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理论的概述

如题所述

亚当·斯密的观点
自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西方经济学正式进入古典经济学发展时期以来,无论是从企业家的职能和基本模式角度研究和解释企业家概念的古典经济学,还是从创新、决策、人力资本角度构建企业家研究模式,研究企业家特质的新古典经济学,都是就企业家发展的实践加以研究。直到1937年科斯发表的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不仅奠定了现代企业理论的基础,也成为企业家理论探讨上重要里程碑。他所开创的契约理论,不仅成为现代企业理论的主流,也奠定了企业家问题在理论上进行研究的基础,为企业家理论和现实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约瑟夫·熊彼特的观点
在经济思想史上,给予企业家以重要地位的是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熊彼特因此而成为企业家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发现许多企业没有系统的书面战略,而是靠企业家个人的诸如直觉、判断、智慧、经验和洞察力等素质,来预见企业未来的发展,并通过他的价值观、权力和意志来约束企业的发展。战略是一个企业家对企业未来图景的洞察过程,其核心概念是远见。他认为,解释企业发展的因素,不是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而进行的企业行为,而是企业应对即将变化的环境的战略意图。这种战略意图,就是企业应付不断变化的经济和社会形势而做出的努力,它是企业培养的一种能够“在正从其脚下溜走的大地上站稳脚跟”的能力。在熊彼特看来,企业家是企业发展的发动机,正是企业家带领企业实现着“创造性破坏”。企业家的功能不在于去寻找初始资本,也不是去开发新产品,他最核心的功能在于提供一种经营思想。这种经营思想经与企业资源结合后,将使企业创造巨大利润。企业家可以在不增加任何现有有形生产要素的情况下,通过引入一种“新的生产组合”,使得企业现有生产要素更加合理和更加有效地得到利用,从而创造出超额利润。熊彼特指出,“新的生产组合”包括“新项目的开发和用新办法开展原有的项目”,这是企业得以发展的关键。另外,熊彼特还认为,虽然企业的创建者在一开始领导着他的企业,推动了企业最初的发展。但是,一旦停止了创新活动,他也就不再发挥企业家的功能了。可以说企业家在企业发展中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创新,企业发展的最本质特征也是创新。
彼得·德鲁克的观点
彼得·德鲁克承继并发扬了熊彼特的观点。他提出企业家精神中最主要的是创新,进而把企业家的领导能力与管理等同起来,认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企业家在经济上的冒险行为,企业就是企业家工作的组织”。按照德鲁克的观点,企业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扮演三种角色。 企业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扮演三种角色
①组织的奠基人(无论建立组织是否是一种创新行为;无论这名企业家是一名机会主义者,还是一名战略家);
②自有企业的管理者;
③他人所拥有企业的创新型领导者。
学者科尔从企业家角色方面,理解企业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他将企业家分为四类。 企业家分为四类
①精于计算的发明家;
②灵感丰富的创新者;
③过于乐观的企业创建人;
④实力雄厚企业的缔造者。 阿瑟·寇尔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升了企业家的职能。他指出作为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他不仅能够通过创新来为经济单位创造财富,从而扮演一个成功的经济角色;更重要的是,他能够通过与非经济机构,如慈善机构、教育机构及文化机构之间,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来扮演一个成功的道德角色。
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麦克莱兰(David Mc Clelland),对企业家特质进行了大量研究。他和他的同事经过实验提出,人们在工作情境中有三种基本的动机和激励需要。他们把这三种需要分为:对权力的需要(needforpower)、对归属的需要 (needforaffiliation)和对成就的需要(needforachievement)。这三种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只是各种需要的强弱程度因人而异。研究发现,企业家们显示出很高的成就需要和较高的权力需要,他们具有强烈的成功欲和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其成就欲一般高于普通人群。他们寻求挑战性的工作,敢于承担责任,渴望自己将从事的工作做得更完美更有成效。他们追求成功的行为,表现在创立企业并自主经营和敢于承担并接受风险,他们的存在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研究同时表明,成就欲与创业行为存在正相关关系,企业家们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特殊社会群体,在创办经营企业过程中,需要承担经济风险(投入资金)、职业风险(放弃稳定工作)和家庭风险(投入时间、精力),越是成功欲强烈的人越是愿意承担较高风险,这种对风险的态度和承受力,同时表现出企业家的另一种高度自信的个性特征。
麦克尔·波特在《什么是战略》一文指出,制定或重建一个清晰的战略是一项挑战,它对由人构成的组织挑战很大,因此要仰赖组织的领导者。“在许多企业,领导者已经退化到指挥运营效益和找生意的地步”,波特由此评论道。“然而,领导者的角色应该更广也更重要。最高管理层不仅仅是各个职能部门的总管家,其核心人物是战略。领导者必须制定准则,来决定企业应该如何对何种行业变化以及何种客户需求做出反应,同时防止组织出现分心,并且保持企业的独特性”。 市场不是由上帝、大自然或经济力量所创造,而是由企业家所创造。成功的企业背后一定有一个伟大的企业家和一个极具凝聚力的企业家精神。“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企业家的作用对整个企业生死攸关。不是所有在领导岗位的都是企业家,不能创新的企业领导者只是一个企业工作者。有许多企业领导人,特别是有远见的企业领导人,能凭借超凡的个人能力来改变一个企业的现有处境,挽狂澜于既倒,变劣势为优势,化优势为胜势。因此,组织需要依靠那些伟人来摆脱困境,向前发展。恰如郭士纳之于IBM,韦尔奇之于GE,比尔·盖茨之于微软,葛洛夫之于英特尔,拉里·艾利森之于甲骨文,盛田昭夫之于索尼,施振荣之于Acer,柳传志之于联想,张瑞敏之于海尔……。对高科技企业来讲,固然需要技术天才,然而,那些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当家人和掌门人更不可或缺。他们有着清晰的愿景,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不放过任何创新的机会,既追求新奇而且又能使创新资本化”(德鲁克对杰克·韦尔奇的评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