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为什么妻子总想回娘家

如题所述

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春节是每年最重要的节假日之一,回家过年一直是我们的一种潜在信仰。

女性成婚之后在夫家过年,然后大年初二再回娘家看望父母也是一直流传下来的传统。其中“嫁夫随夫”也是一个流传数千年的传统。

但渐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婚家庭选择“两边过”,即小两口轮流在夫家和婆家过年。这种做法是符合现在的社会现状的,对于都是独生女的年轻夫妻来说,这无疑是最合理的方式。

然而现实中婚前说好“两边过”,但婚后实际上大的节假日都去女方家里过的情况却大有人在,这里面有她自己的理由,比如父母身体不好、娘家离的远等。无可厚非,但却引来丈夫的不满。

丈夫们心中难免会感到不公平,心里想着:“谁还不是亲妈养大的孩子?”

由此而带来的婚姻生活矛盾也屡有发生,丈夫们多会指责妻子缺乏“分寸感”,结婚后就应该把重心放到自己的新家上来。

那事实上,妻子这样做,到底是缺乏分寸感还是缺乏归属感呢?

我们分析很多案例,得出的结论是:多数情况下,妻子更想回娘家过年的原因是缺乏归属感。
婚姻中,妻子的归属感来之不易,丈夫的表现决定一切

现代社会,人们的“大家庭”观念相对薄弱很多,前不久还流行着一种说法“90后乃至00后成了无根的一代”。

说的是现在的孩子们跟亲戚朋友们的情感羁绊完全是靠长辈们在维持着,观念“先进”也相对“自我”的孩子们,跟亲人们没了真正的情感联系。

但就算如此,孩子们对原生家庭的依恋却从未减弱。

“分寸感”不是生而有之,这需要更多的人生智慧沉淀,但“归属感”却是可以在婚后生活中更快培养的。妻子不愿在婆家过年,也只是更依恋她原来的那个家。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没有权利去要求女人在这方面做到完美无瑕,但女性在婚姻中的归属感却是能通过丈夫的表现更快地带来的。


纵然有那么为数不多的几个女性会认为自己自己是在给别人生孩子,伺候别人的父母,但这种想法其实也是情有可原的,只是她已经先入为主地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外人”。

我们不排斥这一点,当然也不推崇这种思想。

我们更愿意相信:女人只要是决定结婚,无不想要做一个好妻子、好媳妇、好妈妈。

女性在婚后生活中的地位很多时候不仅仅取决于女性自己,丈夫能否掌握分寸、懂得退让,让妻子不再觉得自己在新家中是个“外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有时候,认同妻子认为的“嫁给你为你生了孩子”这种观点又如何?只要对方没有过分的要求,比如过分“回馈”娘家而不顾自己的生活,我们至少也应当认为妻子十月怀胎并且辛苦带娃是对家庭的重大贡献,一样值得我们去感恩。

如果丈夫在家中不能主动分担家务,就算能挣再多钱,让妻子在家里有当“服务员”或者“保姆”的感觉,如何让妻子发自内心地想要为家庭付出?没有安全感,又何来归属感?

同时,婚姻生活中,丈夫的态度很多时候也决定了婆媳之间的关系,夫妻恩爱,丈夫又能“拎得清”,能让妻子在家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妻子才能真正有家的归属感。


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无权用传统观念要求女性做到“夫唱妇随”、以男性为主导,更不能用“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来做道德的捆绑。

事实上,现代婚姻中,懂得“示弱”的丈夫,更容易让妻子获得“安全感”并具备同理心、更能让妻子尊重丈夫的想法和意志、也更能让妻子早日建立对新家庭的归属感。

想要妻子一直能“小鸟依人”,丈夫总得有一副能给妻子带来安全感的可靠肩膀。

归根结底,妻子在婚姻中的归属感,还是由丈夫决定的!

当然,丈夫能真正做到这些,妻子也应当掌握好分寸,婚姻中任何的不平衡最终会让婚姻产生裂隙。

维护良好婚姻关系的核心总归还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无论如何,结婚之后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也要将重心放到自己的新家庭中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