引导者。用自己的学识、人格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九、与时俱进.先进的教育观念。
  教师应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如现代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评价观等。特别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念,应认识到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要相信学生的潜力和发展潜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应认识到学生是有血有肉充满情感的人。教育活动要以尊重学生为基础,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着力挖掘学生潜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进行有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
  十、积极进取,执著的创新精神。
  要成为一个创新型的教师需要一个过程,要有知识、技能与经验的深厚积累:要有深刻的见解,要有无私无畏的勇气;要有独立的品格.不迷信权威,不屈从传统,看准了就一“创”到底;要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要有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与气魄;要有价值理想,虽未必能至,心向往之!
  决定教育工作优劣的是教师的素质。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归根结底是对教师的要求。那么,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只有不断的提高个人素养,我们的教育事业才会蒸蒸日上,祖国才会拥有希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8-06

良好的文化素质。

教师应精通自己的学科,具有扎实而渊博的知识。马可连柯说过学生可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

苏霍母林斯基也指出只有教师的知识面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多,他才能成为教学过程的精工巧匠。对老师来说,不仅要熟悉所教教材的基本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加强业务进修和广泛的学习,跟踪学科学术动态,了解新观点,掌握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站在学科的前沿,由经验型到科研型的转化。

教师应具有教育科学理论修养

教师应具有教育科学理论修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懂心理学,这就如同一个心脏专业医生不了解心脏的构造。

科学的教学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教师要较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等基本知识。教师不仅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怎样教和为什么选择这样教,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自己的教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师素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11-29
教师的基本素养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职业心理健康四大部分。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是从教师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集体和对待自己的态度上来体现的。具体包括: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二、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精湛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三、教师的能力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此外,教师还应该具备教育科研能力、学习能力、观察学生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四、职业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优秀教师所应有的心理素质,也就是教师对内、外环境及人际关系有着良好适应所需要的条件,主要包括: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人格。其中,教师的人格素养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11-09
基本素养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职业心理健康四大部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