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赏樱人多不多?

如题所述

特别的多。

樱”你而来,百花齐放——武汉新花城踏着春天的脚步芬芳绽放。3月23日,伴随一场千人定向赏花的奔跑,由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花点时间游武汉——2019浪漫武汉赏花季”系列活动拉开大幕。

春光烂漫时,满城赏樱花。23日,武汉迎来今春赏樱高峰,武汉大学、东湖樱花园、清凉寨、堤角公园等20多个赏樱片区春潮涌动,各主要赏樱景区数据显示,一天超30万人共赴这场美丽的约会。携程旅行网统计,连续5年来,武汉的预约赏樱热度都名列全国第一。阳春三月,赏樱时节,大数据亮出武汉“樱花第一城”美名。

同时,23日也是武汉大学实行赏樱预约的首个周末,当天的3万个预约名额早就一抢而空。清凉寨迎来游客1万多人赏樱。周六周日两天,沿江大道上都能看见来自河南、安徽、上海等地的旅游大巴载着全国各地来汉赏花游客开向武汉各大景区,幸福满满。黄鹤楼前的海棠花开正好,将千古名楼映衬得分外柔情,23日至24日下午3时,黄鹤楼公园共接待游客5.4万人次。而东湖樱花园则在周末一天半的时间内迎来12万人入园,同期增长30%以上,其中外地旅游团数量达220余个,当天早上举行的“2019武汉东湖绿道大学生樱花半程马拉松”赛更是吸引诸多游客眼球,朋友圈被“疯狂刷屏”。

在武汉各处樱花景,你可以听到来自广州、香港、澳门、湖南、河南等各地游客的乡音。据了解,往年外地赏樱客以南方沿海为主,今年则范围更大,北方及内地客人也逐步增多,正所谓“樱花第一城客从天下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26
每年三月,武汉大学的樱花大道上挤满了来看樱花的游客。武大的樱花本来只在老斋舍前有栽种,上世纪80年代,校方对校园内的樱花树进行了全面、合理的布局,扩大了樱花的栽植地段。最佳的赏樱地点,还是莫过于樱园。樱园一带以小日樱花为主,收集了早樱、晚樱和垂枝樱等共6种10余个佳品的樱花,花色丰富,绚丽多彩。每当三月中旬至下旬的十几天时间里,樱园里成片樱花怒放,好不浪漫。
  武大樱花花期如下:
  樱花初花期:3月20日左右
  樱花盛花期:3月23日-28日
  樱花晚花期:4月初期
第2个回答  2019-03-26
多,然后出事了:
3月24日下午,武汉大学教五教学楼旁,校方保卫人员与两名赏樱花的青年男子发生肢体冲突。今天凌晨,武汉市公安局珞珈山派出所回复记者称,冲突起因系其中一名穿着类似和服的男子入校赏樱,此事正在调查之中,“调查两个重点,到底是唐装还是和服,以及冲突的全过程。”

据一段1分34秒的视频显示,一名穿着类似和服服装的青年男子和另一穿着休闲装的青年男子,被四名校方保卫人员按在地上。两人挣扎起身后,穿着类似和服服装的男子大声重复喊着:“凭什么打人?”很快又被保卫掀翻在地,接着他起身说:“我穿的是唐装。”在其身旁,穿休闲装的男子被保卫勒着脖子,保卫人员松手后,他倒地不起。

从目前披露的保安行为和警方回应看,男子穿的是不是和服,成了关键。似乎穿了和服就没有权利进武大赏樱。这在我看来,完全是伪命题。在不违反法律与公序良俗的前提下,游客无论穿着何种服饰,只要是通过正常的渠道,都有权利进入武大赏樱。

说到底,和服只是日本的传统服装,自身并不带有其他色彩。在中国,和服也有一定的拥趸。这就和有日本人热爱汉服、唐装一样,是民间文化交流的体现。个人审美不同,但审美无对错。更何况,武大校内的樱花本就与日本有着一段不解之缘。

我能理解这些保卫人员的情结与情绪,但穿着和服属个人爱好与自由。如果这起事件的起因真是因为男子身着类似和服而被拒绝入内的话,那武大保卫人员阻拦已属欠妥,打人则是更严重的问题,已涉嫌违法。

也有说法称,两名男子被拦是因为没有按照武大规定提前预约。如果真如此,两人确实理亏,保安阻拦是行使自身职责,但还是那句话,打人是不对的。

当事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自己穿的不是和服是唐装,“我是中国人,武汉大学保卫人员也是中国人,中国人不能打中国人。”这句话只说出了一半的真相,打不打人不是以打人者与被打者的国籍、身份、关系等标签论的,哪国人也不能随便打别的国家的人。

不过,我们也应该就事论事,冲突应该是个别保卫人员囿于认知水平而作出的不当处置,既不代表武大的官方态度,也不是武大学生意志的体现。在冲突发生的时候,有武大学生拿着手机拍摄冲突画面,并和保卫人员讨论起樱花从何而来。这些举动,体现了武大学生的素质与涵养,值得肯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