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非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药物治疗有哪些?

如题所述

(1)冰盐水洗胃:可以清除胃内血块并使胃冷却,胃液分泌减少,血管收缩,有利于止血,迅速止血率为84.9%。其方法可采用每次灌入3 ~ 5℃的冰盐水500 ~ 800ml,反复冲洗,总量为2000 ~ 3000ml。目前多数作者提出灌洗停止后,往往导致更大出血,故已很少应用。

(2)制酸剂:可控制胃液酸碱度(pH),可经胃管注入氢氧化铝凝胶60ml,15 分钟后测定胃液pH,使pH 维持在7.0,必要时再注入60ml。本方法可减少氢离子向胃黏膜逆扩散,控制胃蛋白酶的活性,进一步防止胃黏膜受损害。

(3)去甲肾上腺素:其用法有三种:①胃内灌注法:将去甲肾上腺素8mg 注入生理盐水100ml 内,向胃内灌注,或用16mg 加入5%葡萄糖液500ml 中,在5h 内由胃管滴入。②口服法:将去甲肾上腺素1 ~ 2mg 加入5.5% 氢氧化铝凝胶20ml,3 ~ 4 次/ 天。③腹腔内注入法:将去甲肾上腺素8mg 加入生理盐水250ml 内,向腹腔内滴入。

此药以兴奋α 受体为主,胃内灌注后,使黏膜血管、胃壁小动脉和小静脉收缩,故有利于止血。

(4)孟氏液胃管内注入:孟氏液是一种碱性硫酸铁溶液,它具有强有力的收敛作用,从而能使血液凝固。经胃管注入10% 的孟氏液10 ~ 15ml,如一次收敛不显著,可于4 ~ 6 小时后重复应用。有报道该药在出血创面上形成一层黑色的牢固附着的收敛膜,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5)维生素K:维生素K 能在肝细胞内转变为环氧化叶绿醌,有助于γ - 羧基谷氨形成,促使凝血酶原复合物(即凝血酶原因子Ⅷ、Ⅸ和Ⅹ)的形成。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时,可用维生素K110 ~ 20mg 静脉缓慢注射或滴注或肌内注射,如为维生素K 缺乏所致的出血,一般能迅速得到改善。给药后6 ~ 24 小时复查凝血酶原时间,待恢复正常后,仍需以维持量至少数天。

(6)组织胺H2 受体阻滞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能抑制基础胃酸、夜间胃酸、进餐和各种泌酸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能使糜烂、充血、水肿、浅表性溃疡等胃黏膜病变迅速恢复。急性出血时可静脉滴注西咪替丁(0.5 ~ 1.2g/d)或雷尼替丁(50mg/d),2 ~ 3 天后改为口服。急性胃黏膜病变不必长期应用维持量。

(7)H+-K+-ATP 酶抑制剂:奥美拉唑是新近提出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新药物,止痛与愈合远较H2 受体拮抗剂为好,两周内愈合率达83%,4 周97%。临床效果最快,疗效可靠,近期效果比H2 受体阻滞剂为佳。

(8)凝血酶:有报告称应用国产凝血酶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采取口服给药的方式,止血有效率可达96.2% ~ 10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11
静脉曲张日常预防方法
1、每天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血管弹性。
2、未做手术患者应长期使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
3、平时坐位时应保持良好的坐姿,避免久站、避免双膝交叉过久,休息时抬高患肢。二郎腿坐姿不可取,因为它会阻碍下肢血液回流。
4、避免使用过紧的腰带和紧身衣物。睡觉时可适当垫高腿部,人为的按摩帮助下肢血液回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